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急性非结石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延误治疗体会(二)

发布于 2010-05-16 · 浏览 7511 · IP 中国中国
这个帖子发布于 14 年零 36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这个是第二例坏疽性胆囊炎:
最近遇到两个坏疽性胆囊炎,都是继发大手术后的,然后都使用了泰能,都是泰能使用半月后确诊的,体会深刻,所以将其中的一例分享给大家,鉴于有延误治疗,所以设置了限制:
患者,男,75岁,确诊为直肠癌,1月前在谋著名三甲肿瘤医院在放化疗后半年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后第4天,高热、腹痛,有肛门坠胀感,查体有弥漫性腹膜炎,考虑吻合口漏,沿原切口探查,发现右陶氏腔有褐色水样物质,诊断吻合口漏,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术后用泰能抗炎半月,生命体征稳,仍然有阵发性腹痛、低热,鉴于患者在肿瘤医院住院1月余,花费15万,遂转至我所在医院。
诊治过程:入院后有发热、腹痛,最高体温39°C,阵发性腹痛,查体右上腹局限性腹膜刺激征,B超示胆囊增大9cm*5cm,壁0.5cm,周周及肠管间有积液,腹穿抽出褐黄色胆汁,考虑胆囊穿孔,遂行右上腹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坏疽穿孔,腹腔内化学性腹膜炎,大网膜大部分发黑坏死,右结肠旁沟腹膜及结肠壁深黄色,由于中下腹粘连严重就未探查吻合口,术中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行胆囊切除,结合术前CT是盆腔直肠连续通畅,周围未见包裹性积液,术后第4天发热、腹痛,诊断吻合口漏是误诊,真正病因是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
误诊讨论:1.胃肠癌术后腹痛、高热,吻合口漏是最常见病因,粪水是褐绿色,而污染的胆汁也是褐色,所以导致了误诊,并且给予错误的治疗   2.肿瘤医院,单纯想到肿瘤相关原因,未发散思维,3.肿瘤医院出院前行B超提示胆囊增大,未引起管床医生或教授注意,应该是教授没看到这个B超,否则教授还是可以想到的   4.中国的教授或主任不能尽信住院医,住院医年资低犯错误可以,但教授犯错误就不对了 5.这个患者有B超报告胆囊增大,腹痛患者有B超报告胆囊增大,壁增厚,大家不能视而不见,想到坏疽的可能,B超是不会给报告胆囊坏疽诊断的.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511

26 77 1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