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胸腰段爆裂骨折早期下地安全,带不带支具,效果一样,该类患者不再需要卧床很长时间。本研究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无法佩戴支具患者,提供了I级依据支持。
2014.11.19
-
-
原来做过脊柱手术,硬膜破裂和高龄为硬膜破裂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最近发展起来的侧方入路椎间融合术为硬膜破裂的保护因素,以及融合和经椎间孔切除术。
2014.11.18
-
-
对于腰骶椎间盘突出、腰痛并坐骨神经痛的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与神经影像和临床检查,可准确判断腰椎间盘突出者术前腰骶部神经根损害及术后恢复情况。
2014.11.17
-
-
本研究首次报道腰椎黄韧带深层,随逐渐向尾侧推移,逐渐突入椎间孔,使得椎间孔孔径前后径逐渐变窄,利于医生,更好理解椎间孔狭窄的原因。
2014.11.13
-
-
优于传统钩/棒系统,椎弓根螺钉固定为脊柱后路稳定金标准。骨-螺钉界面松动可以预防,对于骨质疏松脊柱,通过椎弓根螺钉注射骨水泥增强技术,生物力学稳定性佳。
2014.11.13
-
-
本研究采的同一切口取髂骨、异体骨重建的方法,患者不能确定取骨部位。此简单、易于重复研究可扩展为大规模、多中心研究,以明确脊柱融合时的植骨材料。
2014.11.12
-
-
在高病人量的三级医院,早期积极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可有效降低脊柱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而不提高致病率。早期积极抗凝治疗并未增加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
2014.11.12
-
-
颈椎病多节段3类髓内高信号,行颈前路次全切除术后,髓内高信号明显缩小,但随访时残留局部轮廓鲜明高信号。术前的功能状态良好的患者最有可能术后功能改善。
2014.11.11
-
-
过去十年,胸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行后路/后外侧减压明显增多。前路/前外侧入路减压融合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最高,单纯椎间盘切除减压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费用低。
2014.11.10
-
-
取髂骨植骨常用来辅助脊柱融合。脊柱融合中取髂骨可致短期不良反应增多,包括术后输血,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再入院率不受影响。
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