表达重组蛋白时,细菌裂解方法都有哪些?
首先我采用超声裂解,可是不管我如何超声总有部分细菌没有裂解。
我的超声条件如下:宁波新芝超声细胞破碎仪,功率400W,超5秒,间隔5秒,重复99次。然后显微镜观察,不彻底时再重复99次。菌体来自200 ml培养液,用20 ml PBS重悬。
然后我又尝试加溶菌酶,首先加至终浓度100 ug/ml,4C半小时菌液不变粘,加大浓度至1 mg/ml,半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因为我用的PBS是pH7.4,我怀疑是pH不合适,换用pH8.0 TE buffer,1 mg/ml溶菌酶,4C半小时仍无明显变粘。因为这次使用的溶菌酶是前一天配好的,担心溶菌酶失效,重新称取冻干粉末,直接加入菌液,仍然没有明显变化。
真是郁闷。到底出了什么事?请高手解答,并介绍优化的方案。
同时希望能介绍一下如何选择细胞破碎方法,以及如何确定最佳条件。
溶菌酶在pH7.4时是否没有活性了?可否配成浓缩液保存溶菌酶,如果可以,应如何保存?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