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快考试了,作为过来人,告诉大家点合理的冲刺经验吧。
以下内容适合大部分人,目的在于通过考试,不在于高分,请根据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这样的复习习惯。。。
本人专科的时候基本不学习,因为当时是高考考砸了,刚过本科线,报本科志愿被刷了,随便报个专科学校读,因为不想复读,所以对医学一点无爱。。。。
有时候就在想,假如复读,我会选怎样的专业,现在又是怎样的人生。。。呵,扯远了。
由于无兴趣,专科几乎是补考过的,有2/3的课程都补考,包括部分选修。。。。
因为当时连课都不上,玩,就是大学唯一的爱好。。。
专科毕业后在社会上找工作,到处碰壁,连业务员人家都要挑。。。
当时大受打击,因为本人从小并不算笨,想学的东西肯定会弄懂,比如从初中开始,物理成绩没低过年级前5.。。
最主要是看到当时有些成绩很烂的同学也顺利的当上了医生。。。
于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家人商量后重新考成人高考专升本两年脱产班,高分通过。。。
在学校两年,因为是专升本成人班,大多数同学都是医生,有部分是副高了,就为个文凭考正高,所以上课进度非常快,涉及内容也不再是基础,更多的是学生和老师在讨论病例。。。
当时学习的痛苦可想而知。。。但我还是一天当两天用,一年半的时间把第七版本科教材都认真看过一遍,知识程度嘛,不能说有本科水平了,但起码是专科中上水平了,因为我拿了奖学金,。。。。实习的时候参加助理医师考试184分,那年难考,成绩只要160分,我这算中等了吧。。。
毕业后有托人搞进了个县级二甲,搞外科,因为是基层,外科几乎都是外伤和外科急症,每天颠三倒四的在做手术,写病历。。。没有太多时间,再加上周围的人都是5年普教本科毕业,基础明显比我好,于是又开始埋头偷学技术,从开始被主任骂毕业了打结都打不好到被各科室主任垮说外科基础牢靠,手术领悟力高,适合当外科医生,基本上中小手术都是我当一助了,部分小手术还是主刀。。。。
问题来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外科了,转眼又到了11年6月底,要考试了,怎么办?半夜的手术还是那么多。。。还有那么多的内科、儿科、妇产科的内容怎么办?
经过思考后,认为,操作应该不成问题,因为当时已经几乎把外科轮完了,准备就去急诊,一些操作基本不是问题,所以大概看些内科病例就行了。。。
就是因为自大,操作考不是很好,考完后无心看书,直到7月23号成绩出来发现过后,又兴奋几天,又耽误了。。。
转眼到了8月初,还有好多东西没看,有点紧张了,一算下来除去上班和急诊手术外没多少时间了,经过和几位前辈请教后被告知,这是年轻医生最关键的时候,业务和考试都不能落下,只有完成好科室工作又能顺利考过的医生,以后想定科的时候主任才会欣赏帮说好话。。。。
前辈都这么说了,只能拼命了。。。
经过一天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知识量和计算复习时间,除去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决定采用直接强化冲刺的方式复习。。。
首先,按正常考试时间做一套模拟题,是人卫的,因为这个出版社的东西中规中矩,最能体现考生的真实实力和知识量,而不是像其他的盲目追求原题。。。
由于那两年的认真学习,做题的时候很多信息都重新回到脑袋,有部分不是很清楚的题也能知道在那本书什么章节找到答案。。。一做下来得320分,当时心理就比较有底了,离考试还有40多天,我每天提高1分够了。。。
剩下的时间就是根据不会的题慢慢展开看书查资料,弄懂每个选项的含义,这个方法我把它称为树枝学习法,就像中学的时候作文题,要求根据一段文字扩展写作文,要求不低于800字一个道理。。。
每一道做错的题都用这个方法扩展,大概花了两周,把这些错的题都弄清楚后再重新做一模一样的试卷,一是看下那些错的纠正后是否记住了答案,还有之前的对的是否是蒙对还是真的记住答案,结果得340分(实践证明当时第一次做题是有不少蒙对的)。。。接着又用树枝学习法再来一遍,这次时间短了,只有3天。。。。
用这个方法一共做完了3套不同的模拟试卷,已经是1800道题量了,除去重复的也有1600了。。。因为树枝学习法是通过巩固知识点,而不是背题,所以后面两套试卷很多同样知识点不同的题都得心应手。。。纠错时间也越来越短,后面两套分别是344和350分。。。即使这样,时间也到了9月。。。。
9月一到,就开始强化记忆那些一句话概念内容,因为这些简单的东西考试分量很多,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没得推理。。所以一定不能落下太多分,而且这是最好拣分的。。。
复习到这里已经是考前一周了,这个时候还是正常上班,正常手术,直到考前5天,师傅才向主任申请让我休息调整时间考试。。。
最后一周做什么?就是做模拟,做完对答案、对完再看一遍背题,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没时间再细化了,只能挑简单的,防止失分。。。。最后又快速做了3套题,分别是360、378、397分。。。这下对考试有点信心了,这时已经是考前两天,该放松调整休息了。。。顺便再过一些简单的概念题保险一下,能看多少看多少,不能再强化了,休息才是考前两天最重要的事。。。。
最后总结一下,为什么没经过系统复习,只做模拟题也会一套比一套高分?因为我做题后纠错用的树枝学习法是从最基础开始横向和纵向研究,比如一个冠心病内容点,我会从解剖、病理、生理、病生、药理、诊断、内科学纵向分析,横向就是心电图表现、分型、临床分型、具体用药区别来做比较。。。。
此冲刺方法优点就是可以最快的发现自己薄弱环节,强化补习,再通过不同的模拟试卷反复滚动巩固,达到了每做一套题都会有收获,可以说是题海(6套试卷是3600题了)与课本相结合,二是成本低,本人只买一本盗版的模拟题,价格是9元,其他资料都是浪费时间,也没时间看,没有什么资料比教科书好,你做到知道具体翻哪本书,哪个章节找到答案,说明差不多了,而且这方法可以让你看书的时候很投入的去思考,课本也讲得更细,容易理解,容易进入状态,因为你一直都是在寻找答案,人嘛,都是好奇的,总想找到答案。。。
缺点就是累,详细的说就是在崩溃边缘挣扎,特别是开始一周,很难熬,有时候看书看入迷了,看到半夜2点,4点被叫起来做手术,这种情况就要靠自己调节了,有时候要学会间断的休息打盹,可以缓解很多疲劳,总之基础不好的同学,复习考试要有种快疯又疯不了的感觉就差不多了。。。。
最后再说一下,我考369分。。。对于我这样一个这样起点的人和11年的考题来说,我算成功了。。。
还有最重要一点,所有要当医生的都要记住,考试只是个坎,学到东西很重要,不能为了考试而学习,不然自己上班很被动,我现在被借调到急诊做院前工作,作为病人首诊医生,在没有任何辅助检查的情况下要初步判断病情安排合理住院,这时候就感觉到知识量的重要性了。。。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候才发帖,目的是帮助更多的人考试通过,又防止部分人只想着投机,而放弃了前期复习,我是因为没办法,业务基础太差,文凭也差,在单位得多花时间拼命才用这招。。。
最后编辑于 2012-07-24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