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危重急救

关注今日:80 | 主题:720417
论坛首页  >  急救与危重病讨论版   >  急诊/普内专栏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吃头孢后喝酒的双硫仑反应是中国医学界炮制出来的伪科学?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安第斯杰克
安第斯杰克
常驻站友

  • 7
    积分
  • 5757
    得票
  • 1796
    丁当
  • +10 丁当
  • 1楼

今天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文章中的意思说是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还动辄死人,是由中国医学界炮制出来,被社会舆论不断发酵的伪医学现象。

主要论据是说国际医学上相关的研究虽然有,但都含含糊糊没有什么过硬的结论,制药企业和药监部门也没有针对这种现象做出将药品撤回或者加黑框警告,


总而言之,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使用头孢后喝酒出现双硫仑反应是伪科学,


这个观点倒是很有意思,你们觉得呢?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以下为原文:(转载自其他平台,忘了是从哪里看到的了)


————原文分割线——————

有些人喝酒后服用头孢没什么事,为什么? ?

不管是喝酒后服用头孢,还是服用头孢后喝酒,似乎除了一部分中国人外,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不会“有事”,包括同在东亚地区的日韩人。

头孢+酒的双硫仑样反应仅见于中国人?

不仅有关头孢+酒可以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科普充斥于中文网络,中文期刊中也有大量的这类临床报告。

比如,如果以“头孢菌素,双硫仑样反应”作为关键词在知网检索,可以检出209个结果:



如果以“双硫仑样反应”作为关键词检索,可以检出1107个结果:



相反,如果以“Disulfiram-like Reaction to a Cephalosporin ”(涉及头孢菌素的双硫仑样反应),或“cephalosporin - induced disulfiram-like reaction”(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在国际上主要的医学数据库检索,临床报告极少,除了来自中国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发表的包含一个78例的报告,似乎仅有2018年的一个儿科个例。





显而易见,头孢+酒的双硫仑样反应似乎仅见于中国人。

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的研究历史

当然,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这个事并非空穴来风,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头孢菌素的使用,的确出现了一些类似双硫仑样反应的不良反应报道。

1980年,国际医学界著名杂志美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篇报告,称发现24名健康男性连续静脉输注头孢哌酮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中,有几个人在出院2、3天内喝酒后几分钟出现面部潮红的类似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招募另外5名健康志愿者专门进行了输注头孢哌酮后喝酒的挑战试验,结果5人全部出现了轻重不同的类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最后称,由于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探索试验,还有更多问题留待后续设计更严谨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包含更多病例的临床研究来解决。

此后1980年代,国际医学杂志上出现了不少这类体外实验、动物实验报告。

其中,1987年发表在生物化学药理学上的一篇研究认为,含有N-甲基四唑硫醇基团的头孢菌素具有乙醛脱氢酶抑制作用,并对包括拉氧头孢、头孢曼唑、头孢甲唑、头孢烯酮、头孢甲肟、头孢哌酮、头孢替安、头孢噻啶等8种头孢烯类化合物的乙醛脱氢酶活性抑制作用与双硫仑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双硫仑对醛脱氢酶具有不可逆性灭活作用,而且只需要10-8M浓度的双硫仑就显示出显著醛脱氢酶活性的抑制。

不可逆性灭活意味着,该酶一旦被双硫仑“缠上”,就会被完全灭活,如果大剂量连续使用双硫仑,体内乙醛脱氢酶可以被完全灭活,直到15天后新的酶被制造出来。

头孢菌素对该酶活性的抑制是可逆性的,酶与头孢菌素解离后,还可以恢复活性。而且,头孢菌素对该酶的抑制作用于双硫仑差着4到5个数量级(万到10万倍)。以抑制作用最强的头孢哌酮来说,需要10-4M浓度才显示抑制作用。

动物实验显示,只有在大剂量静脉输入头孢菌素后很多时间内在服用酒精,才可能诱导类似双硫仑样反应的反应。

这也就是说,理论上讲,在人类,只有首先大剂量静脉输入像头孢哌酮这样的对乙醛脱氢酶活性抑制较强的头孢菌素才有可能诱导双硫仑样反应。

口服头孢,无论喝酒前和喝酒后,从理论上讲都不大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国际上没有头孢菌素诱导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报告

然而,在最初疑似临床报告后,国际上再没有头孢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报道出现。

包括1980年在JAMA上发表了短篇报道的作者,信誓旦旦的后续研究也泥牛入大海,没有后续报告。

显然,如果头孢菌素在人体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是真的,那么就是非常严重的毒副作用和与药物相互租用,医学界必然会进行大量研究。

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很多研究者对此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却都没有了下文,40年来见不到这类临床报告。

