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影像核医学

关注今日:38 | 主题:1495645
论坛首页  >  影像医学和核医学讨论版   >  腹盆
该话题已被移动 - ctgaoshao , 2021-01-14 10:13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移动的原因,请参考论坛规则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规培笔记125】—关于常见肾脏肿瘤,笔记106、107、108病例拓展解读!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 图片模式
楼主 医者超哥
医者超哥
影像科
铁杆站友

  • 271
    积分
  • 4925
    得票
  • 3483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肾脏占位思维导图~

图片


肾脏肿瘤较为常见,其中以恶性者居多,常见类型依递减次序为肾细胞癌、肾盂癌和肾母细胞瘤,少见 者为淋巴瘤和转移瘤。肾脏良性肿瘤发生率较低,其中较为多见者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也可为肾腺 瘤、纤维瘤或脂肪瘤等。

(-)肾细胞癌

【临床与病理】

肾细胞癌(RCC)约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 ~3%。常发生在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3:1。肿瘤通常为散发,但也可为遗传性,后者发病年龄较轻、男女比例类 似且肿瘤常为多发。病理上,根据已知的基因突变和组织学表现,RCC分为透明细胞癌(占70% )、乳头状 细胞癌(占10% ~20% )、嫌色细胞癌(占5% ~ 10% )、集合管癌(占1% )和未分类癌(罕见)五种亚型。 肿瘤易发生在肾脏上下两极,表现为肾实质内肿块,周围可有假性包膜,血供多较丰富(主要指透明细胞 癌),较大者易发生出血和坏死,进展期肿瘤常侵犯肾周组织器官、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并发生局部淋巴结 转移和(或)远隔部位转移。

临床上,常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胁腹部痛和腹部肿块,但患者同时具有这三种表现者少见(不 足10% );另有少数患者表现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如红细胞增多症或高血钙症等;具 有遗传综合征的肾癌患者,还有其他相应临床表现,例如von Hipple-Lindau病的小脑成血管细胞瘤所产生 的症状。RCC患者的预后除与其组织学亚型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病理分期。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上,可见点状或弧线状钙化和肾轮廓局限性外突。尿路造影检查,显示邻近肾盏拉长、狭窄 和受压变形,也可表现相邻肾盏聚集或分离。

CT:肾细胞癌的表现与其组织学亚型及病理分期相关。

平扫,RCC通常表现为肾实质内单发肿块,少数为多发,呈类圆或分叶状,常造成局部肾轮廓外突。 透明细胞型和乳头状型肿瘤尤为较大者,密度常不均,内有代表陈旧性出血和坏死的不规则低密度区,偶 可呈囊性表现;嫌色细胞癌或其他亚型较小肿瘤,密度常均一,类似或略高于邻近肾实质;10% ~20%肿块 内可见点状或弧线状钙化。增强检查,肿块的强化程度和形式与组织学亚型相关:常见的透明细胞癌于皮 质期,肿块的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程度类似肾皮质,并于实质期强化程度迅速减低,呈所谓“快进快出”型; 而乳头状和嫌色细胞癌,在皮质期,肿块的实性部分强化程度较低,明显低于肾皮质,且其后各期强化程度 有增高趋势,呈“缓慢升高”型,此外,嫌色细胞癌的强化相对均一,极少有无强化的坏死区,即使为较大的 肿瘤。

进展期的透明细胞癌、集合管癌及部分乳头状细胞癌易累及肾窦,并常向肾外侵犯, 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和肾筋膜增厚,进而侵犯邻近组织器官;下腔静脉发生瘤 栓时,管径增粗,于增强检查皮质期,瘤栓内血管呈不规则点、线状强化,实质期则表现为充盈缺损,而不同 于正常血管的强化;淋巴结转移常位于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周围,呈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 节;远隔组织和器官发生转移时,增强检查表现为显著强化的病灶。

MRI:T1WI上,肿块的信号强度常等于或低于肾皮质;T2WI上则多为混杂高信号,有时肿块周边可见 低信号环,代表肿瘤的假性包膜,具有一定特征。Gd-DTPA增强检查,不同组织学亚型肾细胞癌的强化程 度和形式类似CT增强检查。MRI检查还能清楚显示肾静脉、下腔静脉内瘤栓和范围,以及肾周淋巴结转 移和远隔部位的转移。

