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合理用药

关注今日:27 | 主题:118730
论坛首页  >  合理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讨论版   >  版务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 图片模式
楼主 hyxxj1949
hyxxj1949
药剂科

丁香园助理版主

  • 296
    积分
  • 7045
    得票
  • 1.1万
    丁当
  • 1楼

“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

——记全国名老中医、“脾阴论”创立者汤一新

汤一新在博鳌论坛上演讲

汤一新在基层为病人义诊

汤一新带领徒弟为病人会诊

汤一新为慕名而来的病人问诊


□本报记者 何君 “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段出自孙思邈《千金要方·候诊》的话,阐释了医者治理疾病的三个层次。 有这样一个人,用匠人胸怀和医者大爱,在中医学领域里潜心研究,学术斐然,很好地诠释了善为医者的三重境界。 他就是中医“脾阴论”和“疗效论”创立者,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师承博导、“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汤一新。他也是全国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 汤一新“德厚乡梓,名出夔门,高行砺节,医名远播”。 作为一名医者,他呕心沥血50年,始终坚守临床一线,疑难重症治愈万千,赢得了无数患者的尊敬和爱戴;作为一名医学研究者,他精勤不倦,奋掘甘泉,创建了“脾阴论”,被中国中西医结合泰斗吴咸中院士评价“把中医脾胃理论推到了自金元时代李东垣以来又一个新高度,这是中医研究领域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尔后,他又创立“疗效论”,提倡“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被认为“用一个命题表达中国医学新理念,引导临床思维理智地回归”,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不仅如此,“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和广西恭城“中华脾阴学派传承基地”的建立,更将其“脾阴论”推到了新的高度。汤一新教授为中医事业做出的一系列贡献,为中医学赢得了尊严,彰显出一位“国医”的风范和担当。


成长:当理想照进现实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是对汤一新教授成长轨迹最好的诠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四川乐山一个祖籍为湖南浏阳的知识分子家庭里,汤一新出生了,父母高兴地为这个孩子取名“一新”。按照正常的逻辑,汤一新应该衣食无忧。怎料,在那个动荡年代,他变成了“黑五类子弟”。18岁那年,初中毕业的汤一新随上山下乡潮流,落户乐山市(原乐山县)杨家公社当了7年“下乡知青”。在那不受外人待见的岁月里,他依然豁达乐观,不仅是公社的劳动能手,还成了“农技土专家”、贫下中农人见人爱的“汤知哥”。 但因为家庭出身不好的缘故,不用说读书、参军,就是当下井矿工、农场采茶工,乃至招收屠宰场杀猪工的机会,无论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们怎样拼命推荐,都因“出身不好”,机会与他一次次擦肩而过。 “遭遇坎坷,做个深呼吸。不过是一阵子而已,又不是糟糕一辈子。”面对逆境,汤一新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结果,光明真的来了。 1975年,汤一新被列为招生占比1%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作为体现政策的典型,被推荐到四川省乐山卫生学校中医专业学习。十年后,他考进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为日后的成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毕业后,汤一新被意外地“丢”进了一个中医文化积淀深厚的藏龙卧虎之乡——四川省乐山市福禄镇东连小凉山区! 汤一新知道,要想成为一名有作为的中医师,必须扎根到实践中去。云雾山中的福禄镇东连小凉山区,西横滚滚滔滔的大渡河,交通极其不便,古称“莫路口”,但这里是被乡贤郭沫若赞颂为“沫水澄波,峨眉滴翠,仙人风物此间多”的历代名医摇篮。 在这里,汤一新奉派跟师当时乐山三大名医之一喻昌辉先生。能成为喻老名下的“中医继承人”,可谓柳暗花明,更是后来构建“中医脾阴理论”的发轫。 汤一新注意到,喻老在遇到辗转不愈的疑难病症时,每从脾阴虚考虑,疗效让他兴趣盎然:“脾阴虚”是什么?“脾阴”的本质是什么?喻老“脾阴虚”处方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脾阴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存在哪些本质的规律?带着这些问题,汤一新翻遍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和能够找到的古今典籍,方知“脾阴”二字自古寥若晨星,更遑论理论体系。滋脾疗法的有效性在临床中体现的实实在在,与脾阴理论的空缺形成鲜明的对比。 汤一新发现,中医教育没有教会传承人应该具有的“脾阴”理论和临床相关技能,而且也没有真正重视以“脾阴”为代表的那部分民族文化。他豁然醒悟:屏蔽了阴阳理论的二分之一,岂不主动丢失了治疗手段的一半?原来,许多疑难疾病可以从脾阴理论入手! 继承前人的“脾阴”概念,创建“中医脾阴理论体系”形成“脾阴论”,让传承几千年的中医学更加完整,临床诊治功效必将更加显著。发现了这个重要的中医学方向,汤一新注定了自己寻道建业的使命。

