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医院内抢救车的配置,我们跟上时代了吗?

发布于 2017-12-16 · 浏览 8054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7 年零 16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医院内各科室基本上都配备有抢救车,外形和材质虽然各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力求使抢救更高效,因此抢救车内均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下的急救药品和设备。随着医疗现状的变化,各种临床规范和指南的更新,多年不变的抢救车配置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新。抢救车管理理念应基于最新国际和国内相关临床指南,必须与医学知识更新相同步作出相应调整,及时满足临床心肺复苏及危重、突发特殊急救的需要。除了管理规范及配套文件管理外,抢救车管理内容包括两方面:急救药品的配置更新和急救设备的配置更新。

一 抢救车药品管理

对于抢救车药品配备优化,结合临床实际和相关的指南更新建议按照以下4个方面来配置。对需要特殊管理或保存以及需要特殊标识标记的药品均应按实际具体规定管理,但所有的临床医护人员均应熟悉熟知存放位置及紧急时的药品使用流程、使用方法。

1 急救复苏紧急一线用药

    目的是恢复自主循环,优化除颤效果。唯一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唯一推荐的复苏药物1,2。心律失常是急救复苏过程及复苏成功后最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问题,尤其顽固性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必不可少,因此需要和肾上腺素一样在抢救车内应摆放在第一排首要位置,并有醒目标识,依据临床抢救应常规配备肾上腺素(1mg/支)10支;胺碘酮(150mg/支)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药物性除颤必须用药,根据成人使用的剂量至少应配备5支;利多卡因(100mg/支)依据使用习惯至少配备5支。

2 血流动力学维持用药

     目的是维持经抢救恢复自主循环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药物种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西地兰、阿托品、麻黄素、艾司洛尔、尼卡地平、压宁定、心律平、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对于本组药品的配备可以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具体情况挑选其中最重要或本单位可以提供的用药为宜,并不像急救复苏用药那样对全部所列药品作出强制要求,可依据临床不同使用习惯配备合适数量,如对于标准成人多巴胺(20mg/支)至少10支以上;去甲肾上腺素(2mg/支)、苯肾上腺素(10mg/支)、异丙肾上腺素(1mg/支)每一种类有2支即可,而尼卡地平(10mg/支)、艾司洛尔(200mg/支)急救抢救车至少配备一支。

3辅助用药

    目的是辅助治疗一些原发并发症,维护内环境稳定和重要脏器功能。药物种类应包括:立止血(1u/支)、维生素K(10mg/支)、速尿(20mg/支)、5%碳酸氢钠、0.9%氯化钠溶液、葡萄糖酸钙(1g/支)、氯化钙(1g/支)等。另外建议至少配储备2袋250ml  5%碳酸氢钠用于需要处理的PH值小于7.2以代谢因素为主的内环境酸中毒,至少配备1袋100ml以上的生理盐水用于推注或按需要调配药物,以免一些小细节上延误抢救时间。其他种类药物可以依据情况酌情配备。

4特殊用药

目的是对临床的一些严重常见的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如过敏性休克、哮喘持续状态、严重低血糖、严重输血反应等有所准备。药品种类包括,抗高敏过敏反应药如激素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苯海拉明、氨茶碱(不作为哮喘治疗的一线用药)异丙托溴胺喷雾剂、氯丙嗪、50%葡萄糖等。对这些临床特殊情况在抢救车内有特殊应对药物准备,可以提升抢救流程和效率

5传统习惯用药说明

      抢救车内药物的配备和管理必须在医院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据临床的最新进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更新4。应该及时更换淘汰过期、过时的的观念及药品,特别是陈旧的早已放弃的新/旧三联、心三联、呼三联等观念,此外在门诊及住院病房一般情况下很少用到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尼克刹米,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等则不必要在抢救车中常规配备,但急诊科病人情况复杂,配置药物应该更全面,尼可刹米、纳络酮就必不可少。抢救车内空间宝贵因此药物配置要既满足抢救需要又重点突出。由于临床各科室所处理的患者病情特点不同,因此抢救重点也会存在差异,如脑外科患者降低颅内压药物甘露醇,神经内科癫痫持续状态控制、儿科高热惊厥处理药物等等类似情况配备应该在其所在科室抢救车中有所体现。但各科室基础配备应该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平台,做到统一与个性化共存3。有可用的一线药,可备选的二线药。药物最终配备应该在医院的统一协调下,联合医务处、护理部、药房、临床科室主管领导结合当地的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参考药品生产包装规格和数量进行定期详细研讨论证后实施。

 二  抢救车设备管理

1 气道管理设备

用于气道的开放与管理,包括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皮球面罩简易呼吸器;喉罩(3#、4#、5#)各一;环甲膜紧急穿刺或经皮气管穿刺套装一套;开口器;吸痰管等

2除颤仪

尽早除颤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院内除颤要求3分钟内完成;院外建议5分钟内完成,所以现代抢救车都设除颤仪放置空间,以保证除颤的及时性。

3其它

手电筒、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

 

   总之,建立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抢救车药品及设备配置及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药品及设备的种类、数量、观念是为满足当前医疗形式下急救需要,过多浪费药品及人力资源,过少不能满足抢救需要,抢救车的管理应该与时俱进与医学发展同步,因此应该推广规范、科学、合理的抢救车药品配置5。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054

7 85 1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