(二) 肾盂癌

【临床与病理】

肾盂癌(renal pelvic carcinoma)占肾恶性肿瘤的8% ~12% ,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病理上属于尿路 上皮细胞肿瘤(urothelial cell tumor),其中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占 80% -90%,包括乳头 状和非乳头状移行细胞癌。前者呈息肉状病变,后者结节状或扁平状,表现为肾盂壁增厚,境界不清。肿 瘤可向下种植至输尿管和膀胱。典型临床表现是无痛性全程血尿,并有胁腹部痛,大的肿瘤或并有肾积水 时,还可触及肿块。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检查无价值。静脉性肾盂造影显示肾盂肾盏内有固定不变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当肿瘤侵犯肾实质后,表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分离或聚拢。肿块引起阻塞,可造成肾盂和肾盏 扩张、积水。

CT:表现为肾窦区肿块,其密度高于尿液而低于肾实质。肿块周围肾窦脂肪受压,大者可致其完全消 失,并侵入邻近肾实质。肾盂或肾盏梗阻时,出现肾积水表现。增强检查,患肾强化可延迟, 肾窦肿块呈轻中度强化,延时扫描当残存肾盂肾盏明显强化时,能清楚显示肿瘤造成的充盈缺损,CTU则能整体观察肾盂肾盏内肿块。此外,CT检查还能发现局部淋巴结及其他部位的转移。

MRI:表现与CT检查类似。T1WI肾盂肾盏肿块的信号强度高于尿液,T2WI则低于尿液。MRU 还能清楚显示肿瘤导致的肾盂肾盏内充盈缺损。

(三)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与病理】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是肾脏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肿瘤为孤立性,常见 于40-60岁女性;约有20%肿瘤见于结节性硬化患者,且常为双侧多发性,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病理 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一种无包膜的组织错构性肿块,由不同比例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肿瘤大小不等,可自数毫米直至20cm以上。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肿瘤较大偶可触及肿块,血尿少见。肾血管 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自发破裂的常见原因,并发出血时导致剧烈腰腹部痛。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可显示较大肿块所致肾轮改变。尿路造影检查,肿瘤较小时,肾盂肾盏显影正常,若肿瘤 较大则发生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和变形等改变。肾动脉造影检查,可显示丰富迂曲的肿瘤性血管,但不易 与肾细胞癌鉴别。

CT:肿瘤表现取决于其内脂肪与非脂肪成分的比例。典型表现为肾实质内或突向肾外的边界清楚的 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脂肪性低密度灶和软组织密度区,前者为瘤内脂肪成分,后者代表病变内血管和平滑 肌组织。增强检查,肿块的脂肪性低密度区无强化,而血管性结构发生较明显强化。肿块 大小不一,小者仅为数mm,大者几乎完全替代正常肾实质并明显突向肾外。并发急性出血时,肿块内和(或)周边甚至肾外还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MRI:肿瘤形态学表现类似CT检查所见,在T1WI和T2WI上均呈混杂信号肿块,内有脂肪性高信号 或中等信号灶,且可为脂肪抑制技术所抑制而转变为低信号。并发的出血随期龄而有不同信号强度。

——源自《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

Case1

简要病史

男 50岁 系“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腰部疼痛”

图片



CT表现:

1.肿瘤好发于肾上极,大多5-15cm,轮廓欠规则,大部分边缘较清晰,当肿瘤较大突破肾包膜时可表现边缘模糊;

2.CT平扫因肿瘤出血、坏死、囊变而表现密度不均;

3.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皮质期肿瘤强化最明显,其强化程度与邻近肾皮质相仿或更高,排泄期肿瘤强化程度明显下降;

4.当肿瘤累及肾盂、肾盏时,排泄期可见肾盂肾盏破坏;

5.15%的透明细胞癌可见假包膜;

6.当肿瘤远处转移时,可见肾静脉、下腔静脉栓子形成;肾门周围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Case2

简要病史

女 55岁 以“间断左侧腰腹部疼痛1周”为主诉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左侧腰腹部疼痛,疼痛可耐受,无其他部位放射痛,可自行缓解,无血尿症状,无尿频、尿急症状,无寒战、高热症状。既往史无异常。

图片



CT表现:

