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原创]

肿瘤内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IP 山东山东
2579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20 年零 22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水平>420umol/L(7.0mg/dl)即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腔中,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则发为痛风。
痛风(Gout)发病率0.2-0.3%(西方),男女比例为2-7:1。5-12%的高尿酸血症可以发展为痛风。痛风与遗传有很大关系。
痛风的急性发作是由于血尿酸水平的急剧升高:尿酸溶解度下降,盐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或者由于血尿酸水平的急剧下降:尿酸盐表面溶解,释放出不溶性针状结晶。痛风多由高尿酸引起,但每次发作不一定伴有高尿酸。
人体尿酸来源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其排除1/3通过肠道、2/3通过肾脏。
血尿酸增高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产生增多、二是排除减少。
药物诱发高尿酸:VB12、胰岛素、青霉素、CysA、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抗痨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高尿酸并发症:高尿酸肾病、尿酸性肾结石、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梗塞、尿路感染、急性关节炎、慢性结节肿
伴发症: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脂肪肝、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X综合征)
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使冠心病死亡率增加,心梗父母的子女更易患高尿酸。
痛风的关节损害与类风关不同,骨实质的损伤明显,典型的穿凿样改变。RA先以皮质破坏为主。痛风疼痛较剧烈,炎性因子局部趋化,以及化学性灼伤导致。
痛风急性期治疗以止痛为主:特效有秋水仙碱,0.5mg/片,2h一次,一日最多4-8mg。副作用以腹泻明显。作用机理是能阻止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也可以应用NSAIDS药物,特异性差。
缓解期降尿酸治疗为主,有两方面措施: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
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只有别嘌呤醇,0.1/片,Tid。结构类似次黄嘌呤,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阻断次黄嘌呤向黄嘌呤转化,从而阻断黄嘌呤向尿酸代谢转化。副作用有过敏性皮疹、药物热、胃肠刺激、骨髓抑制、肝功损害,皮疹危害较大。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苯溴马隆,商品名为痛风利仙、立加利仙,50mg/片,50-100mgQd。作用机理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副作用有腹泻、皮疹、瘙痒、荨麻疹、少见肾绞痛。适用于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还有丙磺舒,应用较少。这类药物改变了肾小管的微环境,增加肾脏负担,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原来不主张使用。现有文献报道使用立加利仙可以减缓肾功能恶化。使用小苏打碱化尿液同样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同时每日饮食液体量达到1.5-2升。
饮食适当控制,高嘌呤食物少吃:海鲜、豆制品、蘑菇、香菇、动物内脏等。
单纯高尿酸血症原来不主张治疗,现在认为高尿酸与心脑肾疾病预后相关,主张使用药物干预,认为可以长期服用苯溴马隆。
















1 35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