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消化内科

关注今日:2 | 主题:388797
论坛首页  >  消化内科讨论版   >  消化内镜/介入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单人肠镜初学者的操作体会交流 [精华]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 图片模式
楼主 llr7627
llr7627
铁杆站友

  • 15
    积分
  • 64
    得票
  • 64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4年零26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事先说明一下,我是一个单人肠镜的初学者,原来在单位做过一些双人肠镜,但没有人指点,技术很差,提高也很慢。今年1、2月我到南方医院学习单人肠镜,在其内镜中心潘德寿主任等老师的指点下,感觉提高很快。到今天我完成了30例病人(在南方医院做了20例,后来休息了一段时间,再加上我们医院肠镜病人比较少,所以动手机会不是特别多,但我一直在努力),所以还只能算初学者。头10例我一例也没有完成,但从第11例到现在,只有2例没有做完,其中还有一例是因为病人有肛裂,疼痛难忍。所完成的病人基本没什么痛苦。今天写这些是为了把每一例病人的体会写出来,希望能和所有单人肠镜的初学者交流心得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经验教训一定会对我们技术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也希望单人肠镜的高手能多多指点。下面我从今天的病人谈起。
      今天是我做的第30例单人肠镜。是一个34岁的男性,从症状上看像一个肠激惹。这个病人我做了45分钟(比较慢,不好意思),到达回肠末端,病人没有太大痛苦。这个病人虽然不太顺利,但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情况让我还是有很深的体会,当然是作为一个初学者了。
       1、降乙部通过的很顺利。这个病人的乙状结肠不算长,走行也基本正常。通过降乙的手法和我在模型上演练的一模一样。先是用快速往返进退内镜的手法迅速通过直乙,到达降乙后尽力将镜头贴近降乙弯曲部,打大钮,钩住弯曲的肠袢,右旋拉镜,然后去直镜身,调节方向钮,调出肠腔,然后顺势送镜,镜身即进入降结肠。通常我在模型上演练时,一般要拉3、4次,才能拉直乙状结肠,暴露出降结肠。今天拉一次,肠腔就出来了,所以开始特别兴奋。但没想到后面的困难接着就来了。
       2、过了降乙,下一个关卡就是脾曲了。到达脾曲时,镜身只进了40cm,应该说前面的肠段拉得还是比较直。但绕过脾曲的一个肠袢,肠腔暴露的很好,就是送镜,镜头不走。我怀疑,进镜是乙状结肠可能还有袢曲。这个时候如果有助手,帮我扣住镜身,应该能顺利通过,但可惜只有我一个人操作。所以只能反复进镜,退镜,变换体位。最终还是通过了。
       3、这个病人横结肠比较长,可能还有些下垂。所以最大的困难出现在了横结肠中段,由于前面过脾曲时受了点阻碍,结果气可能打多了。镜身见到一个弯曲时,看得到弯曲的方向,却看不到肠腔。我开始以为是病人肠腔痉挛,就送气,送镜,想探出腔隙,钩住肠袢再拉镜。但反复进镜,依然看不到腔隙,这个时候当然不敢送镜了。反复折腾了好一会,看到肛侧的肠腔有些充盈,才想到也许是充气过度,肠道弯曲部形成了锐角,肠壁叠在一起,自然无法暴露。于是开始吸气,终于在弯曲的方向漏出一点腔隙,我赶快接着吸气,然后送镜,钩住暴露出来的肠腔弯袢,再拉镜,终于将横结肠拉直,然后送镜就到了肝曲。在这里我估计耽搁了有10来分钟。
        4、这个病人的肝区不难过,轻微吸引,然后打大钮,钩住弯曲部,轻微拉镜,就暴露出升结肠上段。这个时候病人是左侧卧位,过肝区的习惯姿势。但这个病人升结肠上段暴露的并不好,肠腔显得弯弯曲曲,我再送镜,镜头反向后退,这个时候镜身大概进入了60-70cm左右。我再反复的进镜,退镜。效果并不好,有时还会退出肝曲,一直没办法把升结肠拉直。最后我想不行就换个姿势吧,让病人改成仰卧位,没想到升结肠一下子就完全直挺挺地暴露出来。顺势一送镜子,很快就到了回盲部。
       通过这个病人给我几点提示:1、过乙状结肠要快,但不要着急。在乙状结肠就要开始拉镜,只有将乙状结肠取直,后面的肠段才能顺利通过。2、就是一定要注意注气和吸气的调配,不要过度注气,一旦肠腔形成锐角,进镜就比较困难,而且病人痛苦也大。3、助手的配合相当重要,这个病人如果有助手适当的协助,应该会很顺利完成。另外变换体位,对进镜的帮助也很大,要学会应用。
       以上是我这例病人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也希望高手能多多指点。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6-05-09 23:17 浏览 : 95647 回复 : 250
  • 投票 51
  • 收藏 555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lq66240 编辑于 2017-11-09 19:23
  • • 【规培笔记128】—工作报告偶遇,颅脑MR,据说工作中很罕见——肾性脑病!
楼主 llr7627
llr7627
铁杆站友

