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AAOS年会最新报道:研究证实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预测因素
http://orthop.dxy.cn/article/2012/02/13/18600
通常情况下,骨科医生会依靠临床评估和间室压力测试去诊断筋膜间室综合征,但临床上对于这一骨折严重并发症的诊断仍存在困难。在此次AAOS会议上,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在预测胫骨平台骨折并发筋膜间室综合征时,股骨内、外侧移位以及骨折严重程度的增加是一项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X线测量对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我们认为,对于意识迟钝,插管治疗,或其他不能进行的沟通的患者,这一评估方法会是非常有用的”研究者Stephen J. Becher, MD在其发言中这样讲道。
数据采集
Dr. Becher和其研究伙伴Bruce Ziran, MD在2006年2月至2010年9月间回顾分析了2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同一家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他们最终获得了159例患者(162例骨折)的完整资料,患者的骨折为股骨干近端骨折和胫骨干远端骨折,正位X线片均非常清晰。大部分损伤(42%)原因为车祸。患者列队被分为以下两组:
· 胫骨平台骨折伴筋膜间室综合征(n=18;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42岁)
· 胫骨平台骨折不伴有筋膜间室综合征(n=141;男84例,女57例;平均年龄48岁)
Drs. Ziran and Becher通过正位X线片对两组患者的如下参数进行了测量:关节水平的胫骨宽度,以股骨宽度与胫骨宽度的比率表示(图1);股骨相对于胫骨的内、外侧移位以移位距离与股骨宽度的比率表示(图2);骨折的严重程度。为了排除标尺和放大率的影响,将股骨髁的完整宽度作为标化参数。


研究者作出的假设为,股骨相对胫骨向内侧移位,拉伸血管结构会使得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风险增加。由于高能量损伤对于软组织的破坏相比低能量损伤更为严重,因此他们还考察了一些影像学参数,其中包括Schatzker分级。Schatzker分级作为胫骨平台骨折的常用分类系统可分为以下6型:
· I型—无外侧平台塌陷的外侧平台劈裂骨折;
· II型—外侧平台劈裂、塌陷骨折;
· III型—单纯外侧平台塌陷骨折;
· IV型—单纯内侧平台塌陷,无骨折碎块;
· V型—双髁骨折;
· VI型—平台骨折累及胫骨干骺端;
研究结果
多变量分析显示,高股骨移位比率(>10 %, P = 0.004)以及高Schatzker骨折分型(IV–VI, P = 0.031)与筋膜间室综合征呈强相关。尽管胫骨宽度比率在单变量分析中有意义,但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是趋势。
“与最初的假设相反,我们发现,除了骨折严重程度的增加,股骨向内、外侧的移位程度可强有力的预测筋膜间室综合征”Dr. Ziran这样讲道。“现在看来,医生通过正位X线片又多了两种方法去确定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在不能实现临床评估时,该方法可用于预测即将出现的筋膜间室综合征”
Dr. Becher另外指出,“通过了解哪类骨折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可能性最大,骨科医生能够将其诊断重点放到最需要的地方。”
Study Identifies Compartment Syndrome Predictors:Clues include displacement, severity i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