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白介素6在抗菌治疗中的价值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ANRC-777
    您的案例《白介素6在抗菌治疗中的价值》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19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18-01-24 · 浏览 1.6 万 · IP 天津天津
这个帖子发布于 7 年零 1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什么是白介素6

    
白介素6 ( IL-6) 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处于中心地位,IL-6产生后诱导产生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生成,与炎症性疾病及感染程度直接相关。IL-6能更快的诊断早期炎症及预警脓毒症的发生。另外,IL-6半衰期要短于CRP和PCT,能更快的反应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二、IL-6与感染性疾病

    
目前临床常用的感染标志物有CRP、PCT和IL-6。研究显示,细菌感染后IL-6迅速升高, PCT在2h后增加,而CRP在6h后才迅速增加。不同炎症性疾病,IL-6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细菌感染中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并且随炎症和感染程度的增加,IL-6水平逐渐升高。


三、白介素6是国家卫计委推荐的感染指标

     
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感染因子的检测为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了辅助参考的依据。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其中《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明确规定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检测指标应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 万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