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新瓶装旧酒】再谈小鼠气管插管

发布于 2016-09-12 · 浏览 4.6 万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8 年零 23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前段时间,又收到战友的回复,咨询气管插管的问题,好像我参与讨论这个技术,最早的时候是在2011年左右的吧。

现在已经离开实验室,步入工作岗位一年多了。回想前些年,参与了挺多的实验操作,但是由于性格爱好什么的,一直都没什么实际的产出。

只是在一些实验操作上,有些体会。刚好最近几周,又被师弟拽回实验室,借着这个机会,把小鼠气管插管的过程,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当然也非常欢迎大家来参与讨论!


话不多说,图有点儿多。

(一)小鼠气管插管所需器械

此处忽略小鼠 ^_^

综合来介绍,就是

1、棉签(此处建议将棉花撕扯下来,人工搓成小棉球,当然如果实验经费充足,一次用一根棉签也是可以接受的)

2、直镊(不建议使用弯镊,但是精细镊子或普通眼科镊均可,在这里主要是show一下我一直使用的器械,用的时间久了,感觉非常顺手,一种人器合一的感觉,哇咔咔;具体用途后面细谈)

3、☆最主要的☆——气管插管(大家都知道用套管针的软针管,但是型号不一,针对小鼠,如果体重在20-26g左右,选择22G的蓝色套管针是非常可行的,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动物实验的要求跟临床是相近但是不完全相同的,气管插管并不会完整占满气道,然而一点儿漏气是不影响通气以及实验效果的。如果有人做大鼠实验,200-280g左右的,用粉红色套管针,可行。当然,体重论并不是绝对的,具体效果应该由各位实验者自行检验)

        套管针的处理:1. 软针管不需要再做处理。这里有人会疑惑,针管长度会不会过长或过短,我的答案是:不会。当然,如果不确定,可以尝试做一次“尸检”,废弃小鼠,沿前正中线剖开颈部及胸腔,充分解剖气管之后,对比一下气管以及针管的长度。2. 套管针针芯需要处理。主要是处理针尖,在这里,不要一上来就把针尖磨平,而是首先确定针芯的长度,以不超过软针管为度,先剪除多余部分后,再把尖端磨至光滑。

4、自制悬吊架(用纸板,折成三角形,高度自定;顶点用皮筋或者丝线作为悬吊线,松紧程度,调至可将小鼠上齿挂紧即可)——推荐使用橡皮筋,理由很简单,有弹性。

OK,设备介绍至此,必须要明确一个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出自己顺手的器械,是实验顺心顺利的重要前提。

img

各器械细节图解(不加水印,若有转载,希望标明出处)

棉签及棉球

img

img

img

img

img

(二)小鼠气管插管操作步骤

到这里,就要开始具体操作了,可能过程拍摄并不充分完整,主要看文字和靠想象吧,加油!

将小鼠(麻醉后)固定于自制悬吊架上,小鼠置于实验者身体正前方,光线照射在小鼠颈部与胸部的位置(这个操作大家都理解,而且恰恰是能否成功插管的关键所在),插管能否成功要点,在下一句以及下张图!

img

要点——简单一句话:光源的照射位置和亮度,是可调节的!

可能很多人会说,这不是废话吗?!但,恰恰很多人,在开始实验操作之后,就忘掉这个观点了。更多的人,会调节自己,去将就设备;而不是调节装置,来满足自己。

记得一位临床专家讲: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有几个阶段,第一是医生围着病人转,第二是医生&病人都不转,第三是病人围着医生转。

开始的时候,我们调整自己的姿势,去将就病人或者术野的位置,这个时候,往往身子是非常扭曲的;

慢慢,我们知道,自己站在什么位置,用怎样的视角可以一下子,找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位置;

再后来,医生只需要保持自己,对病人或者术区进行调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img

我们只是调节一下亮度,上下挪动一下光照的位置,就能很针对地获得自己想要的视角。具体的观察结果,可以继续看后面的介绍哦。

img

小鼠悬吊好之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着舌头向左前方牵拉,以显露口腔。

首先尝试了一下,用外置的显微镜,连着手机镜头,拍照,发现效果特别不满意,但是或多或少也能发现,小鼠口腔内的情况简直是能亮瞎人眼的——错错错,是我的错……这不是我要的结果!

怎么办,调整!就按着刚才说的重点:亮度和位置!

img

上一张图片的正常视角下,可以看到口腔内确实是很难看清,更别说明确气管的位置,进行插管了(而且,不用怀疑,肯定是光线位置高度过高了;为什么不是过低呢?因为过低的话,就是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到了)。

在这里,还有一个必要的步骤,是用直镊,夹着我们自己制作的棉球,将口腔内的唾液等擦干净,是对于显露气管很有帮助的哦!(还是之前说的,制作棉球最主要的目的是:节约)但是不要用力太大,插入太深;具体方向,沿着舌根即可。如果镊子伸进去,感觉阻力特别小,是有可能插入食道的,需注意哦。

img

将灯光亮度稍微调节暗一些,高度向尾侧下降一些。

细心的战友,看到这张图跟上面一张图相比,灯光和皮肤并没有紧贴着了,在这里,我的观点是:不需要紧贴!但是如果距离太远,也会影响透光效果,而且高强度的光线亮度,会影响我们自己的视觉,刺痛眼睛哦。

很明显的,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气管处透出的光亮了,没错,就是图中那个小亮点!

这么明显的位置,怎么可能插管失败呢?(而且这张图,其实还是声门偏向于将要闭合时候的呢!)

img

本来是想拍一张声门关闭时候的照片,跟完全打开的时候进行对比,但是拍照的节奏跟不上小鼠的呼吸频率,再来一张跟上图相似的照片吧。仔细来看,这张图的声门开放程度更大,而这个时候是将插管置入的最佳时机哦!

img

小Tip:插管成功自后,将小鼠沿着自身的长轴方向,旋转90度左右,就自然地从悬吊架上取下来了,不需要过分地牵拉橡皮筋哦。

(三)片尾彩蛋:

如果你对呼吸机的连接还有疑问,可以对照着下图哦。

还有个小的建议是,不要让气管插管完全置入,就算是完全插入后,最好是退回几毫米(防止单肺通气?!——听起来很有道理)。

这张图,实验者是在照片的正上方的位置,呼吸机在实验者的左手边。

img


有人问,小鼠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应该是多少?

我的答案是:100%;

有人问,小鼠气管插管应该用多长时间呢?

我的答案是:不超过10秒钟吧。

聪明的你,

你也来试试吧!

(四)期待你来批评讨论


最后编辑于 2016-09-12 · 浏览 4.6 万

138 656 12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