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皮肤性病

关注今日:25 | 主题:533712
论坛首页  >  皮肤与性传播疾病讨论版   >  皮肤疾病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综述】黄褐斑最新系统综述(二)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解小宝
解小宝
铁杆站友

  • 31
    积分
  • 3792
    得票
  • 274
    丁当
  • 1楼


家族史也是黄褐斑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证实了该病遗传易感性的假设。有研究报道,55-64%的该病患者家族史阳性。目前还没有对相关基因进行全基因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基因包括色素、炎症、激素和血管反应。Fitzpatrick II和III皮肤(FST)型患者家族史阳性率低于深色皮肤型(IV-VI)患者。


激素在黄褐斑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如怀孕、口服避孕药和其他激素治疗患者发病率增加。面部外黄褐斑也与绝经期状态有关。受累和未受累邻近皮肤表皮和真皮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表皮中孕酮受体表达显著增加。真皮及血管周围的雌激素受体蛋白表达也增加,目前尚不知其意义。


5组织学


从历史上看,黄褐斑有三种组织学变体: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在表皮型中,表皮各层色素含量增加,尤其是基底层和上层。表皮黑素细胞普遍增大,树突突出,黑素体增多。虽然一项研究表明黑素细胞数量增加,但大多数研究报告显示表皮黑素细胞数量无变化。伍德灯下表皮色素沉着加强,这有助于区分表皮和真皮型黄褐斑。真皮型黄褐斑,浅表和深层真皮中可见黑素细胞。此外,在黑色素沉积增多区域,真皮中可见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皮肤表现还包括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和血管增生。混合性黄褐斑常表现为表皮和真皮亚型的组织学特征。


6临床评估和社会心理影响


鉴于临床表现的可变性,评估黄褐斑严重程度可能具有挑战性。已发布了一些经过验证的工具来评估黄褐斑所致的色素沉着异常的临床表现和社会心理影响。此外,这些标准化工具提高了评估临床试验中各种黄褐斑治疗效果的能力。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ASI)是一个有效的衡量面部色素沉着程度的量表。其是一个数值分数,计算位于前额、下巴、右侧和左侧颧骨脸颊的色素沉着和均匀性的面积加权分数。在消除了由于该度量的内部可靠性降低而导致的计算均质性后,创建了改进的mMASI (mMASI)。其现在与黄褐斑严重程度评分有关,这是一个综合了客观数据和患者主观评估的全球评分,现在被用于临床试验。


对于许多皮肤病患者来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工具已被用来衡量对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Balkrishnan和他的同事创建了Melasma生活质量量表(MELASQOL),这是一个经过验证的HRQoL修订版。该量表由10个问题组成,这些问题与生活质量和疾病对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的影响有关。其他可用于黄褐斑患者的心理测量量表有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SKINDEX-16。


7治疗


黄褐斑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口服治疗、手术治疗和联合治疗。这些疗法针对黄褐斑发病机制的各个方面,包括光损伤、炎症、血管分布和色素沉着(表1)。


表1黄褐斑治疗、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局部疗法


局部治疗,包括避光治疗,通常是黄褐斑一线疗法。最常用的治疗药物是那些通过黑素生成和黑素细胞增殖抑制黑色素生成的药物。同时,针对不同作用机制的各种局部疗法疗效优于单一疗法。


避光疗法


避免紫外线和可见光照射对防止黄褐斑爆发和恶化至关重要。在40-60例受试者参与的重复随机对照研究中,将广谱UVA和UVB过滤器与可见光阻断剂(如氧化铁)相结合,与单独广谱紫外过滤器相比,前者黄褐斑复发率有所降低。


氢醌


一直以来,黄褐斑治疗研究最多的局部药物为氢醌(HQ)。该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起作用,酪氨酸酶可阻止DOPA转化为黑色素。也有人认为,它还可直接导致黑素细胞破坏和黑素体降解。在一些研究中,采用4%HQ治疗黄褐斑患者色素沉着症显著改善。虽然非常有效,且剂量不同疗效存在差异,但一些患者使用可诱发刺激性皮炎,且长期使用可导致外源性褐黄病。


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可以通过非选择性抑制黑素生成来预防色素沉着,同时还可作为抗炎剂。当单药治疗时,皮质类固醇单药治疗并未优于脱色剂。尽管皮质类固醇具有独立抑制黑色素生成的能力,但目前的文献显示皮质类固醇未被证实在治疗黄褐斑方面具有长期疗效。此外,长期使用类固醇可能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痤疮、表皮萎缩、纹状体和色素沉着。


维A酸


外用维甲酸也可有效治疗黄褐斑,其作用机制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转化。1993年的一项小型前哨研究表明,0.1%维甲酸乳膏能显著降低黄褐斑色素沉着的客观比色测定值。另一项研究证实,0.1%维甲酸乳膏治疗黑人患者黄褐斑有效。


其他系统和局部药物治疗


另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4-正丁基间苯二酚,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试验,且可显著改善黄褐斑色素沉着。注意到的不良反应,包括红斑和瘙痒,具有自限性且极少;但缺乏该药物的长期疗效数据。氨甲环酸是赖氨酸和止血剂的合成形式,越来越多地用于局部,口服和注射治疗黄褐斑。研究表明,作为单一疗法时偶尔会出现消极作用,但与其他基于色素的疗法联合使用时,疗效会提高。然而,与口服剂型相比,氨甲环酸外用制剂效果有限,疗效也不高。外用氟他胺(一种抗雄激素药物)将其与4%HQ 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MASI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黑色素含量测定无显着性差异(P>0.05)。


天然外用化合物


近年来,人们研究了天然化合物对色素沉着的治疗作用。在一项27例受试者参与的小型研究中,证实烟酰胺可以减少色素沉着,抑制黑色素转移到角质形成细胞。抗坏血酸和曲酸都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并在一些小的研究中被证明可以减少色素沉着。理论上,抗坏血酸可减少活性氧种类,从而减少黄褐斑皮损处炎症。然而,这两种药物单药治疗时,在提高MASI评分方面都比HQ差。在开放标签研究中观察到另一种天然化合物壬二酸(AA),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来有效地改善色素沉着。该化合物来源于卵状糠秕孢子菌,也具有抗炎作用。不良反应并不常见,但可能出现灼热感和红斑。Bellis perennis是一种抑制黑色素合成的花类萃取物,与局部甘草和另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余甘子联合使用,通过花生四烯酸级联降低色素沉着和抑制炎症的效果与HQ 2%相似。其他局部使用的天然化合物,如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熊果苷和大豆,也被用于治疗黄褐斑,效果良好。

(来源:皮科周讯)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9-08-22 17:24 浏览 : 847 回复 : 0
  • 投票 2
  • 收藏 12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丁香晚间病例-女孩脾脏长满密密麻麻的虫卵,医生切开也惊了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