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耳鸣利多卡因的治疗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病史长达数年,耳鸣严重烦人的患者,常可出现神奇的效果.笔者在门诊中见到过受耳鸣折磨使之痛不欲生的女青年,当施用第一次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洽疗时,在药物徐徐推入过程中,她的耳鸣戛然终止。注射完毕后,她激动地热泪盈眶,流露出她摧疾多年、从饱受耳内噪声折磨的绝望处境中解脱出来的轻松、快慰与感激之情。尽管在投药后15 分钟左右,她的耳鸣又逐渐出现,然而这一瞬间疗效鼓励了她,使她能正确对待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在一个疗程之后,应用音乐掩蔽疗法,效果也不错,使耳鸣程度及其心烦明显缓解。这位患者陈述道,她跑了多家医院,医生给她的答案都是“没什么治疗办法”,这使她愈来愈失望、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直至几乎无法再承受下去的地步,现在看到了希望,哪怕长期应用音乐掩蔽,那也心甘情愿,至少可心情平静地完成日常工作了。国外的同行几乎也都有过类似的病例。笔者通过一年多的耳鸣临床研究工作所积累的初步资料表明,利多卡因对大约80 %的患者有效,一般无不良副作用。然而,颅脑外伤后遗症的耳鸣患者忌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疗法,笔者曾有教训,一位脑挫伤后遗症耳鸣病史一年多的患者,当向他的静脉缓缓注入利多卡因时,他突然感到耳鸣加重、头痛并出现幻视,于是,立即停止给药。尽管仅注入半量,其严重反应仍持续了10 分钟之久,这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不良反应,目前尚无满意的解释.
Martin 与Colman 在1 980 年指出,对病史长达5 年以上的耳鸣患者,利多卡因效果不理想,如其听力正常,效果可能也不大明显。MoFadden 在1982 年观察到,对双侧耳鸣的患者,利多卡因的效果似乎更好些.Majotndar 等于1983 年报告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用利多卡因治疗20 例患者,有13 例耳鸣有暂时性的明显改善,这与HAZELL在1980 年指出的至少有60 %患者有效的结论相符.利多卡因对耳鸣响度的减低程度不同,在有效患者中,大约有50 %可使耳鸣完全消失,尽管效应是短暂的,多持续20 分钟左右,个别人仅作用1-2 分钟,效果最好的可使耳鸣缓解几天。Majumdar 等在1983 年认为,对高调耳鸣者,利多卡因的疗效可能更好.
Martin 基于其药物实验的结果,于1980 年指出,利多卡因不仅可使耳鸣响度减弱,而且可引起耳鸣音调改变。笔者在研究工作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Martin 评价利多卡因对耳鸣响度变化时,不仅依靠患者的主观感觉,而且用平衡法对耳鸣响度变化进行侧试,两种方法都显示响度减轻的结果。这意味着,利多卡因对耳鸣缓解的心理因素占的比重很小.不妨这样理解,利多卡因主要起作用的部位是在听觉系统的感觉神经终末,对于大脑皮层听区的作用可能亚于前者,Marti ' n 等在1 982 年开展了动物实验研究,给豚鼠注射利多卡因可减低耳蜗微音电位和复合动作电位。为此,他们认为,如果注射利多卡因有效,这意味着其耳鸣发生的部位在听觉外周系统.即耳蜗或听神经;如为对利多卡因无效的顽固性耳鸣病例,肯定有中枢性耳鸣源.对有些顽固的耳鸣病人,即使通过手术把听神经切断,耳鸣仍然持续不停.这些患者无疑属于中枢性耳鸣.利多卡因可能以外周作用为主,同时也不排除中枢效应。由于它影响了神经细胞脂质双层膜的钠离子通道活动,进而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众所周知,利多卡因仅在静脉注射时有效.口服投药无效。近年来,已研制出口服有效的利多卡因衍生物-一室安卡因(化学名称为氨基丙酸二甲苯胺Tonocard 或Toc 。inid 。),常规剂量为每次0 . 2 克,日服三次。文献报告对耳鸣疗效鼓舞人心。但是,据笔者经验,按此剂量服用室安卡因效果并不理想,剂量加倍(即0 . 4 克/次,日服三次)可取得一定效果,然而有副作用,最大剂量为2 . 4 克/日,需审慎应用,权衡利弊。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的常规剂量为l - 2 毫克/公斤,在耳鸣治疗中加外文献报告的最高剂量可用至5 毫克/公斤。把“一定剂量的利多卡因用生理盐水或5 %葡萄糖液稀释成1 %的浓度,在3 一5 分钟期间缓慢推入静脉内,每日 一次,7 次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后可再重复一疗程.在决定疗程前,应先进行一次利多卡因试验,按l-2 毫克/公斤的剂量,用前述溶液稀释成l %的浓度缓注,如无不良反应,可开始第一疗程。尽管利多卡因静注的疗效是短暂的,但仍被列为耳鸣专科门诊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因为这是迄今最有把握为大部分严重耳鸣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解除痛苦的药物习用患者的话来说.“让我宁静片刻,就很知足了”,由此可见一斑。笔者深信,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长效缓解耳鸣的药物将会问世。
这是俺从超星电子版《耳鸣》一书里从图像转为文字,大家有兴趣看看原书。这一节是谈利多卡因治耳鸣的。举的例子很感人。大家看一看会有所启发的。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