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考博博后

关注今日:680 | 主题:959901
论坛首页  >  考博与博后交流版   >  信息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重庆大学医学院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诚聘“弘深青年教师”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单分子检测chy
单分子检测chy
未知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2
    得票
  • 45
    丁当
  • 1楼

一、重庆大学简介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重庆市唯一的“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地处国家西南地区新一线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

重庆大学现设有医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共36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多家大型附属医院。学校拥有医、理、工、经、管、法、文、史、哲、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教职工5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9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3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24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1人。另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岗专家70余人,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

重庆大学现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另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9个(含培育2个)。是全国31所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高校之一。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3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6个,其他省部级及各类研究基地180余个。

二、重庆大学医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医学院始建于1946年,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并入华西协和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自上个世纪70年代,重庆大学以生物医学为切入点,发挥工科优势,开始生命与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动物学与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为ESI前1%学科。近年来,为契合“双一流”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恢复医学学科建设,并于2018年6月,成立重庆大学医学院,为重庆大学医学学科的全面建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医学院建设将契合“双一流”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坚持“高起点、研究型、入主流、有特色”的建设原则,坚持医工融合,探索与实践新医科的创新型发展路径,逐步布局与完善学科方向,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成为我国医学学科领域的重要一极,并将其打造为一流的医学高端人才集聚、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研究的高地。

重庆大学医学院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已经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人才队伍与附属医院等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逐步集聚了一支学缘结构合理,拥有外聘院士、杰青、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创新A类)特聘教授和青年项目等高端人才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目前,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共有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31人,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9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96人。拥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筹)。建设有“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神经智能研究中心”、“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创伤急救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平台,以及医学公共实验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两大科研服务平台,并在神经生物学、肿瘤学、急救与创伤医学、分子医学和再生医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与优势。拥有“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和“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3家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以及在建多家附属医院。


三、重庆大学医学院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简介

重庆大学医学院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是首批建设的医学院核心研究机构之一。基于重庆大学现有的优势学科群,通过整合POCT血型快速检测技术、CRISPR-Cas系统超敏检测技术、胞外囊泡(EVs)高效分离与原位检测技术、新型纳米医学诊断技术、纳米材料杀菌技术等多学科技术平台,致力于形成新的疾病早期预警与智慧防控体系,指导构建实现疾病早预防早治疗的微流控器件和系统。中心采取“合作型课题组长负责制”,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积极引入国际高端研究人才,并与川渝地区如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各学科优势单位紧密合作,广泛进行学科交叉合作。中心紧紧围绕川渝地区多发病的致病机理及疾病生物标志物、地区多发病早期检测与预警、智能化检测分析系统的集成与评估三个方向展开研究,旨在提高川渝地区多发病诊断和预防水平、助推两地卫生健康事业的一体化发展。

中心还长期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所、南开大学、西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具有优越的研究生培养条件。并且与多个国外高校、机构(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NIH、MD Anderson癌症中心、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等)合作紧密,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保障。


四、中心导师团队简介

(一)刘国祥教授简介

刘国祥,男,呼吸内科学博士学位,重庆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重庆大学医学部主任、医学院院长,重庆大学医学部主动健康研究院名誉院长,兼任重庆市医学会副会长。曾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等职务。

长期致力于主动健康相关研究,在呼吸系统疾病早期诊治、呼吸系统慢性病治疗和肺癌早期预警研究方面,特别是在外泌体与肺癌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取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奖7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作为研究生导师,先后培养博士和硕士生20余名。

(二)罗阳教授简介

罗阳,男,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学位,重庆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医学院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主任,重庆大学医学院公共实验中心负责人。

先后被评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学科带头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专家,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重庆市教委“单分子检测的基础与转化”创新团队负责人,曾获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特别致敬、重庆市五四青年奖章;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技术顾问、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实验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生命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分会健康全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代谢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康复医学检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罗阳教授先后依托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检验医学中心、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育部生物流变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军队等纵向科研课题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在Sci Transl Med, Nat Commun, Trends Biotechnol,J Am Chem Soc等CNS子刊和化学顶刊发表原创论著50篇(JCR一区文章20余篇,ESI高被引4篇)。以第一完成人获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重庆市产学研科技成果一等奖(2020)、首届检验医学创新奖一等奖(2020),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十一五”军队医学科技重大成果奖(2010)、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9)等省部级奖项12项,获人社部留学人员择优资助,被评为解放军总后勤部“三星”优秀青年人才扶持对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申报国际PCT专利3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件。

(三)许成雄教授简介

许成雄,男,生命工程学博士学位,重庆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先后在韩国首尔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 Winship 癌症研究所、美国 H. Lee 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2020年在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肿瘤中心担任研究员,现为重庆大学医学院教授。

