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丨图解ESC CCS指南(1):从自然病程到诊断流程
指南丨图解ESC CCS指南(1):从自然病程到诊断流程
心血管时间
作者:梁绪
来源:心在线
在刚刚闭幕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9 年会上,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指南重磅公布。这篇指南是一次理念上的重大跨越,把一种临床表现更新为一种病理状态,强调根据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 CCS,CCS 是排除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所有冠心病临床情况。本文将以图解的形式,从 CCS 自然病程、人群、诊断和治疗几方面予以总结。
一. CSS 自然病程
CCS 自然病程见下图。指南强调疾病全程管理理念,将 CCS 的病程分为三个时期,即临床前期(亚临床阶段)、近期诊疗期(新确诊或 PCI 术后一年之内的患者)、长程诊疗期。CCS 时期,患者的疾病负担依然很重,长程诊疗期特别强调危险因素的控制、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以及存在大面积心肌缺血所带来的高风险。如果危险因素控制不足,可能再次发生 ACS。

图 1. CCS 病程。
二. CSS 人群
CCS 包括以下 6 类人群。
(1)疑似冠心病,伴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和/或胸闷;
(2)新发心衰或左室功能不全,可能为冠心病;
(3)ACS 或冠脉血运重建后<1 年,无症状或症状稳定;
(4)初诊或血运重建后>1 年;
(5)怀疑血管痉挛或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心绞痛;
(6)筛查时发现的无症状冠心病患者。

图 2. CCS 人群。
三. CSS 六步诊断法
指南建议 CCS 的诊断包括以下六大步骤。
第 1 步:评估症状和体征,确定可能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其他形式 ACS 的患者。
第 2 步:在没有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其他 ACS 的患者中,评估一般状况和生活质量。评估可能影响治疗决策的合并症,并考虑症状的其他可能原因。
第 3 步:评估左室功能。
第 4 步:估计冠脉狭窄可能性。
第 5 步:在上一步基础上,根据冠心病概率的高低决定检查项目。如果概率较高,就应接受心肌缺血检查;如果概率较低,就接受形态学如 CTA 方面的检查。如果排除冠心病,应该积极进行其他原因的检查。
第 6 步:确认冠脉狭窄后,确定患者的事件风险。根据以上检查和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血运重建和积极的药物治疗。CCS 指南尤其强调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建议贯穿疾病全程。

图 3 - 1. 六步诊断法。

图 3 - 2. 六步诊断法。
简言之,首先评估症状,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果是不稳定心肌缺血,按照 ACS 指南处理。其次要考虑合并症和生活质量,然后进行心电图、血生化、放射性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当心功能下降(LVEF<50%)时,按照心衰原则处理。
四. 选择有创或无创检查
对于疑似冠脉狭窄的有症状患者,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检查方法,即无创检查、冠脉 CT 或冠脉造影。
- 对于冠脉狭窄可能性低,能获取高质量图像、有意愿了解冠脉情况和没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首选冠脉 CT。
- 对于冠脉狭窄可能性高,有可能进行血管重建以及可能需要评价存活心肌的患者,应进行无创心肌缺血评估。
- 可能为严重冠脉狭窄、药物治疗无效、体力活动受限的典型心绞痛和运动试验提示高危、左室功能障碍者,建议行冠脉造影。

图 4. 有创和无创检查。
五. 验前概率(PTP)
指南给出了欧洲国家的验前概率,主要指标包括胸痛性质(典型心绞痛、非典型心绞痛、非心绞痛)、性别和年龄这三个指标。但考虑到我国国情与欧洲可能有很大不同,临床医生应更多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家族史、危险因素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图 5. 验前概率。
六. 评估冠心病的可能性
下图说明经检查后冠心病的可能性范围。红色表示经检查可纳入冠心病的可能性范围,绿色表示经检查后可排除冠心病的可能性范围。(A)参考标准是冠脉造影,(B)参考标准是血流储备分数。

图 6. 冠心病临床可能性范围。
封面图来源 | 站酷海洛 PLUS
来源
2019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Eur Heart J, 2019:00, 1 - 71.
编辑:刘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