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肿瘤医学

关注今日:2 | 主题:515169
论坛首页  >  肿瘤医学讨论版
该话题已被移动 - 观澜网络 , 2020-11-07 00:15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移动的原因,请参考论坛规则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原发性肝恶性肿瘤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卖报小青娥
卖报小青娥
普外科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503
    得票
  • 347
    丁当
  • 1楼

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和肝肉瘤,但肝肉瘤罕见。

一、肝细胞癌

图片

简称肝癌,是肝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90%。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病较其他地区高。

【病因和病理】目前认为,肝细胞癌发病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以及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和水土等因素有关。

肝癌大体病理形态分为三型: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传统上以5cm为界,将肝细胞癌分为小肝癌(≤5cm)和大肝癌(>5cm)两类。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的分类:微小肝癌(直径≤2cm),小肝癌( >2cm,≤5cm),大肝癌( >5cm,≤10cm)和巨大肝癌( > 10cm)。

肝癌细胞极易经门静脉系统在肝内播散,形成癌栓后阻塞门静脉主干可引起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血行肝外转移最多见于肺,其次为骨、脑等。肝癌经淋巴转移者相对少见,可转移至肝门淋巴结以及胰周、腹膜后、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在中晚期病例,肿瘤可直接侵犯邻近脏器及横膈,或发生腹腔种植性转移。

【临床表现】病人的年龄大多为40 ~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肝癌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一且出现症状和体征,疾病多已进入中、晚期。临床表现可能有肝区疼痛、肝大或右上腹肿块,乏力、消瘦、食欲减退、黄疸、腹胀等全身及消化道症状。

发生肺、骨、脑等脏器转移者,可产生相应症状。少数病人可有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特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人有乙或丙型肝炎等肝病病史,甲胎蛋白( AFP)≥400ng/ml,超声、CT或MRI检查发现肝实质性肿块,且具有肝细胞癌典型影像学表现者,即可做出临床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胎胚源性肿瘤等病人血清AFP可以持续性升高,应予以排除。AFP轻度升高者,应作动态观察,并结合肝功能变化及影像学检查加以综合分析判断。临床上约30%肝癌病人AFP完全正常,此时应检测AFP异质体,如为阳性,有助于诊断。肝功能相关的酶可能升高,但缺乏特异性。

诊断困难者,可以做肝动脉造影,必要者同时做TACE进行诊断性治疗。超声引导下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有确定诊断意义;但可能出现假阴性,偶尔会引起肿瘤破裂、穿刺针道出血和癌细胞沿针道扩散,临床上存在争论。肿瘤位于肝表面,经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者,可行腹腔镜探查。

肝细胞癌主要应与肝硬化、继发性肝癌、肝良性肿瘤、肝脓肿、肝包虫病,以及与肝毗邻器官,如右肾、结肠肝曲、胃、胰腺等处的肿瘤相鉴别。

【治疗】早期诊断、早期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肝癌长期治疗效果的关键。

1、部分肝切除是治疗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肝切除可以通过开腹施行,也可有选择地采用经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施行。总体上,肝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30% ~50%。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肿瘤数目、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和AFP水平等。

手术安全性评估:

病人一般情况:①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child-Pugh 肝功能分级属A级;或B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到A级;③有条件的医院,术前可以做ICG检测;④评估肝切除后残肝体积,手术后足够维持肝功能。

肿瘤可切除性评估:没有肝外多处转移。①单发的微小肝癌和小肝癌;②单发的向肝外生长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少于30% ,肿瘤包膜完整,周围界限清楚;③多发肿瘤,但肿瘤结节少于3个,且局限在肝的一段或一叶内。

如技术条件允许、下述情况也可行肝切除:

