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分析技术

关注今日:3 | 主题:335292
论坛首页  >  分析技术讨论版   >  杂质研究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从“双黄连治疗新冠病毒”联想到杂质临床毒性】推荐阅读“知识分子公众号”文章……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谢沐风
谢沐风
未知
铁杆站友

  • 125
    积分
  • 3751
    得票
  • 4483
    丁当
  • 1楼

    “双黄连治疗新冠病毒”可能是本次疫情中学术圈最大话题。虽已过去一个月,但仍不时被人拿来调侃。前天,业界著名人士小妖还发表“国际爆发新冠?双黄连们,驰援国际吧!”一文揶揄。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83063971&ver=2190&signature=*sK4Okb7X70fJALDOJMZUwiVrw3SKG8ynMI0GjyjMr-8MuyGeQFd2P7tbT46tP7T4MVPjIYzOG72cSgwZmQ3RnKzEyewIu7YSiej1tA2ymU3hQp4ZxMatjbBZbFM92x7&new=1


    在大量的抨击文章中,本人觉得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发表的这篇文章 —— 半夜药叫:双黄连“治疗”新冠病毒?当事院士试图澄清,写得最为专业与理性。( https://mp.weixin.qq.com/s?subscene=23&__biz=MzIyNDA2NTI4Mg==&mid=2655441473&idx=1&sn=1a8b4236030aa8b937f12dc607508e6c&chksm=f3a6d02cc4d1593af2255d8e622067d7ef9ee0ea83cdd3c4048f9f9e88f9f9034289c6a34f6c&scene=7&key=7b8470966c03e31333420516db9f538ab7a6e727d86b1cf4e5a0801c3e20415086ee55c313d784bd7c42b49a3ce0ccd364edc9a924bc5eba161f17a1d79a7d31ffdaab6a80c796025145e408fb0d2c47&ascene=0&uin=NTcxMzgxNDE3&devicetype=Windows+XP&version=62080079&lang=zh_CN&exportkey=AT1ZSv1pcVEfR811niTMUGg%3D&pass_ticket=vm%2BaSw90NGWTB5Z7XUlzPGZEOMENVCBh9KNhezZQEkTs77b%2BU7mYYTBB7PHzcMIs  )

    前几天的刷屏文章《尴尬:200多项新冠临床试验,终将一地鸡毛》也出自该公众号和该位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A2NTI4Mg==&mid=2655441783&idx=1&sn=172397b47c9be77bee832f7cb92dd0cc&scene=0#wechat_redirect )

    众人的嘲讽主要集中于“一个国家级学术机构,仅以体外细胞试验就说有效?甚至还通知了央视官媒,导致大量民众出门竞相抢购,甚至个别群众不幸被感染”。由此本人想到:

    ● 所谓杂质毒性,最多就是做个体外斑马鱼细胞试验得出“有毒”结论。两者不是同出一辙、异曲同工么?

    ● 就算体外动物试验(通常是大小鼠)验证某结构式具有基因毒性,就推导对人体也有毒?随后大张旗鼓、全民皆兵似地去研究?

    ● 大鼠的代谢能力与人类能相提并论吗?

    等一系列思考,才是本人质疑抠杂质必要性的专业依据。

    之前发帖“海正药业杂质研究已达登峰造极、叹为观止程度”( http://pharmaceutics.dxy.cn/bbs/topic/42843243  ),未曾想数天就有6000多点击量,可见引发众多同仁共鸣与心声。

    迄今业界已花费几百亿抠杂质,无非换来早成潜规则的“未检出”三字,还要再花几百亿吗?

谢沐风随笔  2020-03-01





  • 半夜药叫:双黄连“治疗”新冠病毒?当事院士试图澄清.pdf(5199.19k)

  • 尴尬:200多项新冠临床试验,终将“一地鸡毛” ?.pdf(3465.78k)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20-03-01 20:06 浏览 : 6698 回复 : 1
  • 投票 4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xiemufeng 编辑于 2020-03-06 20:08
  • • 《急诊每日一题》五羟色胺综合症治疗方法2021年1月16日
youzhen1983
youzhen1983
常驻站友

  • 3
    积分
  • 69
    得票
  • 48
    丁当
  • 2楼

每次发补不是原料药就是制剂的杂质,总之杂质是目前难以避免的一道坎,换个角度看,确实是对制剂研究,尤其是制剂工程这方面了解的太少,一个药是制剂过程的结晶,但是这个制剂过程需要一线的工作经验才可以,希望能够多关注。

2020-03-06 18:11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死亡患者危重讨论怎么写?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