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制备
手术期间要注意大鼠的呼吸,麻醉固定后,要把大鼠的舌头拽出来放在一侧,防止气管阻塞。麻醉后的大鼠,我是用白胶布把大鼠固定在准备的板上。一开始买试验器械时,买了手术刀,其实完全用不上,手术时就需要镊子和剪子就可以了。先要剪毛,要不缝合时有干扰,开口不用太大,我一般是1cm~1.5cm,先剪开皮肤,然后再剪肌肉,暴露腹部。剪肌肉的时候我是用组织钳提起肌肉,这里镊子不是很好用。开腹后,寻找盲肠,一般在左侧,有时可能在右侧。我的第一只大鼠基本完全把肠子拿出来了,才确定哪个是盲肠,其实盲肠很好认,很粗大,开始我以为那是胃呢,颜色有点深。给盲肠穿刺的时候,尽量避开血管,穿刺后一定要挤盲肠的内容物,尽量多一些,不挤的话,大鼠基本没症状,活的也很好。然后小心的将盲肠才回去,开始缝合,先锋肌肉层,再缝皮肤,选择细一些的缝合线,这样比较好锋。
这是我总结的:
使用器械:手术镊、钝性分离镊子、线剪、组织剪、持针器、线(1号)、针、5ml及1ml注射器、18号穿刺针、纱布、固定小鼠的手术台、手套、止血钳、医用胶布、温度计
试剂:碘、75%酒精棉球、10%水合氯醛(0.4ml/100g)、生理盐水、青霉素、丁丙诺啡
术前禁食24小时
操作:1给大鼠称重,计算出需要的麻醉剂量
2麻醉
(1)小鼠抓取:①用拇指和食指直接把大鼠的尾巴提起,不要让大鼠悬空过久,让它们前爪搭在鼠笼伤,后肢提起,大鼠为了维持平衡就会拼命抓住鼠笼,实验者就可以进行给予腹腔麻醉注射和其他注射;②张开左手虎口,迅速将拇指、食指插入大鼠腋下,虎口向前,其余三指及掌心握住大鼠身体段中,并将其保持仰卧位,调整左手拇指位置,紧压下颌骨上,注意不要过紧。
(2)腹腔注射: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0.5厘米,再是针头与皮肤呈45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
3确定大鼠深度麻醉,用镊子夹大鼠的脚趾,充分麻醉四肢没有反应
4将大鼠固定在消过毒的手术台上,用剪子剪大鼠腹部的毛
5在下腹部正中央用手术刀做一个切口,小心的不要刺入腹腔,然后使用小剪子扩大切口,打开腹腔,一般1.5~2cm
6为了肌间的切口和筋膜与腹膜的切口确定腹部肌肉的腹白线并且详细的分析
7使用钝的镊子分离盲肠使其外露,将剩余的小肠和大肠留在腹腔内,注意不要损害肠系膜动脉,在多数情况下,盲肠在腹部左侧
8在盲肠游离端2/3位置结扎,不要结扎回盲瓣以确定肠的连续性的保持
9在盲肠穿孔前,轻轻地推盲肠的内容物到末端,与此同时在结扎和末端之间穿孔,小心避免穿刺血管
10移开针后,从穿透的部位挤出少量粪便
11把盲肠回纳到腹部,注意不要将粪便扩散到腹部切口附近
12用线缝合腹膜和肌肉组织
13缝合皮肤
14缝合完毕
15通过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复苏大鼠(3ml/kg)
16术后镇痛注射丁丙诺啡(0.05mg/kg),每六个小时一次,至少两天,注射青霉素
17将大鼠放回笼子里,保持温度在22度,没六小时监控一次。大鼠手术后立即放回笼子里并提供食物和水
假手术组仅做开腹、分离盲肠远端与关腹手术。术后给予自由进食饮水,观察1周,记录死亡情况
实验效果:CLP动物术后12h内出现病态:嗜睡,竖毛;进食饮水减少;有时腹泻,脓尿,眼角有分泌物。随病程进展上述症状加重,并有皮肤瘀点、瘀斑;濒死前出现寒颤、四肢僵硬;呼吸困难,甚至颈项强直。尸解见腹腔有混浊渗出液,空肠充气,甚至坏疽,盲肠肿胀、粘连,穿刺针孔明显,肝、肾充血。血培养可见多种细菌生长。
CLP动物平均生存时间约3d;术后24h死亡率约20%;动物术后24h~48h为死亡高峰期,至7天死亡率约为80-90%.假手术组动物7天内无死亡。




确定模型成功,开始是做血常规检测大鼠的白细胞计数,但是查一些资料,白细胞计数与时间有关,做了记录,但也不是很肯定成功了,最后做了细菌培养,发现了大量的大肠感觉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