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儿科

关注今日:2 | 主题:603832
论坛首页  >  儿科专业讨论版   >  儿科学专区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合理吗?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Dinxytz
Dinxytz
铁杆站友

  • 19
    积分
  • 627
    得票
  • 3565
    丁当
  • 1楼

《中华内科杂志》2018年第1期刊登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专家共识”)。“专家共识”特殊情况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中,简要介绍了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相关问题,其中介绍:“儿童急性哮喘发作前常有流涕、打喷嚏和咳嗽等先兆症状,在出现哮喘发作先兆症状时,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次,2次/d,连用7d, 可减少急性发作和急诊次数”。这里推荐在出现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症状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来预防急性发作。对此,提出以下疑问: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9-11-07 20:47 浏览 : 256 回复 : 3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dxy_w335qgq6 编辑于 2019-11-07 20:54
  • • 某龙头三甲被曝骗保3千万 医院回应不是有意为之
楼主 Dinxytz
Dinxytz
铁杆站友

  • 19
    积分
  • 627
    得票
  • 3565
    丁当
  • 2楼

 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需要每1-3个月对治疗方案进行1次审核,根据哮喘病情控制的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低剂量。如部分控制,可考虑升级或强化升级(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1]中,将应急缓解药物的使用作为评估儿童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的项目之一,哮喘急性发作时需要使用,无哮喘急性发作则不一定需要使用。正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出现流涕、打喷嚏和咳嗽等症状时,可以发生哮喘急性发作,但也可以不发生哮喘急性发作,特别是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患儿。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就选用布地奈雾化吸入,虽然有可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但也可能会对儿童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的评估产生影响。比如:一例正在接受ICS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在近4周内发生过1次流涕、打喷嚏和咳嗽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mg/次,2次/d,连用7d,未发生哮喘急性发作。本例患儿如果不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能会发生哮喘急性发作,需要使用应急缓解药物,根据儿童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是部分控制,需要升级治疗。但本例患儿由于使用了布地奈德,未发生哮喘急性发作,是良好控制,不需升级治疗。那么,这例患儿究竟是应该按良好控制处理?还是应该按部分控制处理?

      

2019-11-07 20:49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19年双上岸上海交大医学院(1科博、1专博,内科),一些感悟和心得与你交流分享
楼主 Dinxytz
Dinxytz
铁杆站友

  • 19
    积分
  • 627
    得票
  • 3565
    丁当
  • 3楼

          实际上,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在出现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时,才开始使用ICS,是否能有效减少急性发作?值得怀疑。

        从气道高反应性方面来看。哮喘患儿由于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所以在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时,可以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因此,只有在气道高反应性得到有效控制后,才不会发生哮喘急性发作。ICS是一类起效慢的药物,通常需要长期、规范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一般在用药1-2周后症状和肺功能有所改善,气道高反应性的改善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1]。也就是说,在连续、规律使用ICS的数月内,由于气道高反应性尚未得到改善,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时均可能诱发哮喘急性发作。ICS只使用7d,显然难以起到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

       



2019-11-07 20:5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的通知
楼主 Dinxytz
Dinxytz
铁杆站友

  • 19
    积分
  • 627
    得票
  • 3565
    丁当
  • 4楼

         从哮喘急性发作发生的时间方面来讲。哮喘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即速发超敏反应。哮喘急性发作通常在出现流涕、打喷嚏和咳嗽等哮喘发作先兆症状后不久就可能会发生。2015年修改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说明书中推荐用于治疗儿童哮喘的剂量是:起始剂量、严重哮喘期或减少口服糖皮质激素时的剂量,1次0.5~1mg,1天2次;说明书的药效学中介绍:“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后,对哮喘症状控制情况的改善出现于开始治疗后2~8天内,但在随后的4~6周仍没有达到该药的最大治疗收益”。这样一种起效慢的药物[2-3],在出现哮喘发作先兆症状时才开始雾化吸入,似乎为时已晚,难以起到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

        因此,哮喘患儿在出现流涕、打喷嚏和咳嗽等症状时,选用高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提法不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2]沈刚.新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10-411.

[3]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1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691-692.


2019-11-07 20:51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dxy_w335qgq6 编辑于 2019-11-07 20:55
  • • 「胃复安」使用 12h 后患者死亡,这些雷区你都避开了吗?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