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解读 : (四) 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18-06-25 · 浏览 3471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3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第一部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解读:(一)病原学(点击查看)

第二部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解读 : (二)流行病学(点击查看)

第三部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解读 :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点击查看)

img

第一节 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期与分型

一、潜伏期

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

二、临床症状体征

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将手足口病分期、分型为:

第1期(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也可有恶心、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时可见瘀点、瘀斑。某些型别肠道病毒如CV-A6和CV-A10所致皮损较严重,皮疹可表现为大疱样改变,伴疼痛及痒感,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可累及膝关节、肘关节、躯干部及口周或面部等。

此期属于手足口病普通型,绝大多数患儿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眼球震颤、吸吮无力、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或肌阵挛、肌无力、颈项强直等。

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治疗后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患儿心率和呼吸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识别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可在第3期的基础上迅速(可在数小时内)进入该期。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等第3期循环障碍表现加重。其中血压降低是进入该期的重要标志性体征。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临床可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或中枢性呼吸衰竭等。

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部分手足口病例(多见于CV-A6、CV-A10感染者)在病后2~4周有脱甲的症状,新甲于1~2月长出。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患儿表现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可发展为循环衰竭、中枢性呼吸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等,病死率高。

第二节 普通病例临床症状和体征

1.发热:发热多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前,体温在38~40℃,热型不规则,热程1~5天不等。可伴有咳嗽、流涕等非特征性呼吸道症状;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皮疹:好发部位为手心、足底、口腔黏膜、臀部。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疱疹,主要位于咽峡部、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典型皮疹表现为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突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大小如米粒至豆粒大小,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如EV-A71感染所致皮疹,有时可见瘀点、瘀斑。某些型别的肠道病毒感染例如CV-A6感染,皮疹可呈大疱样改变,伴疼痛及痒感,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可累及膝关节、肘关节、躯干部及口周或面部等,后期出现结痂和脱皮,无色素沉着。

3.咽痛:部分患儿可诉咽痛,吞咽困难。婴幼儿常表现为流涎、进食时哭闹。

4.脱甲: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有脱甲。脱甲发生在手足口病后2~4周,表现为自甲中部偏近端开始空甲或破坏,变白,然后慢慢与甲床分离并脱落,新甲于1~2个月后长出。

第三节 重症病例临床症状和体征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受累症状,但临床表现迥异。

病情进展初期(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即重症病例重型)以头痛、呕吐、高热、易惊、精神萎靡或烦躁、吸吮无力、肢体抖动、肌阵挛、肌无力、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查体可见颈抵抗、脑膜刺激征阳性。出现肢体无力或感觉障碍者提示病毒可能侵犯了神经系统;部分表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的患儿脊髓前角受损最常见,但与脊髓灰质炎相比,症状通常较轻,治愈率较高。与其他病毒性脑炎不同,反复、持续的惊厥发作在EV-A71感染的脑炎中很少见,这也提示EV-A71感染主要累及脑干、延髓等部位为主,而大脑皮层受累可能相对较轻。

病情极期(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即重症病例危重型)脑干受损后触发交感风暴,患儿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快速进展的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表现为循环障碍、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以嗜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惊厥、心动过速、出冷汗或大汗淋漓、呼吸增快、感觉过敏、站立不稳、肢端湿冷、排尿障碍(包括急性尿潴留、或有出现尿失禁、排尿困难、用力排尿等)为主要表现;查体可见深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减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等阳性体征。

病情继续进展(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可出现面色苍灰、昏迷、脑疝、呼吸困难或频繁叹气或深吸气、口唇发绀、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心率减慢。体征有腹壁反射及膝反射完全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中央动脉搏动减弱。

第4期是循环和呼吸衰竭或脑功能衰竭最严重的阶段,是第3期进一步加重与发展,以血压降低为其主要特点,有时3期至4期进展迅速,临床难以区分此两期表现。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471

回复49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