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专家视点]乳腺癌指南与现实碰撞的火花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4-05-08

近年来,我们针对指南中没有明确答案或亟需解决之处,即乳腺癌治疗中实际问题开展了一些工作。希望通过下面的介绍,大家能从中看到十年来自己的心路医路历程,同时也能了解学科的进步及科学的发展,即“科学发展、学科进步、个人成长”。
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一、HR阳性患者 化疗 or 内分泌治疗?
| 指南与现实 | 对于激素受体(HR)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解救治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建议首选内分泌治疗。但临床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有“化疗意愿”的临床医生和患者,而目前我们尚缺乏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的对比数据。 |
| 研究探索 | 我们分析了200例HR阳性转移性乳腺癌(MBC)一线化疗与内分泌治疗对比的疗效数据:化疗组与内分泌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3%和22%(P<0.001),但两组临床获益率(CBR)相似,内分泌治疗组与化疗组的治疗失败时间(TTF)分别为48周和20周(P=0.025)。 |
点评:如果按治疗停止比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部分患者不能耐受长期化疗,其可能更适合内分泌治疗。虽然化疗组与内分泌治疗组的有效率有差别,但“有效面积”并没有差别。所以还是要提醒大家,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来优选内分泌治疗。当然,化疗也不能忽视。
二、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后 GP or NP?
| 指南与现实 |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制定的2011年《乳腺癌诊疗规范》指出,当晚期患者治疗后发生转移可推荐吉西他滨+顺铂(GP)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那么,在蒽环类、紫杉类药物失败的情况下,GP还是NP? |
| 研究探索 | 现在有些前瞻性研究探讨了在蒽环类和紫杉类失败的情况下GP与NP方案的对比,发现有效率差异不显著,而从生存数据来说,二者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797)。 |
点评:在蒽环类、紫杉类治疗失败之后,尤其是对于三阴性患者,选择铂类为主的方案如GP或NP并无显著差异。
三、一线治疗有效后,维持治疗如何具体选择?
| 指南与现实 | 在晚期患者的治疗中,我们经常会提到“细水长流、延年益寿”的说法,即维持治疗的概念。当前指南均提示,对一线治疗后有效的适合者可考虑维持治疗。那么,如何具体选择,如单药维持,换药维持还是联合维持? |
| 研究探索 | 对于HR阴性、肿瘤高负荷、年轻(≤50岁)的绝经前患者,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治疗周期。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导下,我们发起了一项调研。到目前为止,数据收集进展情况良好,全国44家中心参与。 调研显示,乳腺癌各亚型分布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者占29.8%,HR阳性者占70.2%。原发肿瘤和转移瘤的HR和HER2表达状态会发生变化。我们入组了1680例MBC患者,给予以卡培他滨为基础方案4~6个周期治疗后,对获益的82.25%给予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其他予转换治疗。在对比研究中可见,无论是开始治疗还是后续维持治疗阶段,XT(卡培他滨+多西他赛)方案后卡培他滨维持组优于XN(卡培他滨+长春瑞滨)后卡培他滨维持组。 |
抗HER2治疗
一、曲妥珠单抗+紫杉类失败后,长春瑞滨or卡培他滨?
| 指南与现实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自2007年推出了《HER2阳性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后,每两年更新一次。该共识指出,对于紫杉类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曲妥珠单抗可考虑联用长春瑞滨、卡培他滨等。那么,如何选择? |
| 研究探索 | 我们针对2005-2013年HER2阳性、既往接受过≤3线化疗者,观察了长春瑞滨+曲妥珠单抗与卡培他滨+曲妥珠单抗的疗效对比情况。结果显示,两组ORR分别为45.7%和26.8%(P=0.012),CBR分别为54.3%和56.1%(P=0.820),TTP分别为4.9个月和6.5个月(P=0.005)。 |
二、曲妥珠单抗+紫杉类失败后,曲妥珠单抗+其他化疗药 or 拉帕替尼+卡培他滨?
| 指南与现实 | NCCN指南并未明确指出,当曲妥珠单抗+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情况下,究竟是应该保留曲妥珠单抗的同时更换其他化疗药物,还是应该直接换用拉帕替尼+卡培他滨。因此,我们开展了一项工作进行了探索。 |
| 研究探索 | 对于紫杉类+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的MBC患者,我们开展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拉帕替尼+卡培他滨(XL)组和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XH)组的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是6.0个月和4.5个月(P=0.006)。 |
点评:根据研究结果,对曲妥珠单抗原发耐药者,换拉帕替尼+卡培他滨是有益的。而若是获得性耐药则可保留曲妥珠单抗。应注意,关键还是区分原发耐药与继发耐药。个人认为,若两条生存曲线有交叉趋向,那么很可能是获得性耐药。我们将很快开始中国T-DM1(抗体偶联药)的注册研究,并很快会有二线、一线治疗对比等研究。相信到时会有更多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