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flox/flox,cre敲除小鼠敲除效率的鉴定问题
各位大神好,我最近遇到了个难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
实验背景:我们托公司用Crispr/Cas9法构建了A基因的全身条件诱导敲除小鼠,公司将flox鼠和cre鼠进行杂交得到flox/flox,cre+小鼠、flox/flox,cre-小鼠以及flox/+,cre+小鼠3种基因型小鼠(F3代),这些小鼠运回后做了以下实验:
1. 对flox/flox,cre(+)小鼠和flox/flox,cre(-)小鼠给予腹腔注射Tamoxifen(75mg/kg,一天一次,连续5天,等待7天进行检测)诱导A基因敲除。具体分组如下图:
(1)7天后剪鼠尾提取DNA做PCR进行A基因的基因型鉴定,若A基因未敲除,扩增片段为1.3kb,若A基因敲除,扩增片段为400bp,PCR引物和退火温度都是公司提供的。结果发现:A组小鼠(280、281、300)目的基因敲除,C组(278、294、321)小鼠目的基因未敲除,但奇怪的是B组小鼠(302、304、323)也有部分敲除,结果如下图,我困惑的是B组小鼠腹腔注射玉米油不应该出现目的基因敲除,但基因鉴定结果却显示有部分敲除,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2)我把A、B、C3组小鼠的心脏组织提取蛋白(A基因在心脏、肾脏、肺脏中表达较高),做western进行蛋白水平鉴定,目的蛋白大小为85kD或105kD(分别为活化和非活性形式),但做出来结果发现杂带较多,在70kD和100kD之间有两条带,根据蛋白大小判断发现A组小鼠的目的蛋白并未敲除,结果如下图(2次的结果),蛋白上样量为60ug,western细节:配10%分离胶和5%浓缩胶,加样后20mA恒流跑电泳,300mA转膜3小时,5%脱脂奶粉封闭1小时,孵1抗过夜,1X TBST洗5遍,每遍5分钟,孵2抗1小时,再1X TBST洗5遍,每遍5分钟,最后发光。我的问题是:我做的western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的目的条带位置判断的对吗?为什么A组小鼠的基因鉴定敲除而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呢?
2. 将F3代小鼠进行繁殖,2种方案:flox/flox,cre+ X flox/flox,cre-;flox/+,cre+ X flox/flox,cre-。
(1)对10天左右的F4代新生小鼠进行剪脚趾标记并提取DNA进行基因型鉴定,除了对flox是否纯合、cre阳性阴性进行鉴定外,我也将A基因进行了PCR(未进行Tamoxifen诱导),结果发现部分小鼠的A基因已经敲除了(PCR产物为400bp),结果如下图,这种结果让我非常奇怪,正常应该是在给予Tamoxifen诱导前目的基因未敲除(1.3kb),在给予Tamoxifen诱导后才会出现敲除条带(400bp)。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2)根据上图结果,在F4代中的敲除和未敲除小鼠中各挑取3只取心脏和肾脏组织提RNA逆转率为cDNA,做RT-PCR,引物是针对敲除外显子设计的,做出的CT值如下(未敲除组:20、27、44,敲除组:55、57、58),结果发现组内差异比较大,总体来看敲除组和未敲除组肾脏组织的A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敲除组心脏组织的A基因表达水平反而比未敲除组要高。由于同种组织的GAPDH表达量差的有点大,这个实验我还需要再重新做一次逆转重复一下这个实验。但是除去差别较大的样品,敲除组的表达量也没有降低,这让我很困惑,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吗?
(3)我把上面6只小鼠(20、27、44、55、57、58)的心脏和肾脏组织提取蛋白进行western,结果与上面做的western结果类似,在70kD和100kD之间仍有两条带,两组小鼠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
我现在最困惑的是明明基因水平鉴定已经敲除的小鼠,进行RT-PCR和western发现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没有敲除,请大家帮忙看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实验方面我需要做哪些改进,或者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万分感谢!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9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