①3~5个多发性肿瘤,局限于相邻2~3个肝段或半肝内,影像学显示无瘤侧胆代偿性增大明显,达全肝的50%以上;如肿瘤分散,可分别作局限性切除。②左半肝或右半肝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边界较清楚,第一、二肝门未受侵犯,影像学显示无瘤侧肝代偿性增大明显,达全肝组织的50%以上。 ③位于肝中央区(肝中叶,或Ⅳ、V、Ⅷ段)的大或巨大肝癌,无瘤肝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全肝的50%以上。④I段大肝癌或巨大肝癌。⑤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如原发肝肿瘤可切除,应作肿瘤切除, 同时进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淋巴结难以清扫者,术后可进行放射治疗。⑥周围脏器(结肠、胃 、膈肌或右肾上腺等)受侵犯,如原发肿痛可切除,应连同受侵犯脏器并切除;远处脏器单发转移性肿瘤(如单发肺转移),可同时切除原发癌和转移癌。

肝癌合并胆管癌栓、门静脉癌栓和(或)腔静脉癌栓时,如癌栓形成时间不长,病人一般情况允许,原发肿瘤可切除,应施行肝切除和癌栓取出术。

伴有中、重度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的小肝癌病人,应同时做肝、脾切除和断流术。

2、肝移植 由于同时切除肿瘤和硬化的肝,因此可以获得较好的长期治疗效果。鉴于供肝匮乏和治疗费用昂贵,原则上选择肝功能C级的小肝癌病例行肝移植。国际上大多按照米兰标准选择肝癌病人行肝移植(米兰标准:单个肿瘤<5cm;2个或3个肿瘤,直径均<3cm,无血管侵犯或肝外转移)。

3、肿瘤消融 通常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行微波、射频、冷冻、无水酒精(PEI)注射等消融治疗,适应证是不宜手术的原发肝细胞癌,或术后复发、转移性肝癌,其优点是简便、创伤小,有些病人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些方法也可用于术中。

4、经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区域化疗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癌或作为肝癌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常用药物为氟尿嘧啶、卡铂、表阿霉素等;常用栓塞剂为碘化油。有些不适应一期手术切除的大或巨大肝癌,经此方法治疗后肿物缩小,部分病人可获得手术切除机会。

5、其他治疗方法 体内或体外放射,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如索拉菲尼)和中药(如槐耳颗粒)治疗等。

复发性肝癌的治疗:随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手术技术改进,肝癌手术切除率已大大提高,手术死亡率降到3%以下,总体疗效显著提高。然而,肝癌即使获得根治性切除,5年内仍有60% ~70%的病人出现转移复发,故病人手术后应坚持随诊,定期行超声检查及检测AFP,早期发现转移复发,及时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TACE、微波、射频、冷冻和无水乙醇注射等;如一般情况良好、肝功能正常,病灶局限,也可行再次手术切除。有资料表明,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3.2%。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如出血量不大,全身情况较好,可以急诊做TAE或TACE治疗;如技术条件具备,也可行急诊肝切除术。如肿瘤巨大或范围广,出血多,术中无法控制,可以只作纱布填塞止血,尽快结束手术,待病人情况稳定后再做进一步治疗。

二、肝内胆管癌

图片

肝内胆管癌(ICC)多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多为腺癌。在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中约占10%。同时起源于肝内胆管和肝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混合型癌,该型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ICC与HCV感染、HIV感染、肝硬化和糖尿病相关。

ICC的临床表现与HCC相似,最常见的症状是右上腹疼痛和体重减轻,大约25%的病人出现黄疸。ICC病人的AFP水平正常,某些病例CEA或CA19-9的水平可以升高。ICC在CT和MRI上表现为局灶性肝肿块,肿块周围的胆管可能扩张,增强扫描的典型表现是肿块有周边或中心强化。本病往往沿胆道浸润生长,确诊时可能已发生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

治疗ICC的有效方法是肝切除,手术后3年生存率为16% ~61%,5 年生存率为24% ~44%。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和切缘阳性。放疗和化疗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有限。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20-11-06 22:00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浏览 : 631 回复 : 0
  • 投票
  • 收藏 2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新冠疫苗十问十答,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