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内分泌

关注今日:11 | 主题:288173
论坛首页  >  内分泌与代谢病讨论版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18种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意义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Dr黄金
Dr黄金
呼吸科
常驻站友

  • 1
    积分
  • 80
    得票
  • 267
    丁当
  • +1 积分
  • 1楼

1.pH(酸碱度)

pH 为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表示体液的酸碱度,在细胞外液的正常值为:7.35~7.45,平均 7.40。静脉血比动脉血低 0.03~0.05。

pH>7.45:为碱血症(Alkalemia);pH<7.35 为酸血症(Acidemia)。

血浆 pH 值的变化取决于血浆中碳酸氢根(HCO3-)与碳酸(H2CO3)的比值,正常情况HCO3-/H2CO3=20/1。

•当血浆 H2CO3原发性上升,致 pH 下降,pH<7.35 时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当 HCO3-原发性降低,致 pH<7.35 时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当血浆 H2CO3原发性降低,致 pH 上升,pH>7.45 时为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当 HCO3-原发性增高,pH>7.45 时为失偿性代谢中毒。

HCO3- 和 H2CO3的原发性改变是区分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标准。 但在 pH 正常时也不能排除体内是否存在着酸碱失衡,这是因为在酸碱失衡时,虽然体内缓冲对 HCO3-与 H2CO3的绝对值已发生改变,但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仍可维持其 20:1 的比例,使 pH 值保持在正常范围,这种情况称为代偿性酸或碱中毒。另外,在某些混合型酸碱失衡时 pH 值也可在正常范围。pH 7.30~7.35 及 pH 7.45~7.50 为治疗满意范围。pH 7.10~7.30 及 pH 7.50~7.64 为机体内酶系统活动受损的范围。人可生存的最高酸度为 pH 6.9,人可生存的最高碱度为 pH 7.7。pH 值超出正常范围不大的情况下(既治疗满意范围),不影响正常酶系统的活动,不一定急需治疗。纠正酸碱中毒时亦不一定必须达到正常范围之内,只要达到治疗满意的范围即可。

2.pHNR(标准 pH)

pHNR 是 PCO2标定在 40mmHg 时血液的 pH 值,即排除了呼吸影响,只反映代谢性酸碱状态。故可用 pHNRpHNR<pH 提示呼吸性碱中毒,pHNR>pH 提示呼吸性酸中毒。

3.[H+](氢离子浓度)

[H+]与 pH 的关系:

在 pH 7.4 左右(7.28~7.45)很狭窄的范围内,两者呈近似直线的关系;pH 每降低或升高 0.01 则[H+]升高或降低 1nmol/L(毫微摩尔/升)。但在这个范围之外则呈曲线关系。

pH 为 7.4 时,[H+]为 40nmol/L。为方便起见,pH 每变化 0.1 时的[H+]换算系数为:pH>7.4,40nmol/L×0.8;pH<7.4,40nmol/L×1.2,即所谓“0.8/1.2 法”。

近年有人提倡用氢离子浓度来代替 pH。因为 pH 是一个没有确实单位的指标,它只是间接地代表氢离子浓度,[H+]能更直接而灵敏地反映氢离子的高低。

4.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是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 CO2 产生的压力(约占动脉血 CO2总量的 5%),它是判断酸碱平衡的一个主要指标。

正常值为:4.40~6.27kPa(33~47mmHg),静脉血较动脉血高 0.67~0.93kPa(5~7mmHg)。在正常情况下 PaCO2与 PACO2(肺泡二氧化碳分压)几乎相等。PaCO2是反映肺泡通气量的可靠的灵敏指标,也是判断酸碱失衡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表浅呼吸时,潮气量下降,肺泡有效通气量随之减少,使 PaCO2上升,当 PaCO2 <4.40 kPa(33 mmHg)时示通气过度,称低 CO2血症或低碳酸血症。其意义为: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发反应,或代谢性酸中毒的代偿反应。反之,当 PaCO2 6.27kPa(47mmHg)时示通气不足,二氧化碳潴留,称高 CO2 血症或高碳酸血症。其意义为:通气不足;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发反应,或代谢性碱中毒的代偿反应。