医病:根植传统艰苦探索 想要撼动已经占据统治地位几千年之久的“脾无阴虚”传统观念,当时年仅20余岁的汤一新势单力薄。但他没有停步,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将临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并用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实践的艰难探索。 之后,对喻老独到的医理医术,汤一新有闻必录,边远地区一份份疑难急重症病历成为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他废寝忘食,探测精蕴,再结合自身实践的验证,越来越有了自己的心得。1980年秋,汤一新的处女作《试论脾阴虚》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第6期上发表,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一篇脾阴学论著,引来了国家卫生部领导的关注。 在这篇处女作中,汤一新阐明了脾阴的概念并强调了“脾阴虚”的存在,首次提出“生理之湿”和“病理之湿”的概念,解开了“喜燥恶湿”与脾阴不足的关系,提出了脾阴虚与脾阳虚的关系和鉴别,论证了脾阴虚与胃阴虚的证治差异,认定“《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是符合脾脏生理特性的补养脾阴的大法。”并在以后对“脾阴”做出了完整的界定。 一系列原创的命题和翔实的论证,使汤一新的处女作在中医界一炮而红。之后,其研究一发不可收,相继在《中医杂志》《上海中医杂志》《新中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喻昌辉甘淡实脾临床经验”“《金匮要略》脾阴虚证治初探”等数十篇论文。 汤一新把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西方医学先进文化都视为医学核心价值体系的养分,在不断深化研究的基础上,与南京医科大学贝淑英教授和魏睦新、毛炯等专家联合组成课题组合作攻关,用现代科学研究佐证和完善了中医脾阴论。 他奋力攀登,在千仞峭壁之上;他只管攀登,在无限风光之间。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为求助指导,他先后拜师中国中医泰斗董建华院士、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吕炳奎先生,成名后还拜师中国航天医学创始人俞梦孙院士。后来,中国中西医结合泰斗吴咸中院士把汤一新正式收为自己的收官弟子。吴老在收徒仪式上说:“这会成为医学史上的佳话。” 1992年,汤一新完成了由国家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同志亲自题名和撰序的《中医脾阴学说研究》,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荣获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著作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诸多奖励。 1996年,脾阴论述首次被摘载入四川省中医继续教育教材。 2011年,“嘉州中医滋脾疗法”被四川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汤一新被公布为代表性传承人。 2012年,《中医脾阴学说研究》出版20年之际,中医全国大专院校教材第九版《中医基础理论》终于首次写入了“脾阴的生理作用”,尽管还将它排在“脾”章节的“附录”中,毕竟坚冰已经打破。 2012年,汤一新奉派带队制定了第一次含有脾阴内容的“中医厌食症临床路径”和“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并在全国运用推广。 近年来,汤一新继续攻坚克难,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提出了“脾阴失调是百病之源”“脾阴是后天之本的本中之本”“脾阴具有生理整体牵动性”“脾阴病变呈定位摇曳性”等系列理论创见,进而展示出亘古未闻的“脾阴病变有虚实之分”的重大发现,从独特视角揭示出多种疾病中脾阴虚证和脾阴实证的内存机理和临床特征,走出了前人在脾阴认识上的盲区、理论上的禁区和临床上的误区,制定出“脾阴虚证和实证”的诊断标准、选方用药标准及疗效判断标准,使中医脾阴临床诊治体系日臻完善。 “恒信且专心,每诩鸿才胜过我;升堂而入室,全凭仁术救斯民”。汤一新教授十分重视学术的传承。作为乐山中医历史上第一位博导,他带教出了张志华、胡静等中医博士,刘斌、傅滟茹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以及其他高徒数十名。2017年12月,四川省中医脾胃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冯培民教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汤一新导师的“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冯培民教授说:“我拜师汤老,就是要像他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淡泊名利,只做苍生大医。”2018年1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换届,冯培民博士、张志华博士同时入选,被传颂“一门传承人,两名新常委”。 2019年,桂林市卫生健康委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建立了囊括国内15个少数民族医的“中华脾阴学派传承基地”,拟请汤一新在这里传教弟子72名。2019年12月12日,1000多人出席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桂林健康文化大型活动及全国名老中医汤一新收徒仪式”在恭城隆重举行,次日被《人民日报》报道。 今天的脾阴学派已呈现欣欣向荣景象。浙江黄岩中医院建立了脾阴学派东南传承基地,山东青岛等地脾阴学术传承扎实推进。脾阴论已然在中华大地确立并广泛传播。

