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玻切手术学习笔记

跟教授上台,在匆忙的器械准备中留意教授麻醉,球后麻醉+滑车下麻醉各注射3ml,做7:30,10点,2点放射状球结膜切口,巩膜面烧灼止血,距角膜缘4mm做7:30巩膜穿刺,有玻璃体及少量色素脱出,玻切头切除,7-0可吸收缝线预置固定灌注针头缝线,灌注头开水,再关,插入灌注头,顶压灌注头倾斜眼球可见到有金属反射的灌注针头,缝线固定。缝金属环。做10点、2点20G巩膜穿刺口,切除脱出玻璃体,放置平凹镜,2点进照明探头,10点进玻切头,做中轴部玻璃体切除(如何照明相当重要,照明头要瞳孔区不可见,这样照射范围相对广些,另外可以采用弥散光照明,把光打在后极部视网膜,通过光的反射看清玻璃体;但是由于该病例是玻璃体积血,所以采用的是直接照明),该患者年轻,玻璃体没有完全后脱离,用玻切头在视盘前吸住玻璃体往前提,人工造成玻璃体后脱离后切除玻璃体。教授说放高斜,慌忙中拿了中斜,斜视钩顺着眶骨滑进先顶压2点穿刺口部位,从后向前逐次顶压切除玻璃体,切除时玻切头侧向视网膜,切速800,吸力150,由于视网膜有脱离,用光纤照明头帮忙压住视网膜谨防视网膜过度飘动被误切。逐次顶压1点、12点、11点、10点、9点、8点、7点。。。。。。至3点。顶压下方及鼻侧比较困难,下方有托盘顶住,鼻侧有鼻梁顶住,还有就是赤道后视网膜比较难顶压,挨了教授不少骂。现在总结顶压时要下压斜视钩手柄,顶压占瞳孔区1/3即可,而且尽量不要造成旋转顶压,下方及鼻侧需要放射顶压,这样压出来就是一条竖线而不是一条横线,放射状顶压有点是可以顶压得很后。
经过困难顶压,教授才发现原来拿错了镜子,赶紧换高斜,呵呵,这次教授终于骂声减少。呵呵。。。。。。
发现2点、4点、7点、10点赤道后视网膜均可见一约1PD的视网膜干孔,11点至1点赤道部一椭圆形视网膜巨大裂孔,11点方位视网膜还有向周边撕裂。裂孔边缘均有卷边。
教授意见,先用激光封闭下方裂孔,激光机老是跳闸,气得教授汉息不已。(激光机该换叻)。打完激光,气液交换,笛针放置于裂孔吸出干净视网膜下液,最后放置于视盘小凹吸除干净视网膜前液体。接下来硅油填充,充满时气压调至15mmHg,做油下光凝,又是一番辛苦的顶压。关闭2点、10点穿刺口,最后关闭7:30穿刺口。指测眼压正常。
手术结束,有很多问题要思考。1、助手顶压。这个得多看书,多看手术录像,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多问教授,尽量让教授指出做得不好的地方和如何改正。2、初学者用重水是否更好些?3、最后的硅油填充可否改用C3F8,按理来讲应该可以,虽然裂孔较多,而且每个象限皆有,但是仅仅上方视网膜脱离,其他方位视网膜并没有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