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人镇痛镇静指南,要求我们对镇痛镇静患者每日唤醒评估,那么问题来了,停药多久才评估?有没有确切的答案?还是我们根据病人个体,看看醒了就评估,等了半小时没醒的用力把他弄醒看看?下面图片中展示的是我们常用的药物,好像也不能根据半衰期去制定,因为半衰期都很长。所在这里请大家讨论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丁香园版主
疼痛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已被列为第五个生命体征 。
Barr J 等认为疼痛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会使患者机体损伤。
目前临床上缺乏准确客观地来评估疼痛的量具,使医务人员无法衡量患者疼痛的自我感觉,导致对患者疼痛评估的不足 。
机械通气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疼痛评分,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往往是我们评估的金标准。
清醒患者使用长海痛尺评估法,是目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疼痛评估量表 ,容易被患者接受,准确率也高。
而疼痛行为量表(behavioral pain scale,BPS) 则用于昏迷、机械通气患者疼痛的评估,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
此两种方法为镇痛的有效评估工具。
*************
2013 年美国重症学会提出 RASS(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 和 Riker 镇静、躁动(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评分是评估镇静效度和深度最有效和可信的量表工具。
当 ICU 机械通气患者需要镇静治疗时,便可以采取 Riker 镇静、躁动评分(SAS)。
此评分系统能有效降低躁动及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判断患者神志,评估镇静药物对患者脑组织细胞的损害程度,尽早实施干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RASS 评分法是相对简单快速的评估工具,护士操作方便,也可连续监测 。
研究发现 Ramsay 评分法指导镇痛镇静的同时,降低了非计划拔管率,延长了中心静脉置管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