(1)肿瘤多位于肾髓质内,形态较规则,以类圆形、椭圆形多见,呈膨胀性生长,肿瘤有完整的包膜,增强扫描,包膜显示更清晰。

(2)肿瘤内钙化、坏死、囊变、出血等征象较少见且程度较轻。

(3)肿瘤一般无肾静脉、下腔静脉、输尿管及肾周围组织结构的侵犯,腹膜淋巴结转移较少见。

(4)CT扫描,肿块密度较均匀,以等、低密度为主。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中等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最高,延迟期下降,但仍高于动脉期强化程度,整个扫描过程,肿瘤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肾皮质而高于肾髓质。

(5)当肿块较大时,增强扫描可显示肿块内部密度相对不均匀,表现为在相对均匀轻中度强化背景下出现点状、线状、条状及片状明显强化,中央部也可以出现束状或星状低密度瘢痕区。

Case3

简要病史

54岁男性,CT偶然发现病变

图片



影像表现:

CT:右肾上极高密度结节,突向肾外。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可见病灶强化。

MRI:与CT对应,可见右肾上极肿块,向肾外生长。T1WI和T2WI上,病灶相对于肾脏呈略低信号。弥散受限。病灶内无脂质成分,可见化学位移位移。病灶没有侵犯邻近肾窦脂肪。

强化低于肾透明细胞癌;化学位移成像示病灶内没有脂质成分;相对于肾透明细胞癌,弥散受限更明显。T2WI信号低于肾透明细胞癌。

相关鉴别诊断:

肾透明细胞癌是起源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肾癌67.7%-76.2%,发病年龄平均为50-60岁,男女之比约3:1;临床上早期无明显症状,典型者表现为间歇性血尿、腹部疼痛和腹部包块。

1.肾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亚型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常有无痛性血尿、腰痛、腹部包块等临床症状,CT检查肿块多呈实性不规则肿块,易出现囊变、坏死、出血及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强化程度高于或等于肾皮质,静脉期强化程度明显降低,呈典型的“快进快出”表现。可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易侵及周围肾组织CT平扫低密度或混杂密度。通常更加不均匀,增强扫描强化更明显;病理科医师将细胞内脂质和糖原称为透明细胞,病灶内的脂质成分可以通过MR同反相位上的信号衰减检测出来。

2.乳头状肾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在肾癌亚型中居第二位。好发于肾皮质,常向肾外隆起,与周围正常肾实质交角圆钝。肾乳头状细胞癌的乳头间质毛细血管稀少,呈轻度强化,是强化程度最低的亚型肾癌。动态增强扫描在皮髓质期、实质期强化程度明显不及肾皮质及肾实质,并且呈轻度缓慢渐进式强化,强化峰值在实质期。肿瘤较小时边缘清楚,密度较均匀,钙化可见。肿瘤越大,囊变坏死及转移的概率越大。

3.嗜酸细胞腺瘤 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该病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男性较女性多见,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少数可有腰痛、血尿、腹部包块特征,CT 检查肿块多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边缘光滑,中央可见点状或片状钙化,囊变坏死少见。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等强化,静脉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当直径≥3cm时,随着体积增大,可出现中心或偏心性星状瘢痕,瘢痕无强化。

4.乏脂肪成分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含有脂肪、血管、平滑肌等成分,当肿瘤含脂肪成分较少不易发现时,与肾癌的鉴别较为困难。本病多无临床症状。CT检查,肿块多呈等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肿块多呈均匀较明显强化,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肾嫌色细胞癌,且无包膜。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21-01-11 20:45 浏览 : 684 回复 : 3
  • 投票 8
  • 收藏 15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小超影诊 编辑于 2021-01-11 22:03
  • • 吐槽村医委培以及寻求各位前辈同仁的帮助
zz形影不离
zz形影不离
放射科
铁杆站友

  • 22
    积分
  • 511
    得票
  • 959
    丁当
  • 2楼

收藏

2021-01-13 07:31 来自 iPhone/iPad客户端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一个2月龄患儿的死亡
xiaoyagao
xiaoyagao
泌尿外科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43
    得票
  • 484
    丁当
  • 3楼
第一张图不错,出自哪里?可以发完整的吗?
2021-01-15 07:53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一个2月龄患儿的死亡
楼主 医者超哥
医者超哥
影像科
铁杆站友

  • 271
    积分
  • 4925
    得票
  • 3483
    丁当
  • 4楼
xiaoyagao
第一张图不错,出自哪里?可以发完整的吗?
感谢欣赏~
欢迎持续关注,后续会发出~
2021-01-15 09:21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一个2月龄患儿的死亡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