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飘洋过海

关注今日:0 | 主题:198545
论坛首页  >  飘洋过海   >  国外生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海外学途的些许体会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晨1989
晨1989
内科
常驻站友

  • 2
    积分
  • 332
    得票
  • 2665
    丁当
  • +1 积分
  • 1楼

来德国学习也已3年有余,有感于对期间身边陆续飘至的那些求学者的见闻,撰此小文分享一些个人感想体会,不奢求能激起些许涟漪。

1.英语,交流

常觉中国学生被人诟病之一就是英语水平差,不善交流。绝大部分中国人英文不好——尤其听说能力——也是跟自身语言体系、教育结构和人文环境相关;不善和外国人交流,一方面是语言的障碍,最主要的还是归因于自己不愿脱离舒适圈的、不积极主动的羊群心态。

1.1. 英语学习

英语学习是有技巧经验,但绝无捷径。这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驾驭的语言!基于英语的国际性和普遍性,以及互联网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网上早已存在很多优质的免费的英语学习资源。比如,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上就有丰富的开源的英语教学性的,时事新闻类的,娱乐脱口秀式的频道。BBC Learning English (https://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上也有海量地道的学习资料,或也可以听听TED talk (https://www.ted.com/)。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主动学习英语,而非得是通过传统的学校式授课教学,或钟情于一些新兴的打卡类英语软件。多点脚踏实地,少点花样套路。对于决心去海外求学的人,首先扪心自问本人的英语水平,是否能够应付日常的基本交流,是否有觉悟能够应付后续的学位答辩。这不单单是保障自己海外学习顺利进展的基石,也是提升中国学生整体形象的途径。当身处于外语环境时,更要珍惜去主动学习。至于英语读写能力,可以通过对英文新闻或杂志的泛读和精读来提升,如BBC新闻 (https://www.bbc.com/news),英国卫报(https://www.theguardian.com/international) 等。据施一公自己介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212-349932.html),他就是通过学习华盛顿邮报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 来提高英语写作的。其他的优质资源,比如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 和时代杂志TIME (https://time.com/)也是强烈推荐的。

不同于日常式的英语交流和使用,对于去读国外MD,PhD的学生来说,科研写作是尤其需要迈过的一大坎。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母语人士不见得就写得一手好文。试想,我们从小学习语文写作,有几个人能自信地说自己能写好命题作文,更不用提文采斐然,妙笔生花了。而有别于普通文学类写作,科研写作是有格式套路,讲究言简意赅简单明了,这也大大减低了其难度。通常,学习文献是直截了当的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好杂志里的就都是好文章,就都值得去模仿学习。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科研写作原则和要求后才能明辨好坏,这里就衷心推荐斯坦福大学科研写作的免费公开课 (https://online.stanford.edu/courses/som-y0010-writing-sciences)。尤其是授课老师Dr. Kristin Sainani在其中介绍的2本书——《THE ELEMENTS OF STYLE - William Strunk》和《Essentials of Writing Biomedical Research Papers - Mimi Zeiger》。既然要揽瓷器活,自己就先得有金刚钻,也就更不需要寄希望于那些所谓的润色公司。

1.2. 主动交流

即使语言交流无障碍,中国学生整体还是给别人留下了“打酱油”的形象。典型的表现是往往“躲”在组会的一角落,不参与讨论,不发表意见,不提问疑惑,诠释了“沉默是金”的中国智慧和“置身事外”的处事原则。不要成为一味地执行别人指令运转的“科研机器”!科研中最需要培养的是“批判性思维”和个人见解。况且,相比较国内“人情味”甚重的文化环境,国外更鼓励不同的意见、激烈的讨论和“小白”的问题。越是主动思考,积极交流,付诸实践,真诚待人,越是会受周围人的好感和接纳。其实,外国学生也不见得有多主动性(至少我在德国有这样的感受),他们大部分按部就班,严格遵照流程而不会去思考和改进,这可算优点亦是缺点。不过我们既然飘洋过海不远千里来异国他乡求学,就更应该让自己充分地融入到学术氛围里,师夷长技,取精去粕。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刻意跟老外打成一片,但是在科研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时候没听清楚或明白教授或同事的意思,也应该当即让他们重复到明白为止,最忌担心丢脸而不懂装懂,以至于最后做的事情牛头不对马嘴或囫囵吞枣。中国人的面子文化无益于自身的反省和提高。

