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消化内科

关注今日:6 | 主题:388482
论坛首页  >  消化内科讨论版   >  版务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公告】构建中日消化内科交流的桥梁-日本消化内镜专家是如何认识疾病的?-问题集中贴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bashenan0535
bashenan0535
消化内科
丁香园中级站友

  • 123
    积分
  • 207
    得票
  • 298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3年零278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众所周知,日本消化内镜的水平很高,我们很多的东西都是从他们那里学习或者借鉴来的,例如内镜下染色、EMR、ESD,早期胃肠肿瘤的诊断等等等等.......

但有的时候,国内的很多操作都仅仅达到“东施效颦”的程度,一般都是国外有什么先进的东西,就迫不及待的出去短暂的学习,再回来匆匆进行操作,发文章,出名,没有挖掘这里面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学到的往往只是皮毛,一窝蜂的上,一窝蜂的下,基本功的训练更是存在问题,至于说,一代一代的文化传承,更是难以谈及,消化内科医生如何培养?内镜医师怎样培养?需要掌握那些操作或者手技?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日本学者在内镜下看到一个病灶,往往从各个层面进行判断、分析,而病理结果可能只是一个验证,我们可能只是取取活检,报告上写明:“性质待病理”等字样,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话,不断的提高只是空谈,我们怎么样分析一个病灶?我们怎样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想,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单单是他们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还有他们的技巧,大医精诚,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来,而不是动不动就照抄国外的指南、共识,“言必称希腊”-也不是我们需要的......

我们通过努力邀请到对日本消化内镜和消化内科疾病有深刻了解的专家,让我们对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不能提供关于专家的任何信息,希望大家理解。

专家的解答只针对专业人士,不会解答寻医问药的问题,并且专家的答案只是供大家参考,并不能代替临床对病人的处理,因此,不附带任何的责任,如果不能遵守此项纪律,请不要发贴提问,专家有权设置加密贴的积分上限,请大家理解。

请让我们感谢专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并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

所有的问题贴请在这里集中,让我们尊重别人的劳动,规范发贴,专家将不定期答疑......

问题的范围包括消化内科疾病、消化内镜图片的诊断和思考步骤,日本消化内科医生的成长过程等等.......

上传的图片应该清晰,资料应该完整,否则将不会得到解答。

让我们再次对答疑的专家表示感谢!

凡是和提问问题无关的帖子一律删除。

本帖长期有效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7-04-17 14:21 浏览 : 6308 回复 : 22
  • 投票 19
  • 收藏 43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bashenan0535 编辑于 2007-04-21 18:49
  • • 第一次临床实操,你还记得吗?
楼主 bashenan0535
bashenan0535
消化内科
丁香园中级站友

  • 123
    积分
  • 207
    得票
  • 298
    丁当
  • 2楼
专家好!
首先感谢专家答疑,我有三个问题:
1、日本学者从医学院毕业后,要经过怎样的过程才能成为消化内科医生?

2、日本学者在晋职的时候,对内镜的操作例数有规定吗?比方说,胃镜多少例?大肠镜多少例?

3、消化内科医生是不是常规在X线室、内镜室、病理室轮转?还是每个医院的消化内科同时配有以上科室?
2007-04-17 14:25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死亡患者危重讨论怎么写?
garrnet
garrnet
铁杆站友

  • 12
    积分
  • 16
    得票
  • 135
    丁当
  • +3 积分
  • 热
  • 3楼
我先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可能有些片面,仅作为参考吧。
1、日本学者从医学院毕业后,要经过怎样的过程才能成为消化内科医生?
日本医科大学学生毕业后一般有两大去向,一是留在大学附属医院,二是去非大学系统的综合性临床医院;大学医院偏向于研究,一般只想做临床医生也不想出名做教授的人回去综合性医院,后者的临床培训往往好于大学医院。
留在大学附属医院一般是六年,叫做研修医,开始两年一般只分内科和外科,在各个科室轮转,第三年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决定去哪个科室,也有大学的程序稍有不同的;但基本毕业第三年的医生可以进入消化内科接受更专业的培训。一般的综合性医院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但自由度更大一些,有些地方是全科轮转,也有的可以中间更换科室,不同的医院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讲也是毕业后第三年可以决定进入消化内科。和国内不同,在研修医期间,只要希望去消化科就能够进入。六年以后,一般大学医院的都要自己再出来找工作,或是考入大学院念博士。但不会因为科室编制问题改变自己的专业。

2、日本学者在晋职的时候,对内镜的操作例数有规定吗?比方说,胃镜多少例?大肠镜多少例?
在日本不象中国有硬性的关于晋职的规定;而是非常重视毕业的年数,也就是说第几年的医生应该会作相应年数的工作。在不同的设施,对于内镜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有所不同。但原则上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从胃镜开始,指导老师认为你已达到可以开始下一种操作的时候才开始新的学习,每个医生因为个人能力的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所以这是可行度很高的方法,不会出现国内副主任医师胃镜操作都不过关的情况的。更重要的是非常重视内镜观察和诊断的培训,一开始是指导老师一起看,后来会通过每天或隔几天的定期的film conferance来进行学习,同时也要求自己学习许多的图谱和诊断方法的书,这方面的资料非常的多。有些书是每个内镜医生都应该读的经典著作(我希望能有机会把这些书介绍进来)
一般在厚生省指定的医院做过5年消化内科专业医师后可以参加国家的消化科专业医师考试及内镜专业医师考试;10年后可参加消化科指导医考试。

3、消化内科医生是不是常规在X线室、内镜室、病理室轮转?还是每个医院的消化内科同时配有以上科室?
因为日本消化界非常重视诊断,要求肉眼观察和病理作对比;也就是说一个病灶你要能通过内镜,X线来推断他的性质,范围,深度等,并在获取标本后与之对比,从而提高术前诊断的能力的。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部分医生都会去病理轮转的。
今天先回答到这儿,下次再接着和大家聊。
2007-04-19 10:43
  • 投票 1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策略
lw56102
lw56102
消化内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72
    积分
  • 623
    得票
  • 425
    丁当
  • 4楼
感谢bashenan版主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我有几个问题请教:

第一、日本消化内镜检查前有无告知程序?如果有是以什么方式进行?

第二、日本的胃镜普查是非常有名的,想问日本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内镜普查的?是以政府为主导还是医学团体为主导?他们又是如何能够让广大的民众参与普查的呢?

第三、除了消化科医师的轮转,日本消化界和病理学、影像学之间还有什么沟通的渠道吗?
2007-04-19 14:02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策略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