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听力正常,孩子却是耳聋
父母听力正常,孩子却是耳聋。
台州晚报,2020-01-11(07版)。
读后感 :
本文报告1例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下滑严重,调查发现“迟发性遗传性耳聋”。家属系列检查基因发现,40人有17人耳聋。
由此,使我又回忆起2006年本地一妇保医院医生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剂”引发一起严重医患纠纷案例,促使本人对耳聋的持续10年多的安全用药知识跟进学习研究,了解到更多的遗传性耳聋知识。
但老百姓对科学的认知水平,远远跟不上专业人士的学术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是医患纠纷频发的基础原因。
加强公众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是一迫切需求的人文医学普及工作。
案例基本回顾: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说明书上有一语:本品能透过胎盘,孕妇禁用。孕妇和医生纠纷冲突。产下婴儿发现耳聋,纠纷升级,上报纸,上电视,人大代表提案。
涉及纠纷妇产专家不断求助于我,促使此案波及全国范围讨论。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头颈项科主任—韩东一教授,专题解答,提出基因检测等6条意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提供美国新出版的2005版《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英文版原文评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没有引起耳聋不良反应报告。
二文合作,提供了本案的耳聋不是医方的责任。
这是国内首例医方不担医疗责任的纠纷案例。
2020-01-14,早上记录收载。辛老师
最后编辑于 2020-01-14 · 浏览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