2.入乡随俗

中国素来有“察言观色”“顺应形势”的古训和“遵纪守法”“顾全大局”的品德。可奈淮北枳栽于淮南也难成橘。海外不鲜见一些熟视无睹当地规章制度而我行我素,耍小聪明贪小便宜捞获小利而不顾形象的魑魅魍魉。每每在异乡看到那些特意用熟悉的中文大写的通告提示我们要注意或遵守神马神马时,不知有多少同胞能顿觉脸颊炙热,羞愧难堪。在国内新冠肺炎爆发之际,在海外因戴口罩而鹤立鸡群般格格不入以致招来厌恶反感或拳脚相向的那些国人又是否想过“入乡随俗”。换位思考,在中国强制外出戴口罩规定下,面对那些坚决不戴口罩的异类“老外”,我们又会做一番怎样的另眼相看。以至于后来外国要求戴口罩的时机成熟和规定到来时,之前那种杀身成仁的“壮举”又是否换来了“平反”和赞扬,不得而知。在《权利的游戏》中,守夜人总司令莫尔蒙率队伍寄在卡斯特堡垒篱下时,说的“Your roof, your rules”是否令人若有所思。

3.留学的意义

3.1. 修身养性

有人图海外学历,谋职称履历,求文章课题,亦有人单纯地想见识下“远方的田野”——人各有志,无可厚非。远离了国内的事务缠身,喧嚣浮躁,在短暂的静好岁月里应该重拾初心,修身养性,提升阅历。大费时光地走马观花打卡式的观光旅游,不仅不能真正增加人生见识,而且本末倒置。功利熏心无所不用其极地去捞科研产出更是不可取。脚踏实地,顺其自然!为何不在这难得安静无杂人打搅的时光里多阅读书籍呢?!读读医学史类的如《荒诞医学史》,从过去的那些新奇荒诞的疗法中窥见现代医学一路发展的轨迹;读读地球的历史如《地球编年史》,半神话半纪实让人不可思议大开眼界;读读美剧、电视剧或电影改编自的那些原著如《冰与火之歌》、金庸武侠,甚至我们的四大名著又可曾读过;读读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书籍,拓展知识,提炼观点,也能受益匪浅。在德国的同学也许同样注意到大街小巷立着的公共书柜,人们可以随意拿走喜欢的或放入自己闲置的书籍,可见德国人对读书的态度。深刻记得《海奥华预言》这本奇书里说过“人类过度追求物质发展,而没有灵性的提升,终将走向末路”。在此推荐在Library Genesis (http://gen.lib.rus.ec/) 里面可以下载到近乎所有的外文电子版书籍及可能一些的中文图书。

3.2. 听见不同

圈养家禽难再飞。那些翻过“柏林墙”的更要学会开眼看世界,聆听不同的声音。墙外有很多声音,温柔的,体恤的,同情的,粗野的,批评的,嘲笑的……世界也许本来就充斥着这些,而不是墙内人听得被过滤剩的单种谐音。即使同一种乐器,墙内外两边有时也经常演绎出截然不同的音调,高调,低调,正调,反调,让人迷惑不知哪边在混淆视听。听见不同,也权且接受那些“不和谐”的声音,这些声音既可是空穴来风的根据,也可是断章取义的臆断。对于永远看不到真实曲谱的我们来说,何必遭这些执念绑架。若心中自有“以人为本”的秤杆,广大普通的听众如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自由平等幸福安康”,那执着于飘渺的是是非非又有什么意义。有待一天,世界的这些声音终将汇聚成一首地球之歌。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20-05-25 04:16 浏览 : 3836 回复 : 4
  • 投票 16
  • 收藏 23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快问快答:为什么哮喘控制维持至少3个月才可考虑降级治疗
梁静
梁静
心血管内科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136
    得票
  • 377
    丁当
  • 2楼

楼主见解深刻,学习了!

2020-05-28 18:32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轮椅小仙女”疑因无障碍通道坡度过大摔伤去世:曾爬上世界屋脊,却倒在人行道
一江春水666
一江春水666
科室保密
铁杆站友

  • 40
    积分
  • 2438
    得票
  • 705
    丁当
  • 3楼

你说的很对。就是有一点我也是出国以后才发现,国内的墙太厉害了。youtube,bbc等很多网站,其实有很多英语学习资料,太遗憾了,国内看不到。

还有专业培训的视频,也是。比如R语言,Pathon等教程的视频,国内屏蔽了打不开。太可惜了。

2020-05-31 07:44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灵魂拷问:胸闷与呼吸困难有何区别?
YoungSing
YoungSing
儿科
常驻站友

  • 1
    积分
  • 1363
    得票
  • 533
    丁当
  • 4楼
了解了
2020-06-16 18:47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灵魂拷问:胸闷与呼吸困难有何区别?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