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尤文肉瘤影像表现及诊断

医师 · 发布于 2020-08-10 · IP 上海上海
3498 浏览
icon华夏览雄 达人已点赞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10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尤文肉瘤/Ewing肉瘤

定义:

    又称尤文氏瘤、骨内皮细胞瘤、圆形细胞肉瘤、骨髓网织肉瘤

   是一种原发于骨的小圆细胞的肉瘤,占骨肿瘤的10%,过去曾认为来源于形成血管的组织,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是原发于骨髓未成熟的网织细胞肉或间叶细胞。

病理:

   切面上多呈灰白或灰红色,鱼肉样,常出血坏死。

   镜下:来自骨髓未成熟网状细胞,由紧密拥挤在一起的小细胞构成,核呈圆形,但无清楚的胞浆界线,部分肿瘤外围常见有纤维性假包膜。

临床表现:

  •   10~25岁好发,90%上见于30岁以下。
  •   局部疼痛性肿块和全身性症状,局部肿胀、红、热,全身如发热、不适、体重减轻、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这一系列症状可致误诊为骨髓炎。
  •   好发部位:长骨的骨干(主要是股骨、胫骨和肱骨)、肋骨和扁平骨(如肩胛骨、骨盆)是好发部位,骨骺部位少见。
  •   恶性程度高,转移早且广泛。
  •   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
  •   特例:骨外尤文肉瘤


影像学表现:

X线和CT:

  •    病变周围有大的软组织肿块。
  •    病灶边界不清楚,呈筛孔状或虫噬状破坏,但无大的骨块缺损,无膨胀性改变

   骨质破坏区蔓延范围广。

  •    有层状骨膜新生骨形成,呈洋葱皮样,有间断性,Codman三角。
  • 病变区见针状新生骨形成,长短不一,纤细,有特征性,属于肿瘤的间质成骨,与骨膜无直接关系。
  •    骨内的致密性硬化,大理石样改变,髓腔及骨皮质不能分辨(少见)。

特殊:膨胀性骨质破坏,形成菲薄的骨壳

  MRI:

  确定骨内外侵及的范围,尤其骨骺板。

  T1低到中等信号;T2高信号,细胞成分少的区域和坏死区信号强度更低。

增强后强化仅发生在细胞构成区,可以区别肿瘤与瘤周水肿。

img


img


img


鉴别诊断:

    ⑴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本病发病急,多伴有高热,疼痛较尤文肉瘤剧烈,化脓时常伴有跳痛,夜间痛并不加重,有些病例伴有胸部其他部位感染。早期的X线片上受累骨改变多不明显,以后于髓腔松质骨中出现斑点状稀疏破坏。在骨破坏的同时很快出现骨质增生,多有死骨出现;穿刺检查,在骨髓炎的早期即可有血性液体或脓性液体吸出,细菌培养阳性,而尤文肉瘤则否。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骨髓炎对抗炎治疗有明显效果,尤文肉瘤对放疗极敏感。

    ⑵骨原发性网织细胞肉瘤:多发生于30~40见闻 ,病程长,全身情况尚好,临床症状不重,X线表现为不规则的溶骨性破坏,有时呈溶冰状,无骨膜反应。病理检查,胞核多不规则,具有多形性,网织纤维比较丰富,包绕着瘤细胞。组织化学检查,包浆内无糖原。

    ⑶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60%来源于腹膜后,25%来源于纵隔,常无明显原发病症状,转移处有疼痛、肿胀,多合并病理性骨折,尿液检查儿茶酚胺升高。X线片上常很难鉴别;病理上成神经细胞瘤的细胞呈梨形,形成真性菊花样;电镜下瘤细胞内有分泌颗粒。

    ⑷骨肉瘤:临床表现发热较轻微,主要为疼痛,夜间重,肿瘤穿破皮质骨进入软组织,形成的肿块多偏于骨的一旁,内有骨化影,骨反应的大小、形态常不一致,常见Codman三角及放射状骨针改变。病理上瘤细胞不呈假菊花样排列。

注:文章内容为转载,旨在分享医学影像知识,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44 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