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

切开观看,解剖的初始
去年,先后参加 301 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耳内科学习班,又在同仁医院主办的《 听力大讲堂 》进行了视频讲座,题目均为《 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 》;先后讲演的题目雷同,课件由 242 张幻灯片扩增至 432 张,数量和内容都有了不少的增删 。虽然有了现场的讲解,也将课件发给了朋友中的不少,但是,我还是担心这些课件缺少应有的潜台词,直接影响大家对于内容的全面理解 。因此,将那个课件的图片配上文字,以满足大家的阅读与交流 。
与同类相比较,这个帖子显得十分的简陋,难登大雅之堂,与大家名师们的讲座不可同日而语 。相形之下,帖子缺乏高深与专业,但是,却具有补充性,给基层医生和初学者提供了单刀直入的机会 。眼下,各类专题学习班或者会议上,更多的是高大上的话语,使得不少的临床医生们学起来很是辛苦 。而且,与临床的实际工作不太衔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打了不小的折扣,参与的热情每况愈下 。尤其是前庭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原本十分的枯燥,不下一番功夫,轻易理解其中的道理断不可能 。由此也就有了这样的奇谈与怪论,即迷路迷路,越学越迷;眩晕眩晕,不仅病人头晕,医生也晕 。
彼此交流,共同学习
目前,我们的前庭学习不缺专家们的讲座,却亟待一些高开低走的产品,能够为朋友们提供一种大众路线作为学习之用 。唯有如此,才能够让我们的学界百花齐放,让我们的学习不分老幼,均能够雅俗共赏,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和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 。这档帖子,算不上高深的雅作,走的也是草根路线,希望通过通俗的语言,佐以明快的图片,将前庭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介绍给大家;同时,秉承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力图结合临床的耳闻与目染,紧扣我们的工作重点,希望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目的 。
最后编辑于 2016-09-08 · 浏览 5.7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