许成雄教授长期围绕非编码 RNA、K-RAS 和 Akt 信号通路研究肿瘤发生、耐药、转移和复发的分子机制进行大量深入的研究,同时在筛选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并一直致力于开发肿瘤的新药物和新治疗方案,在Cancer Res,Mol Ther,Clin Cancer Res,Biomaterials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四)顾玮副研究员简介

顾玮,女,外科学(野战外)博士学位,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医军医大学),现为重庆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

长期从事严重创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方法研究,深入探讨了遗传背景与创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的关系,并着重研究了miRNA、NETosis在脓毒症进程中的作用。曾获得“总后勤部科技新星”人才称号,现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创伤学分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创伤学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装备技术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创伤医学创新奖”获得者。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参编论著4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要研究成果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专项等多项课题。

(五)杨纪春副教授简介

杨纪春,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毕业于南开大学,曾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许华平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重庆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杨纪春副教授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以及含硒高分子等纳米材料为研究载体,长期致力于肿瘤快速检测新技术的研发,同时在智能纳米诊疗一体化平台构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博士后基金的资助,在Biomaterials,Chem Sci,ACS AMI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五、团队研究方向

(一)研究方向

1、新型纳米医学诊断技术及方法的研究。

2、检验医学分析技术及转化,光谱技术,电化学分析。

3、重要疾病标志物的遴选及检测、新型检测技术的研发。

4、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与同步清除的转化研究。

5、基于纳米材料的药物递送用于肿瘤清除的研究。 

(二)实验平台

团队主要依托重庆大学医学部医学公共实验中心平台进行研究。目前该平台已有科研仪器设备100余台,包括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Zeiss)、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分析型流式细胞仪、超高速离心机、化学发光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系统、高通量多功能酶标仪等。可供分析化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化学、细胞化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六、应聘要求

重庆大学“弘深青年教师”分为特别资助和重点资助两类。

(一)专业要求

检验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分析化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与本团队研究方向相关的学科专业博士毕业生均欢迎报名。有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研究和分析化学领域研究经验者优先

(二)基本条件

获取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学术发展潜力大,曾发表SCI高水平论文1篇以上。申请人需为校外博士毕业生。

(三)其他条件

1、特别资助类:

毕业于世界学科排名靠前的海外高水平大学(高端研究机构)或国内学科评估排名为A及以上或达到学校本学科专职科研系列副研究员职称申报条件中论文条件的优秀博士。

2、重点资助类:

毕业于海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优势学科的优秀博士。

(四)招聘数量

本批次拟招聘数量为3-4人。

七、“弘深青年教师”待遇

(一)薪酬待遇

1、薪酬待遇含工资、租房补贴、社保、公积金及导师配套

2、特别资助类:37-40万元/年,另加学校科研奖励

3、重点资助类:27-30万元/年,另加学校科研奖励

4、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和国际交流计划给予配套资助20万元

(二)其他待遇

1、对海外毕业博士生重庆市另一次性资助10万元科研经费

2、申请重庆大学“弘深青年教师”科学基金

3、参加学校专职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4、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学校资助1.5万元

5、享受在职职工同等福利待遇,其子女可入读我校幼儿园、附属小学及中学

6、出站后留渝工作重庆市资助15万元


八、博士后职业发展

(一)出站时达到副研究员申报条件(除科研经费条件外)可按学校人才引进程序申请进入事业编制。

(二)优秀者研究期满达到学校要求,可申请直接转入相应专任教师岗位。


九、具体申请流程

(一)在“重庆大学人才招聘系统”提交完整的申请材料到人事处平台。

(二)发送《岗位申请简表信息》

系统导出后务必补充:

(1)本科毕业学校是否“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正式公布名单见链接https://www.eol.cn/html/ky/sylmd/);(2)博士毕业学科排名情况、《岗位申请表》电子文档,及其申请人、学院考核组专家及学院领导签字并盖公章、聘期工作任务书及论文检索报告或截图的扫描件电子版到bhb@cqu.edu.cn,纸质文档1份延缓提交(疫情结束后再补)。

(三)学院可采取灵活方式比如网上面试考核等方式进行考核。

注:具体待遇政策以学校人事处公布的为准。


十、联系方式

(一)详询邮箱:

cxh1992@126.com

2811949449@qq.com

(二)政策咨询:

2811949449@qq.com  陈老师                                  

(三)课题组相关链接:

http://med.cqu.edu.cn/info/1382/1570.htm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21-01-06 16:28 浏览 : 1569 回复 : 1
  • 投票 2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dxy_wysyjd37 编辑于 2021-01-06 22:02
  • • 遇到人渣导师,毕业要延期了
dxy_x0cst1d4
dxy_x0cst1d4
未知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2
    得票
  • 30
    丁当
  • 2楼

重庆的地理位置不错,西部重镇,未来发展潜力大。重庆大学医学院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应该比较大。看好未来潜力。

2021-01-07 09:10
  • 投票 2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本周议题:你的科研压力都来自哪里?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