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妇产

关注今日:97 | 主题:647296
论坛首页  >  妇产专业讨论版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月经先期名派名方选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且亭读医笔记
且亭读医笔记
心血管内科
铁杆站友

  • 27
    积分
  • 3313
    得票
  • 1265
    丁当
  • 1楼

经水先期方

【方源】吴门郭氏妇科。

【组成】西党参9克、粉归身9克、炮干姜3克、姜半夏12克、苍术6克、白术6克、老川朴3克、茯苓12克、炙黑草3克、陈皮4.5克、焦六曲12克、建泽泻12克、薄皮桂2.4克

【主治】脾虚之月经先期。

【方解】经水先期,临床多见,辨证用药,尤宜注意来势之缓急,经量之多少,色泽之鲜暗,质地之稠稀,气之清浊,方能审别阴阳之盛衰,气火之壮弱,绝不可死于俗之所谓“先期必是血热”之说。张氏山雷云:“先期有火,后期火衰,是固有之,然持其一端耳。如虚不能摄,则虽无火,亦必先期,或血液渐枯,则虽有火,亦必后期……不及期而经多,肺气疏泄无度,固摄犹虞不及,再以柴胡疏肝,为害甚矣。至于绵延不绝更宜大封大补。”方中党参、白术、炙黑草健脾补中益气,当归养血活血调经,茯苓、苍术、泽泻健脾渗湿,焦六曲、炮干姜健脾和胃、温中化痰,半夏燥湿化痰。全方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摄血归经之效,使月经自调。


【医案】曹某,女,21岁,未婚。1971年10月5日初诊。

患者纳食之后,脘痞作胀,由此食日以减,经来先期,量多色不泽,腹鸣便涩,舌胖苔白滑润,脉象沉细而滑,左手尤甚。斯由湿痰中阻,脾不健运,胃失下降无权。先为理脾豁痰,以复脾胃之常。

西党参9克、粉归身9克、炮干姜3克、姜半夏12克、苍术6克、白术6克、老川朴3克、茯苓12克、炙黑草3克、陈皮4.5克、焦六曲12克、建泽泻12克、薄皮桂2.4克

10月9日二诊:理脾豁痰之后,腹鸣便涩已减,胃纳有加,脉来依然沉细而滑。前方已效,仍遵原意进退。

西党参9克、粉归身9克、炮干姜3克、姜半夏12克、苏子9克、苏梗9克、苍术6克、白术6克、老川朴3克、茯苓12克、炙黑草3克、陈皮4.5克、生米仁24克、建泽泻12克、焦六曲12克、上官桂12克

10月13日三诊:培脾化湿,温中益气,胃纳渐复,脉亦较前鼓指有力,再遵崇效方扩展。西党参9克、粉归身9克、炮干姜3克、姜半夏12克、苏子9克、苏梗9克、苍术4.5克、白术9克、老川朴3克、茯苓12克、生山药12克、上官桂3克、建泽泻12克、焦六曲12克、大红枣5枚

10月18日四诊:两手脉均已显著有力,苔化亦净,面色尚未复常,反见白带较多,积湿未能全除。再从原法出入,添培脾肾。

西党参9克、粉归身9克、姜半夏9克、苏梗9克、苍术3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生山药12克、炙甘草2.4克、细柴胡1.5克、陈皮4.5克、生谷芽12克、莲子肉12克、芡实12克、海螵蛸9克

数月后路遇病者相告云:留诊方连服10剂,以后胃纳一直馨旺,神情振作,经期转准,色量亦佳。

图片


【按】中焦阳气为湿痰所困,脾之统摄无权,故经行先期,量多色淡。本病与俗之所谓“血热先期”绝然不同。本方从六君子汤、肾着汤变通而来,重在温理中下,从本着手,而治“营血之源”。

增液四物汤

【方源】云南姚氏妇科

【组成】生地15克、白芍10克、牡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炙首乌15克、炙黄精15克、玉竹10克、藕节10克、荷顶3个、竹茹1团、益母草10克、仙鹤草10克、白豆蔻10克、苏梗10克、甘草3克

