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讨论】肠系膜脂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发布于 2010-10-19 · 浏览 5823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14 年零 20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患者,男,51岁,间断腹胀、腹泻、发热15年,加重2月。15年前因急性腹痛行剖腹探查,术中具体情况不详。术后腹胀、腹泻、发热间断发作。实验室检查:WBC1.1×109/L,Hb66g/L,PLT62×109/L,白蛋白24g/L,CRP73.8mg/L,ESR34mm/H,铁蛋白650.5ug/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示:组织细胞轻度增多,粒系成熟障碍伴粒红系轻度病态造血。全消化道造影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考虑局限性小肠炎?小肠三维CT示:所见小肠,结肠肠壁光整,未见明显扩张及狭窄,强化均匀,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脂肪间隙模糊,呈现片状改变,部分包绕肠系膜血管,所见肝脏可见多发囊性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后腹及两侧腹股沟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结合病史,考虑肠系膜脂膜炎。给予强的松片20mg 1/日 口服。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白细胞可升至正常,停药后会下降。治疗2周复查WBC17.46×109/L,Hb103g/L,PLT105×109/L,白蛋白37g/L,CRP<3.22mg/L,ESR13mm/H。
 肠系膜脂膜炎为累及肠系膜脂肪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学者认为该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学者认为其与自身免疫、感染、手术和创伤等综合因素有关。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90%以上病人累及小肠系膜,偶累及乙状结肠系膜。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多数患者生化检查、血液、尿液和大便常规检查皆正常。对肠系膜脂膜炎最有用的影像诊断方法是腹部CT。典型CT表现为围绕系膜大血管(不受侵犯)、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的单个或多个软组织密度肿块,其内可见脂肪密度和低密度囊变区,大血管和肿块周围见“脂肪晕环”,肠攀向四周移位。MSCT血管造影和多平面及三维重组能帮助评价病变范围、血管受累情况。本例小肠三维CT表现符合MP特点。进一步提示MSCT血管造影和多平面及三维重组在诊断MP上有一定的优势,可提高该病正确诊断率。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823

2 32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