PaCO2改变对机体的影响:升高的 PaCO2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加强了心肌收缩力,动静脉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高二氧化碳使血浆内 HCO3-增加,脑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加之脑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内压增高,颅内压明显增加。如 PaCO2 正常的病人,当其值在 24 小时内迅速超过13.3kPa(100mmHg),可致二氧化碳麻醉,病人可由嗜睡转入昏迷状态。降低的 PaCO2而致的低碳酸血症对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一定影响,其作用是使心输出量减少,氧运输障碍,氧离曲线左移,脑血流量减少,抽搐及颅内压下降等。PaCO2为血气分析仪的实测值。

5.二氧化碳含量(T-CO2,ctCO2)

二氧化碳含量是指末接触空气的全血(或血浆)在 37℃~38℃条件下,经酸化后放出的 CO2总量。包

括 HCO3-和物理溶解的 CO2。

其正常值为:23~27 mmol/l。

6.[HCO3-](实际碳酸氢盐,AB)

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HCO3-]含量。正常值:21.4~27.3mmol/L。均值为 24mmol/L。

[HCO3-]受代谢因素影响,也受呼吸因素的影响。AB>SB(标准碳酸氢根),提示有二氧化碳蓄积,为

呼吸性酸中毒;AB<SB,提示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AB 与 SB 值均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则有代谢性碱中毒。

[HCO3-]降低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发反应,也可以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反应。[HCO3-]升高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发应,也可以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反应。

7.(标准碳酸氢根 SB) 

SB 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 T 37℃,SaO2 100%,PCO2 5.3 2kPa(40mmHg)的标准条件下测得的HCO3-含量。

SB 是排除呼吸影响的 HCO3-含量。但是体外测得的 SB 值不能完全代表体内状况,亦不能测出红细胞内的缓冲作用,所以不能反映出全部非呼吸性酸碱失衡的程度。正常值:21.5~26.9mmol/L,平均值:24mmol/L。[HCO3-]=SB,两者均正常提示酸碱平衡;

[HCO3-]>SB,提示呼吸性酸中毒;

[HCO3-]<SB,提示呼吸性碱中毒;

[HCO3-]=SB,均低于正常值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期;

[HCO3-]=SB,均大于正常值提示代谢性碱中毒,代偿期。

8.BB(缓冲碱)及 NBB(正常缓冲碱)。 

正常值为 45~55mmol/L。BB 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BB<45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BB>55mmol/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BB 系指血液中具有一切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的总和,即在生理的 pH 情况下,能与 H+结合的碱的总量,包括红细胞内和血浆内的缓冲物质,其主要组成为 HCO3-、血红蛋白、蛋白质及磷酸等,正常

值为 45~55mmol/L。

NBB 系指在 T 为 37℃,SaO2 为 100%,pH 为 7.4,PCO2 为 40mmHg 的标准条件下所测的缓冲碱。

在正常状态下,NBB 与 BB 相等。BB>NBB 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B<NBB 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9.BE(剩余碱) 

BE 指在 T 37℃,PCO2 40mmHg,SaO2 100%的标准条件下,血浆或全血的 pH 滴定至 7.4 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

BE 表示血浆的碱储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需要用酸时,BE 为正值;需要用碱时,BE 为负值。BE 排除了呼吸因素,是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正值增加一般提示为代谢性碱中毒,负值增加为代谢性酸中毒。但是在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BE 可以为负值。正常值为±3mmol/L,平均值为 0。

BE 可分为 BEb 和 BEecf 两种。BEb 指全血的 BE,即实际测得的 BE,它反映全血的剩余碱。BEecf 指组织间液的剩余碱,又称为标准的剩余碱(SBE),它是经过纠正的 BE。因组织间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而且血液 Hb 发生变化时,对 BEecf 的影响小。因而使用 BEecf 更理想。

10.Pa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产生的压力。动脉血中仅 2%的氧是物理溶解的氧,其余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正常值为 12.6 kPa~13.3 kPa(95~100 mmHg)。PaO2为血气分析仪的实测值。PaO2随海拔增高而降低。在成年人随年龄增加而递减。预计值公式:

