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做Cox生存分析的心得体会(下)
最后,将进行Cox回归分析。应用SPSS中analysis-survival-cox regression.在time一栏中选择生存时间;在state一栏中选择数据状态(在数据编码中已经介绍),在激活的define event一栏中设定single value为1。这里要强调几个小问题:1,SPSS可以支持研究者做两个或以上的变量的共同效应,需在主对话框中同时选中需研究的变量两个或两个以上,这样协变量框中的>a*b>才会被激活。2,分类变量,在这里被称为哑变量,需单击categorical,然后将分类变量选入对话框。
最后得到的结果,B为协变量的系数,Exp(B)为相对危险度。可得到比例风险模型:h(t,x)=h0(t)exp(Σβ ixi)公式1-1
预后指数也称预后得分,PI(prognostic index)= (Σβ ixi)
PI=0代表危险率处于平均水平,PI<0,代表危险率低于平均水平;PI>0,代表危险率高于平均水平。由公式1-1可以求得全部病人的预后指数。将所有的预后指数做等级变换,例如分组的界点PI=-1,0,1,以PI为分类变量做COX回归,并估计生存率,便获得预后指数分类生存率,若样本量很大,或代表性比较好,可用内插法分别估计不同预后指数水平的人群的k年生存率,以及中数生存期,编制成参照表,便可用于临床,根据每个病人的PI值,预测其存活k年的概率,以及期望的生存年数。最后一段摘自方积乾主编的第二版《医学统计学与电脑试验》。如果我们能够象国外一样做大规模多中心前瞻的研究,我一定要做到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