【主治】虚中夹热之月经先期、经期延长、崩漏等。

【方解】增液四物汤由云南昆明姚氏妇科第六代传人姚克敏主任所创,为姚氏妇科常用的经验方。全方滋阴润燥而不泥膈,清热止血而不伤正,适用于虚中夹热之月经不调。增液四物汤的方义建立在姚克敏主任提出的“女子多郁火”的论点上。其中的生地、白芍、牡丹皮、地骨皮为姚氏常用经验方“生地四物汤”。姚老指出,“郁火非实火,亦非虚火,乃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之征象”。本方具清润疏达之性。生地为君,专于滋阴养血生津,因其性凉而滑利流通,苦而清热凉血止血,故有润燥之功,而无滋腻之患。用之主事,于本方最为相宜。白芍、首乌、黄精、玉竹为臣,皆温润甘平,可补虚填精,润燥生津除烦,滋而不腻,为中和之品,助生地养阴增水,润泽肝木,平息浮热,热潜火灭。佐以丹皮、藕节、益母草、仙鹤草凉血活血,化瘀行滞,行而不破;地骨皮、荷顶、竹茹味薄透邪,清火散热;白豆蔻、苏梗和胃悦脾,理气解郁,且制滋阴诸药之腻滞。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遵补虚泻实之法,滋阴润燥,柔肝助脾,清热止血,使阴血得育,郁火清透,气机和顺,血行归经。



【医案】晏某,女,22岁,未婚。2013年12月5日初诊。

主诉:经行频发,量少绵缠5月余。13岁初潮,3年前经行紊乱,或先期,或后延,曾于2012年予“妈富隆”治疗5个月好转。近半年来月经周期15~20天,量少,色鲜红,无块,不需纸垫,多则日用护垫1~2个即可。再前次月经2013年11月7日,10日净;末次月经2013年11月25日,每日点滴至今,伴轻微腰酸腹痛,面发疹粒,时有咽干咽痛,眠差易醒,唇、舌鲜红,苔薄白,脉细滑数。因面临大学毕业考试,又忙于奔波工作,今日方来就诊。辨证为阴血不足,肝郁脾虚,冲任失养,郁热不化。

生地15克、白芍10克、牡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玉竹10克、炙首乌15克、炙黄精15克、益母草10克、仙鹤草10克、竹茹1团、藕节炭10克、乌梅炭10克、荆芥炭10克、波蔻12克、甘草3克。5剂,水煎服,每日3次。

12月19日二诊:服上方后流血止,经行16日。末次月经2013年12月15日,现色鲜红,日行点滴,腰酸痛。肝脾统藏失司,冲任血海未盈,郁热内扰,气血失调,宜养肝健脾,因势利导,佐以益血助冲,凉血疏利。牡丹皮10克、炒栀子6克、炒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薄荷6克、生地15克、炒续断15克、炙香附15克、益母草15克、仙鹤草15克、生藕节15克、甘草3克

上方服用后经量增多,经行9日净。经净后予增液四物汤加减服至经前1周,易丹栀逍遥散至经行。治疗5个月,周期25日左右,7~8日干净,经量增多,已无腰酸,纳眠正常,偶发疹粒,唇舌红润,咽干时作。

【按】青春之期,肾气方盛,真阴不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患者3年前曾有月经失调,半年来学习之劳繁,工作之困扰,又使肝木不疏,子病及母,阴血亏虚,血海不充,郁热内生,耗血伤络,迫血离经。经增液四物汤滋阴生津润燥,清热凉血止血;逍遥散柔肝健脾,养血和营,使阴血渐生,血海充盈,肝脾统摄有度,郁热渐平,经行适时,藏泄有序。

本文摘自胡国华《全国中医妇科流派名方精粹》,特表致谢!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21-01-21 11:50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浏览 : 1183 回复 : 0
  • 投票 2
  • 收藏 10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三脑室占位,MR平扫+增强,有病理结果(一周后公布病理)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