除了2014年中日友好医院的78例报道。



包括5例死亡的这78例报告,没有1例提供了血液乙醛浓度作为证据,甚至所有病例连乙醇血液浓度都没有。

也就是说,这篇报道所有病例得到诊断都是想当然。

如上所述,除了来自中国的,能见到的只有2018年的一个儿科个案。



这是一个体重26.6公斤的8岁男孩,患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需要使用皮质激素的中度持续性发作的哮喘,以及季节性和犬皮屑过敏性皮炎——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严重的“过敏体质”。

孩子因上感发烧入院,在口服了40 mg(1.5 mg / kg,13.3 mL)泼尼松龙酊剂(5%乙醇浓度的溶液)2.5小时后,开始静脉滴注头孢曲松,30分钟内输入了1克头孢曲松。在头孢曲松输注后30分钟,患儿出现了面部潮红,但没有观察像荨麻疹、皮肤瘙痒或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医生以过敏反应给静脉注射25毫克苯海拉明(抗过敏药)后,潮红症状迅速缓解。

很显然,这不过就是一个严重过敏体质的孩子发生的轻微的过敏反应,使用抗过敏药后迅速缓解也证明这一点,如果是双硫仑样反应抗过敏药根本没用。

但是,作者在没有提供血液乙醛浓度证据的情况下,楞说孩子发生了头孢曲松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

这个孩子口服13.3毫升5%酒精浓度的药液,相当于喝了13.3毫升的普通啤酒,其中酒精含量为0.532克。

26.6公斤体重的孩子,即使0.532克酒精瞬间全部进入血液并完全转化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完全没有活性,也绝对不会有产生可以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

这也就意味着,有史以来,国际医学界没有报道过1例被证据证明的真正的头菌素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病例。

制药企业和药监部门的反应

头孢菌素原研发企业在漫长的研发过程中没有发现诱导双硫仑样反应的毒副作用。

假设这种反应是真实的,而且国内说的那样,哪怕是口服用药都动辄可以致死,——“头孢加酒说走就走”——那么,一方面,国际上必然会有大量非常严谨的研究跟进。

另一方面,这种潜在致死性毒副作用一旦得到证实,哪怕即使只有1例有可靠证据证实的致死病例,制药企业和药监部门也会做出反应。

这种应对反应会有两种形式:

或者将该药物从市场上撤回;

或者要求在说明书顶部以黑框黑字形式作最高等级的安全警示。

事实上,这两种应对都不存在。

比如,国外一个商品名为“CEFOBID”的注射用头孢哌酮说明书中,仅在注意事项部分提到了双硫仑样反应:


“据报道,在CEFOBID给药后72小时内摄入酒精(啤酒,葡萄酒)可能出现以潮红、出汗、头痛和心动过速为特征的双硫仑样反应。使用CEFOBID后应警告患者不要摄入酒精饮料”。





而这些报道,显然是指1980年代前后最初的报告。

也就是说,无论制药企业还是药监部分,都没有拿这种在中国动辄可以致死的药物毒性反应当回事。

只有中国人吃头孢喝酒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有道理?

或有人说了,只有中国人吃头孢喝酒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这不无道理啊。

因为,中国人中有很大比例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变异,所编码的乙醛脱氢酶活性低或者几乎没有活性。这些人,只要喝酒,酒精转化成乙醛后难以分解,乙醛集聚在血液中等同于双硫仑样反应,甚至发生比双硫仑样反应更严重的反应。

这就是有些人喝酒上脸,甚至喝一点酒就全身通红,更严重的甚至心跳加快的原因。

这话没错。

事实上,喝一点酒就全身通红,更严重的甚至心跳加快这些反应的确也应该比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严重。

因为,如上所述,即使是头孢哌酮,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也很有限,甚至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这也是国际上没有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病例报道的原因。

而在酒后严重潮红的人,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原本很低,用不用抑制乙醛脱氢酶的头孢根本不会有什么不同。

打个比方,如果有人说,他打死了一条死狗,并以此来证明他善于打狗,岂不是天大的悖论?

而说有的中国人因为基因变异的关系更容易发生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就如同说打死死狗一样荒唐。

而且,同样位于东亚地区,人口中乙醛脱氢酶基因变异的比例与我国无异的日韩,也没有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报道。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还动辄死人,是由中国医学界炮制出来,被社会舆论不断发酵的伪医学现象。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20-01-10 15:42 浏览 : 149975 回复 : 311
  • 投票 206
  • 收藏 739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dxy_1latomn5 编辑于 2020-01-13 17:21
  • • 如果中了500万,你还会继续考博吗?
楼主 安第斯杰克
安第斯杰克
常驻站友

  • 7
    积分
  • 5757
    得票
  • 1796
    丁当
  • 35楼
爱岐医者

作者可以自己试一下吧

???(黑人问号脸)

2020-01-13 11:59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肛瘘术后恢复应该注意的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