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细节决定成败——膀胱造瘘的故事(更新一下)
(z)把造瘘管气囊抽掉,拔出,取另外一根,消毒,塞进去,打气囊,就这流程。
不过,有一次,一个老年膀胱癌患者,不能手术,行膀胱穿刺造瘘。一个多月后,给他更换造瘘管(换成三腔气囊的),结果就出现了问题,管子通过窦道进去10cm左右后打气囊,结果我在阴囊上方,耻骨联合下方摸到导尿管的末端,尿道少量出血。退出些再打气囊,冲水,生理盐水从尿道流出,再多退出一些,打好气囊再冲洗就是不通了。后来没办法,到手术室再切开部分窦道置入造瘘管。冲洗通畅。
很明显,放造瘘管的时候,放到后尿道了,打气囊时把尿道都撕破了,管子戳到尿道外面了。还好患者的尿道本来就不用了。
后来,我换造瘘管时非常当心,首先记住原来的位置,然后稍微再进去一点点,慢慢打气囊,如果患者有明显疼痛,一定要当心啊。即使管子再怎么的柔软,也不能一直往里塞,因为你不知道里面的情况。
不过,我后来还是碰到一个,放到后尿道,打气囊的,但是只造成尿道少量出血,如果一下把15ml水都打气囊里,可能要有更多的出血了。
急诊的时候碰到一例其他医院做的穿刺,没固定紧,脱出一半,拔出后,有小便从造瘘管溢出,我顺着窦道插管进去后,引流很多小便,但是很快就不出来了,但是感觉膀胱还有点充盈,不放心,叫个B超,发现,膀胱内还有很多小便,但是管子不在膀胱内,而是在膀胱间隙,我知道,是膀胱周围间隙积聚的尿液被我引出来。后来这个患者去原来的医院治疗了。可能还有纠纷。
:)二、膀胱穿刺造瘘术,简直不能算手术了。只能称为小操作。我们医院只签特殊治疗同意书。
(z)我亲自操作了不少,有3-4个不成功,穿刺针插到膀胱壁那层,小便都出来了,但是就是不能突破。就像膀胱壁脱鞘,缺少张力,进不去。有一个通过尿道打水,使过度充盈,顺利插入。还有改切开造瘘了。有一个,没穿进去,复查B超,发现,膀胱周围有不少积液,很明显是尿外渗了,后来切开造瘘。但是还是担心很久,千万不要周围脓肿什么的,那问题大了。
另外,一个高年资医师,本来没怎么做过穿刺造瘘,做的时候,前鞘或白线没完全切开,穿刺了半天才成功,但是自己的手掌差点起水泡了,疼了好几天。
另外,还有更高年资的,普外的,穿刺后有小便引流出的,后来出现腹痛。后来证实是小便跑腹腔了,管子不在膀胱,但是小便溢出到间隙后照样引出,给你造瘘管在膀胱的假象。
这样,每次我做的时候,心里有很重的阴影,不怕别的,就怕插不进。
所以,每次,我也不急着做穿刺,让膀胱极度去充盈吧!!
所以,不管膀胱极度充盈到哪里,不管我的叩诊再怎么的信心十足,我还是要叫个床边B超,首先定位,结束再确定管子再膀胱内。
另外,管子固定必须管子在膀胱里有一定的长度,线一定扎紧管子,而不是有的管子外面的定位皮套,以防脱出。上面说到的一例其他医院做的,就是没固定紧,脱出了。
所以一定要固定紧,但是皮肤进针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管子扎个洞。漏水很麻烦,退出多点吧,怕膀胱里少了,退出一点点吧,这个小洞有时还不太好堵住。我碰到一例。
:)三、膀胱造瘘管一般单腔,冲洗膀胱挺麻烦的,有护士直接搞个针头像打静脉样的打到管子上冲洗。但是,我估计这样500ml的水,最多100ml到膀胱。我的方法是造瘘管上横剪一3mm,顺这洞插入头皮针的细管子进去,大概深度像三腔导尿管那样。这样冲洗屡试不爽。16F造瘘管也可以保证内径影响不大。
:)四、有的患者膀胱造瘘管脱出一天或更长时间才过来看。结果,窦道都闭了。再放造瘘管根本插不进。我使用金属探子通过窦道用力插进去,试过两个病人,很管用,不行的话,要重新穿了。






积累了不少经验,技术、流程熟练很多,总想膀胱穿刺造瘘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就在四月前,碰到一个病人,尿道狭窄,炎症以后排尿不畅,入院。导尿管是插不进,只能造瘘了。膀胱充盈也不能完全,因为经过尿道还有小便溢出。只能叫B超定位下穿刺。穿刺一切顺利,穿刺结束B超确认管子的蕈状头在膀胱内,管子被牢固地固定于皮肤。引流尿液非常通畅。松一口气啊!
到了第三天早上查房时患者说造瘘管没什么尿液出来,尿道能排尿了。但是叩诊下,还有不少残余尿呢,不可能放了两天造瘘管就通了。首先考虑管子末端脱出了。经过B超证实,只能重新放。这次免费了,不好意思收人家钱。还好是实在人,也没多说什么。但是心里多少还有点疙疙瘩瘩的。
分析原因还是我的原因,因为我们只有那种蕈状头的穿刺造瘘管,所以当充盈膀胱缩小后,虽然管子放入有一段距离,但是膀胱收缩后很容易末端脱出。如果是气囊的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除非气囊破了。所以现在我刻意多放进去一点,留有空间,一般去除腹壁厚度后进去6cm。但也不能太深,管子在里面曲起来就不通畅了,还容易引起膀胱刺激。
期待有合理的穿刺套管。
最后编辑于 2011-07-16 · 浏览 1.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