PaO2=93.94-0.147×A;(国内)

PaO2=100.1-0.232×A (Cecll textboox of Med)。

PaO2 <10.64kPa(80mmHg)为轻度低氧血症;PaO2 <8kPa(60mmHg)为中度低氧血症;PaO2 <5.32kPa

(40mmHg)为重度低氧血症。

11.S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指实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含量与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氧容量之比。即 SaO2=(血氧含量-物理溶解的氧)÷血氧含量×100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为 90~100%。

SaO2 的高低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与量,PaO2的值和氧解离曲线的特点。

12.血氧含量(CaO2,ctO2)

血氧含量是指动脉血内化学结合的氧量与物理溶解的氧量之和。正常值为 15~23ml/dl,均值为 20 ml/dl。

CaO2减少见于三种情况:①没有足够的 O2与 Hb 结合(SaO2降低);②没有足够的 Hb 与 O2结合(贫血);

③两种情况都有。

13.P50(半饱和氧分压) 

P50 是指在T37℃,pH7.4,PCO2 40mmHg,BE 为 0,SaO2 在 50%时的 PaO2。它反映血液转运氧的能力和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正常人的 P50 为 26.6mmHg。大于正常值说明氧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下降,O2 易于释放,有利于组织摄氧。虽SaO2 偏低,组织细胞仍可无明显缺氧。P50 小于正常值时说明氧解离曲线左移,血红蛋白与氧亲合力加强,O2 不易释放。即使 SaO2 较高,但组织缺氧难以改善。pH 下降,体温升高,PCO2和 2,3-DPF(2,3-磷酸甘油脂)增加时,P50 增高。反之,P50 减少。

14.PA-aO2(肺泡动脉氧压差;A-a DO2)。PA-aO2 是肺泡内氧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的差值。由 PIO2(吸入气氧分压)、PaCO2、PaO2 和 R(呼吸

商)计算得出。是判断换气功能的重要指标。PA-aO2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呼吸空气时,正常值为 5~15mmHg,60 岁以下不应超过 25mmHg,60~70岁不应超过 28mmHg,71~80 岁以下不应超过 32 mmHg。吸纯氧时为 10~60mmHg,至多不超过100mmHg。

在一般情况下,PA-aO2 由三个因素决定:⑴弥散的压力梯度;但只要 PAO2 不低于 60mmHg,即使肺泡膜增厚,纤维化也不造成弥散障碍。⑵通气血流比值;⑶肺内外解剖分流。

15.氧合指数(PaO2/FiO2)

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为氧合状况的指标。ALI(急性肺损伤)时 PaO2/FiO2≤300mmHg(1mmHg=0.133kPa);ARDS 时 PaO2/FiO2≤200mmHg。

16.呼吸指数(A-aDO2/ PaO2)

呼吸指数=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氧合状况的指标。

A-aDO2/PaO2 的参照范围为 0.1~0.37,>1 表明氧合功能明显减退,>2 常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7.肺泡氧分压(PAO2) 

肺泡气氧分压是指肺泡中氧的分压,肺泡氧分压因含有 7%的水蒸气和 5%的 CO2,而小于低于吸入气的氧分压(PIO2),其下降数值与肺泡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呼吸商(R)有关。正常值约为

109mmHg(14.58kPa)。

18. AG(Anion gap,阴离子间隙)

AG 是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20-11-25 11:55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浏览 : 802 回复 : 2
  • 投票 3
  • 收藏 27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综合医院全科门诊中乏力患者特征及就诊原因分析
xiaoxiaolaifu9
xiaoxiaolaifu9
内分泌科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1
    得票
  • 198
    丁当
  • 2楼

学习了

2020-11-29 19:09 来自 iPhone/iPad客户端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公司部门总监,年薪50万+原始股,要不要从医院离职呢?
楼主 Dr黄金
Dr黄金
呼吸科
常驻站友

  • 1
    积分
  • 80
    得票
  • 267
    丁当
  • 3楼
xiaoxiaolaifu9

学习了


共同学习,共同努力
2020-11-30 10:24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首张“新冠患者分子全景图”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