  • 15
    积分
  • 64
    得票
  • 64
    丁当
  • +1 积分
  • 热
  • 2楼
谢谢楼上的指点,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单人操作的精髓,因为我毕竟还是一个初学者,工藤的书我之前就看过,对我启发很大,单人操作的一些要领我还是能领悟的,但将其转换为手上的技巧需要一定的时间。潘教授带教的时候说,他做单人也是做了将近300例才真正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正确的方法和勤练习是成为一个优秀的肠镜医生所必需的。
我之所以谈这些,是因为对一个初学者来说,经验教训的总结十分重要,我相信,我碰到的情况,很多初学者也都会遇到过,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分析,不断学习,自己的技术才有可能提高。
工藤将肠镜学习者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我无疑属于初级检查者。作为一个初学者,技巧上的经验我谈不了太多,我只想谈谈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是:1、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保障病人的安全,也是保障自身的安全。2、应把顺利完成检查,减少病人痛苦作为首要目标。3、不要刻意追求速度。检查速度的提升,与你技巧的熟练程度是相关的。4、要善于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一例难做的病人(哪怕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远比你完成十例简单的病人收获更多。5、要和病人多交流感受,这样病人对你的满意程度也高。
2006-05-10 22:37
  • 投票
  • 收藏 1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回应:饶毅发文称“正式举报裴钢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涉嫌学术不端”
楼主 llr7627
llr7627
铁杆站友

  • 15
    积分
  • 64
    得票
  • 64
    丁当
  • +1 积分
  • 热
  • 3楼
今天看了工藤的书,上面讲到碰到水管状肠腔,进镜困难该如何处理。这与我过横结肠中段时所出现的问题是一致的。由于过度充气只是肠腔充盈,两段肠管的交角形成锐角,进镜困难,加剧病人痛苦。这时的解决方法因该是抽吸肠腔内气体,借以消除水管状肠腔,然后朝肠镜前端不易退出的方向旋转拉镜,使肠腔短缩,使之回到下图1-①的状态。再在保持轴短缩的状态下进镜。
2006-05-10 23:12
  • 投票
  • 收藏 1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科技部通报李红良、饶毅教授、曹雪涛院士等有关论文涉嫌造假处理情况
楼主 llr7627
llr7627
铁杆站友

  • 15
    积分
  • 64
    得票
  • 64
    丁当
  • 4楼
我过脾曲出现的问题,工藤同样有讲到:
“虽然横结肠的内腔清晰可见,但无论怎样推进内镜也不能使
其接近横结肠,或退回很远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答:可以试行以下4 种方法。
(1) 充分向后拉内镜以免乙状结肠打弯或形成袢曲,使肠管伸
直,短缩。
(2) 请助手协助按压患者腹部,这是为了防止乙状结肠打弯,
通常从患者右下腹部向脐下部按压。
(3) 让患者变换体位,仰卧较之左侧卧、右侧卧较之仰卧更易
插入。
(4) 质地较软的内镜下半段较软,向其前端加力常较困难。若
此类情况经常发生,可以加用滑管(sliding tube)或更换质
地较硬的内镜”
具体见下图的解析
2006-05-10 23:18
  • 投票
  • 收藏 9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大家见过从患者体内取出过哪些异物?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