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卒中》新闻速递
美国一项研究纳入10101名冠心病 危险增高的绝经后妇女,中位随访5.6 年的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雷洛 昔芬组静脉血栓栓塞和致死性卒中事 件发生率较高。在当前吸烟者中,使用 雷洛昔芬与卒中发生率较高相关。
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卒中抗凝治疗须积极
一项对加拿大卒中网络登记数据 库的分析性研究显示,在既往有心房颤 动(房颤)病史,因首发卒中入院的患者 中,只有10%在入院时使用了有效剂量 的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率≥2.0)治 疗。该结果提示,应鼓励对房颤患者进 行合理的抗凝治疗,以预防卒中。
早期评估脑缺血生物标志物诊断技术初显优势
美国研究者进行的生物标志物快速评估缺血性损伤(BRAIN)研究,对1146例因可疑卒中相关神经系统症状就诊的患者进行分析显示,将基质金属蛋白酶9、脑钠素、D-二聚体和S-100β水平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评分诊断工具对急性脑缺血的诊断敏感。虽然其诊断准确性不佳,但有助于对高危脑缺血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和管理。
非增强CT示高密度基底动脉征可预测血栓形成和患者转归
美国一项研究纳入95例可疑后循环卒中患者,在症状发作24小时内行非增强CT扫描观察到,高密度基底动脉征的出现对基底动脉闭塞的诊断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98%,准确度为9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和95%。而且,高密度基底动脉征不仅是患者短期转归[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也是患者远期转归较差的独立预测因素。
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动静脉联合治疗较优
德国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基底 动脉闭塞患者,联合使用静脉内阿昔单 抗(abciximab)和动脉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单纯动脉内溶栓 治疗相比,在有症状颅内出血率相似的 情况下,前者的再通率显著较高,患者生存率显著较高,获得较好转归者比例 显著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