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后三角骨

晚上回科室复习了一下文献,其实诊断是距骨后三角骨,分享给像我一样的菜鸟。
距后三角骨的发生率为1.7%至7.7%,其实是踝部最多见的副骨,通常没有症状。由距骨后突独立骨化中心骨化形成。与距骨有软骨相连或完全分开,可表现为独立的小规则骨块。但对于足球、体操和舞蹈等运动项目,跖屈动作过多会导致距后三角骨在胫骨后唇和跟骨之间撞击,引起后踝关节慢性反复疼痛则考虑三角籽骨综合征,踝关节深度屈曲时,患者足跟后部或后外侧常发生疼痛和肿胀。治疗上在多数采取保守治疗,休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理疗、局部封闭治疗以及改变运动方式。早期可采取短腿石膏制动4~6周。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开放性外科手术,现更多利用关节镜切除三角籽骨。如果合并拇长屈肌腱炎,也可行肌腱松解术。
距骨后三角骨常被误诊为踝部韧带损伤或创伤性滑膜炎,创伤急性期可能误诊为距骨后突骨折。三角骨的边界清晰、光滑、骨皮质连续,在侧位片上位于距骨后下缘,与距骨以狭窄的裂缝相分隔.与距骨体后端形态不吻合,在正位片上.因与距骨重叠,多显示不清;而距骨后突骨折,边缘锐利且不整齐.距骨体后缘可见缺损区,与骨块形态吻合。因三角骨多对称出现,诊断可疑时宜拍摄对侧x线片。对不规则骨化以及非对称出现的三角骨,诊断困难者可行CT检查。结合这例病人体征,应该也可以排除距骨后突骨折。
自勉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