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您距离有资格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函审评委(专家)还有多远?

发布于 2017-06-10 · 浏览 1.5 万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7 年零 32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2017年的NSFC申请,函审已经基本结束。需要答辩项目,也已经陆续接到通知了。每年四月底到五月底,好多人在漫天打听NSFC函评专家。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哪些人有资格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函审评委(专家)”。

当然,我们这次解说,并不是来自NSFC的官方说法,只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对周围函评专家的了解情况进行的分析。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指出错误之处!

对于函评专家,我们认为有这么几类:

1、对于2010年之前的那些函评专家,因为情况比较特殊,很多老专家,以55岁以上为多。这些老专家有没有未主持过NSFC项目而成为评审专家的情况,这个不好定论。

2、对于2012年前后开始成为函评专家的,这个情况我们了解的不多,暂时不做评论。应该至少是主持过一个NSFC项目吧。但是我们也知道有些函评专家资格,会有所变动。

3、近年来,对于成为优青、杰青的海龟,大多数会成为函评的专家。对于非海龟,在成为优青或杰青之前,一般也都有过一两个NSFC项目,因此成为函评专家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4、近三五年来,成为函评专家的资格,要求越来越高:一个朋友,近十年来有三个NSFC项目,一个青年、一个自由探索项目(2010年之前的项目)、一个面上(还没结题),现在已经是副高,但还不是函评专家。

一个主任,有个面上项目在运行没结题,同时还有个主任基金已经结题,但不是函审专家;还有个主任,有个面上项目已经结题,是函评专家,但似乎没有评审过项目。

一个朋友,青年项目还在运行没结题,面上项目也已经到手没结题,副高职称,但还不是函评专家。

5、只有一个青年项目的,肯定难以成为函评的专家;

6、近几年有两个及以上面上项目的,应该是函评专家;虽然是具有资格,但NSFC不一定邀请其评审NSFC项目。

7、对于主持过青年项目,也有个面上项目或者地区项目的,但还不是高级职称的情况,是否能够成为函评专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没有从NSFC得到官方消息,因此也就不清楚具体情况了。如同上述情况:一个朋友,青年项目还在运行没结题,面上项目也已经到手没结题,副高职称,但还不是函评专家。

8、综合全国情况来看,医学部近年来,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地区项目、杰青、优青、重点、重大等等项目,每年一共累计超过一万项;因此,专家也有多了。这几年医学部每年的投递量在五六万的样子,需要评委一般在二十万人次之内;照目前每个评委,平均在15-30份项目来看,大约需要一万个评委就差不多了。

对于函评专家手里的项目类型,很多情况是面上、青年、地区项目都有,应该是随机分配。普通的函审专家,一般不会评审优青、杰青、重点、重大等项目的。

成为函审的专家,有何标志呢?其标志在他/她自己的NSFC账户中体现:

img

如果已经是遴选的函评专家,那么您的登录界面将是上面这个模式。如果不是,将不会出现上面的选择项,直接进入NSFC系统界面。

但是,如果您已经被NSFC遴选为评委,但没有收到评审的项目,也算是比较正常的。所以简单总结一下:目前还没成为函评专家的,估计至少要有一个面上项目已经结题,或者拿到两个面上(地区)项目,或者拿到过其他重点、重大等更高级别的项目才有可能!同时,成为函评专家,不代表NSFC在每一年都会邀请您当函评专家!

当然,除去院士以及特别牛气的973首席等大牛,65岁以上的老专家,也基本上退休了,还继续评审项目的也就不多了。不过,二审是不是有他们,这个就不好说了。

我们今天的简单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指出错误之处!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5 万

4 5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