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与鸡眼
一、跖疣
跖疣是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多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从而越来越多。发生在足跟、跖骨头或跖间的赘生物,是寻常疣的一种。
多发群体:
外伤史者、免疫功能低下者
常见发病部位:
足底部
常见病因:
由乳头瘤病毒所致,与压迫、摩擦、外伤、多汗有关
常见症状:
皮损为细小发亮灰黄色丘疹,表面粗糙呈肉刺状
传染性:
有
传播途径:
可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跖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是寻常疣的一种。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所致(亦有自身接触),外伤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人类乳头瘤病毒可以通过皮肤的细小破损而直接接种并传染,因此皮损越来越多,再加上足部每天受力和鞋的摩擦,从而加重病情,使治疗起来难度加大。
临床表现:
1.可自觉疼痛,也可无任何症状;
2.皮损为圆形乳头状角质增生,周围绕以增厚的角质环,削去表面角质层,其下有疏松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外渗凝固而形成的小黑点。若含有多个角质软芯称为镶嵌疣。
3.好发于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
诊断
1.病因
多由HPV-1所致,与压迫、摩擦、外伤、多汗有关
2.好发部位
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可发生于足底的任何部位,但以足部压力点,特别是跖骨的中部区域为多。
3.皮疹特点
细小发亮丘疹,绿豆大小,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表面粗糙,呈肉刺状,灰黄或污灰色,境界清楚,绕以增厚的角质环,若将表面角质层去除,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外渗凝固而形成的小黑点。
4.自觉症状
可自觉疼痛,也可无任何症状。
5.病程
病程慢性,可自然消退。一般认为儿童较成人易于消退,多汗或跖骨异常者不易消退。
6.预后
有自限性,可自行消退。
7.病理改变
与寻常疣基本相同,但整个损害陷入真皮,角质层更厚,广泛的角化不全。空泡化细胞及炎症浸润更明显。
鉴别诊断
应与鸡眼(鸡眼压痛明显),胼胝(蜡黄色角质斑片,中央略增厚,皮纹清楚,边缘不清)等相鉴别。
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等。患者应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1.全身治疗
(1)中医中药 以养血平肝、活血通络、调和气血,活血解毒,软坚为治疗法则。
1)外治法 ①千金散局部外敷;②乌梅肉置盐水中浸泡一昼夜,捣为泥状,每次少许敷患处;③木贼、香附、板蓝根、乌梅、威灵仙、大青叶,煎水浸泡患部。每日1剂,可复渣再煎,每剂浸泡2~3次,每次30分钟。
2)点涂疣体,再用胶布封包。
建议:跖疣是由人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建议使用创伤性的治疗方法。
(2)干扰素。
(3)治疗疫苗。
2.局部药物治疗
多数疣患者在发病后1~2年内能自行消退,因此对疣的各种局部治疗的疗效评价应特别慎重,对一些能造成永久性瘢痕的疗法不宜使用。
3.物理治疗
微波治疗、冷冻疗法、电灼疗法、激光治疗、红外凝固治疗适用于数目少的跖疣。
4.针灸治疗
火针治疗跖疣简单易行,见效较快,有一定疗效。
预后
跖疣有自限性,可自行消退。
二、鸡眼
系足部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俗称“肉刺”。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较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
多发群体:
青壮年人、老年人
常见病因:
摩擦和压迫是鸡眼的主要诱因
常见症状:
脚底部淡黄或深黄色针头至蚕豆大小的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行走时局部疼痛
病因:
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较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紧窄的鞋靴或畸形的足骨可使足部遭受摩擦或受压部位的角层增厚,且向内推进,成为顶端向内的圆锥形角质物。
临床表现:
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角质增生,针头至蚕豆大小,呈淡黄或深黄色,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因角质栓尖端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站立或行走时引起疼痛。鸡眼好发于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头处、砪趾胫侧缘,也见于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间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
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损害特点及好发部位一般诊断不难。应鉴别如下:
1.跖疣
不限于足底受压部位,表面呈乳头状角质增生,皮纹中断常有黑色出血点,挤压痛明显。
2.胼胝
见于跖部压迫处,不整形角化斑片或条状,表面光滑,边缘不清,行走或摩擦不引起疼痛。
3.掌跖点状角化病
掌跖部多发性孤立和圆锥形角质物,不楔入皮内,不限于受摩擦部位。
治疗:
1.外用腐蚀剂
鸡眼膏外贴或鸡眼软膏外敷,也可用10%水杨酸冰醋酸、30%水杨酸火棉胶及水晶膏等。外用腐蚀剂须保护周围皮肤,可将氧化锌胶布中央剪一小孔,大小与皮损相同,粘贴在皮肤损害处并使皮损露出,另用胶布细条搓成索状围住孔成堤状,然后敷药再以大块胶布覆盖,封包3~7天换药1次,直至脱落。
2.物理治疗
电烙,二氧化碳激光烧灼,接触X线照射。
3.手术切除。
预防:
预防发生鸡眼,应减少摩擦和挤压。鞋靴宜柔软合脚,鞋内可衬厚软的鞋垫或海绵垫,在相当于鸡眼处剪孔(有孔鞋垫)。足趾畸形者应进行矫治,如有足部外生骨疣应予手术治疗。
三、鉴别
1
观察表面是否有黑点,有黑点的是跖疣(如下图一),没黑点的是鸡眼(如下图二);这些黑点是由于组织生长过快,血液供应不上,血管坏死形成的;当然有时由于表面的角质层,可以看不清,这可以把表面的角化皮肤剥掉,很容易看清楚的。

图一

图二
2
看数目,鸡眼是由于外伤、压迫摩擦等将皮肤角化物嵌入皮肤下,其发生是偶然性的,一般只是一个,最多也就是两三个,超过5个的极为罕见;如果数目比较多(如下图),并且还会增加,肯定要考虑跖疣了。



3
看生长速度,鸡眼长得慢,三五个月甚至更久才形成;而跖疣,10天半个月就可以长大;如果长得很快或者你迅速感觉脚上疼痛,基本上就要考虑跖疣了。
4
如果用鸡眼膏后长得更多,这肯定是跖疣了;因为鸡眼不传染,而跖疣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会通过鸡眼这腐蚀的皮肤伤口处侵入,感染得更多(如下图)。

5
注意,有时跖疣和鸡眼是同时存在的,此类虽然少见,但也存在,此类应当先治跖疣,再考虑鸡眼;因为治疗鸡眼,往往用切除的办法,必然有伤口,如果先治鸡眼,跖疣容易扩散。
6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脚底有赘生物,应当到正规的皮肤科去看看,不应当胡乱买一些鸡眼膏贴敷,以免跖疣播散生长而难以处置。
四、特别提醒一下:非皮肤科专业人员,在足底有赘生物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到药店买“鸡眼膏”外用敷贴,因为跖疣用鸡眼膏敷贴后会迅速扩大,影响正规治疗,因此手足有颗粒者,应当到医院皮肤科诊疗。
最后编辑于 2021-09-13 · 浏览 3.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