医人:“天下无痈人” “三指决分明,敢言医国手;一片济世心,天下无痈人。”近50年来,汤一新教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早已是乐山百姓口口相传的佳话。2018年,乐山市委书记彭琳说:“乐山有三宝:一是乐山大佛,二是峨眉山,三是汤老”。面对众多赞扬,汤教授说:“中医药功高厥伟疗效显著,我只是一个运用者。彭书记‘三宝’中的‘汤老’其实是个代名词,指代的是中医药。” 大凡科学成就分两种:一种是经济价值明显的,称为“有价之宝”;另一种是在宏观世界、自然科学等领域有这样那样的作用,其经济价值无从估计、无法估计的叫“无价之宝”。脾阴论则是两栖的珍宝:用于临床领域,它是可以拯焚救溺的“有价之宝”;摆在理论领域,它是经天纬地的“无价之宝”。这个珍宝让汤一新找到了一把解开部分疑难病急、重症症结的钥匙,为驱散“癌症患者会很快死亡”“萎缩性胃炎很难逆转”“溃疡性结肠炎不能治愈”“中医药无法治疗急症”等等阴霾打开了天窗,使他在急重症、疑难病诊治领域常常“胸有成竹,而后施之以方”。 1994年9月,汤一新奉命前往北京会诊。患者是一位知名人士,在一次紧张事件后,莫名地出现腹胀、便秘,困扰长达数十年之久,近年为频频接受灌肠治疗而痛苦不堪。汤一新会诊为脾阴亏虚,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治予健脾养阴,再经后续调理,竟然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疗效。 汤一新说,解读获效的关键,在于把握了脾阴理论中炮制方法不同而产生脾脏阴阳双补双向调节的作用和价值,透视了阴阳各补属性各异的道理。这位知名人士再次见到汤一新时,激动得将他紧紧抱住拍照,留下了一份罕见的纪念。国家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同志为其挥毫写下“一新同志,继往开来”。

蜕变:方能行稳致远 在脾阴论构建过程中,汤一新提出了“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2015年,广西桂林“崇华中医街”将汤一新原创“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建造成“定海神针”,成为一个医训地标。 “胜境风光齐天地,中医疗效照古今”。汤一新的脾阴论还受到了国外的关注。日本东京中医学研究会会长永谷义文亲自求诊,获效后赠送墨宝“汤一新先生:岐黄仲景传人,日中友谊使者”。日本多家媒体都曾先后发文对汤一新给予关注。 汤一新曾多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用流利精彩的外语演讲,展现了当代中国中医的风采。 陈遐龄先生《大医汤一新赋》感言:“仁声久传乡梓,锦昭民望;功业屡誉京城,还承国恩”,“脾阴之论方彰,世有传灯之赞,济世之术既显,人有丰碑之称”。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无限生机,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召唤下,汤一新审时度势,在新冠疫情后期著出一部《大国仁术》。该书集科学和哲学为一体,以新世纪独特的视角和思路记述“中医梦”艰辛历程,振聋发聩地呼吁“中国医学界必须重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说:“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用实践的结果作为检验的标准。医学实践的结果就是疗效,所以只有疗效,才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 2020年9月19日,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在山东日照召开了“汤一新《大国仁术》撰著研讨会”,一批领导和知名人士莅临献策。该著作不久即将问世。 “得标准者得天下。如果不能建立一个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则振兴发展中医药,终究会成为一句空话。建立健全这一体系,是当代国人重要的历史使命。”汤一新教授说,这是他撰著《大国仁术》的根本立足点。 回首近50年,从青丝到华发,汤教授呕心沥血所做出的一切,就是为了用绵薄之力助推中医文化向前发展,进而造福苍生。他明白,独行难奏其功,唯有引导更多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人参与进来,去领悟医者的三重境界,中医药事业方能行稳致远。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20-12-05 08:18 浏览 : 1681 回复 : 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节后焦虑、不想上班?一招帮你找回工作状态!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