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关注今日:8 | 主题:261823
论坛首页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讨论版   >  耳与侧颅底外科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关于Beseld脓肿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土拨鼠先生
土拨鼠先生
消化内科
常驻站友

  • 7
    积分
  • 1097
    得票
  • 433
    丁当
  • 1楼
问题已关闭悬赏丁当:5

如题,请教各位耳鼻喉科的大神们,请问什么是Beseld脓肿?

小弟非耳鼻喉科专业,在刷题时遇到这样一题:

  •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有()

  • A 脑膜炎 B 迷路炎 C 脑脓肿 D 面瘫 E Beseld脓肿

  • 答案是AC

这没啥问题,关键是Beseld脓肿是个啥???小弟百度了好多也没有关于这个脓肿的解释,在园子里也没有搜到这个病,还望耳鼻喉科的大佬们不吝赐教!

小小叮当送上。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9-03-24 19:31 浏览 : 2609 回复 : 2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丁香热议——实习跟了一个女带教,每一天都是精神折磨
邪恶小红帽
邪恶小红帽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7
    得票
  • 63
    丁当
  • 2楼

颅外并发症分为颞骨内并发症和颞骨外并发症,颞骨外并发症有颈部脓肿,包括b脓肿和m脓肿。


2019-03-24 21:57 来自 iPhone/iPad客户端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中疾控报告:在京就诊鼠疫患者疑在家挖土时感染
cqmu__kfc
cqmu__kfc
耳鼻咽喉科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39
    得票
  • 266
    丁当
  • 3楼

1881年德国耳科学家Friedrich von Bezold(1824~1908,另有一种说法是1842~1908)最早介绍了一种耳源性 颅外并发症——颈部脓肿。后来,这种疾病以Bezold的名字命名,称为“贝佐尔德脓肿” (Bezold’s abscess)。在 Bezold的年代,中耳炎中大约50%发生乳突炎,其中20%的乳突炎患者发生骨膜下脓肿即贝佐尔德脓肿,到1959年 融合性乳突炎的发病率下降到0.4%。从1975~2000年,全世界的英语文献中报道贝佐尔德脓肿的仅有24例。随着 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等原因,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贝佐尔德脓肿已经非常罕见,许多年 轻的耳鼻咽喉科医师对这种疾病以及对Bezold这个人非常陌生,从回顾历史的角度我们有必要追踪一下Bezold的人 生轨迹及其对耳科学的贡献。 1842年Bezold出生于陶伯河上游罗滕堡,即今天德国的巴伐利亚(Rothenbu昭an der Tauber)。Bezold曾在德 国的许多地方学习医学,包括慕尼黑(Munich),维尔茨堡(wurzbu唱)和埃朗根(Erlangen),1866年毕业。最 初,Bezold是一位眼科医师,曾师从于著名的眼科先驱von Graefe,后来还在著名的病理学家Virchow的指导下学 习过病理学。1866年以后Bezold迁居到慕尼黑从事教学工作,导师是von Troltsch。在这里,他从事眼科学工作的 同时开始学习耳科学。von 1'roltsch对年轻的Bezold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致于Bezold在撰写的教科书中反复引用了 von Troltsch的学术观点。1878年贝佐尔德发表了关于融合性乳突炎导致脓肿的论文,详细描述了融合性乳突炎穿 破乳突的路径,并回顾了相关文献,综述了乳突传播到相邻区域的疾病过程。3年后贝佐尔德发表了另1篇论文描 述了乳突炎症,经过数周至数月发展成“恰在乳突尖下,肌肉附着处的肿胀和压痛。这一肿胀很快沿肌肉扩展, 然后向上至上颌后窝,向下沿颈部大血管扩张且硬如木板”。Bez01d的解释是在乳突内面,乳突气房通常较大、 壁薄,有时气房壁缺损,因此在急性中耳炎时容易造成乳突气房壁穿破,并形成脓肿。在这篇文章中,贝佐尔德 正确地描述了从乳突,经二腹肌沟至颈部的通路。贝佐尔德是通过实验研究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方法是在通过 乳突到达二腹肌沟的部位钻一个孔,然后强力注射带颜色的明胶,观察明胶是如何进入颈部的。贝佐尔德推荐根 据此研究治疗该疾病: “通过乳突气房穿通二腹肌沟,进入乳突下部气房,扩大开口,进入乳突切迹(incisura mastoidea)。”随后,贝佐尔德介绍了1例按这种方法治疗14天即痊愈的病例。在现代的耳科学教科书中对颈部贝 佐尔德脓肿是这样描述的:乳突尖部气房发育良好时,乳突尖内侧的骨壁一般比较薄。若乳突蓄脓,脓液可以穿 破乳突尖部骨壁,流入胸锁乳突肌内面,在颈侧形成脓肿,称为“贝佐尔德脓肿”,也称为“耳源性二腹肌下脓 肿”。临床表现为同侧颈部疼痛,运动受限,颈部(相当于乳突尖至下颌角处)肿胀,压痛明显。若穿刺抽出脓 液,可以明确诊断。感染向下蔓延,可以引起纵隔炎或纵隔脓肿。贝佐尔德脓肿常见于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 贝佐尔德发现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感染原因。除“贝佐尔德脓肿”之外,Bezold还在以下方面有所建树。①聋人 教育:Bezold在没有电测听计的条件下,证实了聋人的残余听力,为听力损害患者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Bezold的检查方法揭示,在聋哑学校中大约1/3的聋哑人有足够的残余听力,如果辅以唇读有可能发展言语和语言 能力。②临床研究:在Bez01d编写的教科书中提到在1879年他的工作主要是针对经常遇到的Shrapnell膜(鼓膜松 弛部)穿孔的研究,这种病变以前无人关注。通过他的研究能够对这种病变的病因、发病率和病理生理学得出明 确的结论。Bezold认为外耳道表皮通过鼓膜穿孔向鼓室内生长可以导致胆脂瘤的形成。③临床治疗:在1篇关于中 耳化脓的抗菌治疗的论文中,Bezold报道了应用硼酸(当时称为瑞典药物)成功的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经验。在 Bezold介绍向耳内吹入硼酸粉之前,对中耳化脓的治疗只针对有恶臭的患者,滴用的药物主要是腐蚀性溶液,如 氢氧化钾(potash)和石炭酸(carbolic acid)。 Bez01d生前曾担任慕尼黑大学耳科学教授,并编写了一部教科书《为内科医生和学生阅读的耳科学教科书》。 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赶在Bezold去世之前出版。1908年Bez01d去世,终年66岁或84岁,因为笔者无法证实Bezold 是出生于1824年还是1842年,两者之中一定有一个是笔误,这是学术研究不严谨的结果。

2019-06-17 17:18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2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丁香热议——谈恋爱遇见住院总:短信不回,电话不接,还以为ta出轨了!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