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校友录主页

发布于 2004-11-04 · 浏览 3.9 万 · IP 澳门澳门
这个帖子发布于 20 年零 19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成 都 中 医 药 大 学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img


学校主页: http://www.cdutcm.edu.cn/
[iframe] http://www2.cdutcm.edu.cn/cdutcm/ [/iframe]


学校地址:成都市中医药大学12桥路37号

邮编:610075

TEL:028-87784425

建校时间: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6年8月率先在全国创建的成都中医学院。1985年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属重点高等院校,1995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

校史钩沉 :

  1956年5月,中央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成都、北京、上海、广州4所中医学院筹建会议,不久正式成立了“成都中医学院建院委员会”。建院委员会成立后,先规划在成都市东北郊沙西部以北,选地400亩作为校址,后根据中央卫生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院工作的文件精神重新选址位于四道街的四川省成都中医进修学校的校址,经过3个月紧张的筹建工作,成都中医学院于1956年9月1日正式成立,并招收新中国第一代中医专业大学生共125人,学制5年。还受卫生部委托,在云、贵、川、陕、甘、青海等招收了三年制高级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生39人,中医进修班学生49人。中医函授490人,1959年,学院在全国首创中医中药本科专业,并招收学生60人。1960年,新建4年制针灸专业,招生42人。同年,举办四年制中医夜大班,招生33人。1956年至1966年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中医本科毕业生530人。中药本科毕业生118人,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生班毕业生160人,中医专科毕业生53人,师资班643人,进修班215人,中医夜大72人,中医函授结业生1400人,共计3292人。

  1966年夏,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运动,此后十年是学院备受挫折的十年。在这期间,学院***前十年艰辛努力的初步建立起来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的破坏,学校发展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尽管如此,师生们出于对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忠诚和高度的责任感仍然努力工作和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1972年到1975年,共招收三年制中医专业4届560人,3年制中药专业4届180人,1年制西学中班3届388人,1年制师资班1届100人。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医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倡导下,学校清除了“十年***”的影响,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学校的成人教育规模较大,自1981年恢复函授招生以来,已有10284人获得毕业证,现有在籍学员1万余人;1985年开展全国中医自学考试以来,共开考31人次,2394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包括244名台港澳地区考生);近年开办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各类技术人员近500人。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形成函授教育、脱产教育、自学考试与继续教育、预科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成都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于1994年成立,“四川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和“劳动技能培训中心”也设在该院。

  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1978年始招硕士研究生17名,学制二年。1978年至1986年共招收研究生123人,招生的学科达13个。1984年始招博士研究生,1993年始招港澳台留学生,1987年学校第一名中药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博士学位,这也是我国培养的第一名中药学博士研究生。1993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为可进行单独组织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学校之一。近年来,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学校授位学科专业逐步增多。

  自1983年教育部批准学校可以为外国人举办短期培训班以后,校以对外教育为中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始起步,1986年,学校主管外事工作的机构是外事办公室,1989年,成立外事处。1992年学校被国家教委列为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1993年学校招收了1名来自台湾的研究生,这是全国中医院校、也是四川高校招收的第一名台湾学生。学校加大对外教育力度,先后举办课程进修班、短期培训班并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学校接受的海外学生,按学历层次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学校对外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学校正成为一所国际性的中医药大学。
  作为全国最早建校的中医药院校和省属重点高校,成都中医药大学一直将科技工作列为一项重点来抓,自1986年以来学校科研机构建设不断发展,1991年,经省教委批准成立了中药研究所,设立了医史博物馆,后来又建立了科技中试中心和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学校科研成果、项目、学术论文和著作不断增多,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其中部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并参加了多项大型科研。如卫生部重点科研课题《黄帝内经太素》以及《中华大典*医学分典》的编撰工作,学校还承办了多项大型的学术活动,如1995年“中国成都中药研究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议”、2002年“中国科学年会”、2002年“国际中医药现代化科技大会”等。

  为适应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学校启动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新区产学研基地”的建设项目。在新区的建设中,学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出了“高起点、新机制,面向21世纪,与国际惯例接轨,把新区建成四川省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示范园区”的建设思路;第一期工程投资近9000余万元,建设教学用教室45间,实验室70间,大型体育馆一座,能容纳3000余人的学生公寓等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投资200余万元建设大型计算机机房二间,配备200余台联想电脑,并在新建的教室内安装了多媒体投影仪,实现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计划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建设规模达到占地1000余亩.使教育与科研功能配备齐全,管理先进;后勤社会化.确立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学校为中心、企业与学校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新型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教师全员聘用制、科研项目经费制、实验室开放制、教学学分制、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新型的运行模式,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产业主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国家和四川的经济建设服务。

寄语母校:
  
  在新的世纪,愿曾经和现在是母校一份子的各位校友,能努力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团结一致,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为把母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为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园风光:

校 园 一 景

img


学 校 远 景

img


学 生 公 寓 楼

img


图 书 馆

img


医 史 博 物 馆

img


中 药 博 物 馆

img


************************************************************************************


校 友 信 息 采 集 格 式


姓名或ID必填

性别必填

年龄必填

毕业学校以入校时校名为准) (必填
   
入校时间、毕业时间可分阶段填写) (必填

院系/专业/班级必填

现所在地/单位/现在职业必填

联系方式 (PM /MSN /QQ /E-mail)必填

难忘母校 (萦绕在你梦里的母校记忆)必填

最喜欢的老师/最喜欢的课程必填

最大的收获/最大的遗憾: (选填)

最喜欢的校园角落:选填

最刻骨铭心的校园爱情旅程: (选填)

最想说给学弟学妹的一段话: (选填)

最值得记忆的Colorful Days: (附照片,限校园内,有你有景) (选填)

  
  为了响应”中国医药学与生命科学同学录“新版的建设,更好地加强校友间的联系,请在原成都中医药大学旧版注册的校友尽快到新版报道,并根据以上信息采集格式填写信息。当然,还没有加入的各位校友也要尽快行动哦:):):)

**************************************************************






























































































最后编辑于 2004-11-05 · 浏览 3.9 万

96 8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