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及意义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暂时性升高(一般不超过8.9mmol/L),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又可恢复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无尿糖出现,称为耐糖试验。若因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而且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水平,称为糖耐量失常。临床上对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判断有无糖代谢异常。
一、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
2.次日晨空腹抽取血液2ml,抗凝,测定血浆葡萄糖,此为空腹血糖。
3.在5分钟之内饮入300毫升含7 5克葡萄糖的糖水(对于儿童则中按每千克体重给1.75克葡萄糖,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直至达到75克葡萄糖时止),喝糖水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分别静脉取血一次,并留取尿液做尿糖定性试验。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二、正常参考值:见下表。
三、结果判断
服葡萄糖后各时限血糖或空腹血糖、高峰值与2小时血糖值大于相应年龄的正常上限者可诊断为糖尿病。如一点或一点以上血糖值超过正常上限,而未达到糖尿病标准,则为糖耐量异常。各时限血糖均在正常上限内,属正常。
四、临床意义
1.OGTT对隐性糖尿病诊断有帮助,在实际应用中亦可简化OGTT,即只取空腹和服糖后2小时标本测定血糖值,一般认为2小时值是关键性的。
3.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呈现糖尿病曲线。
4.肝脏疾病,慢性肝炎患者可出现糖耐量降低。
5.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可能出现糖耐量降低,这可能与病人处于应激状态有关。
6.肥胖症可出现糖耐量曲线异常,由于医学教育网原创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糖耐量常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糖耐量亦可正常或呈低平曲线。
7.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重吸收机能减低,肾糖阈下降,以致肾小球滤液中正常浓度的葡萄糖也不能完全重吸收,此时出现的糖尿,称为肾性糖尿。
8.急性肝炎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在0.5~1.5小时之间血糖急剧增高,可超过正常。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