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内分泌

关注今日:0 | 主题:289090
论坛首页  >  内分泌与代谢病讨论版   >  进展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翻译】lancet中英文The metabolic syndrome全文 [精华]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knewman
knewman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140
    积分
  • 153
    得票
  • 470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5年零221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The metabolic syndrome
Lancet. 2005 Apr 16-22;365(9468):1415-28. Related Articles, Links
The metabolic syndrome.
Eckel RH, Grundy SM, Zimmet PZ.
全文如下:
http://www.dxy.cn/bbs/thread/3885543
或
http://www.dxy.cn/bbs/user/download/3885566/sdarticle.pdf

因文章较长,分为三部分。
part 1:开头--------------1418页cardiovascular diaease.janemax已完成
part 2:1418页mechanisms -------------------1421页 belotus 未完成,zhpzhpzhpzhp已完成
part 3:1422页--------------------------1425页from the lancet.liyingbang已完成

一般以1000字/分为加分原则。
有意者PM我领取(说明第几部分),以免其他战友重复劳动。
战友领取后需在两周内交稿,特殊情况需说明。

代谢综合征
第一部分
janemax译 knewmans 校:I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由日益增长的肥胖发病率所导致。这种代谢紊乱可由多种方法来定义,但在不久的将来,将有一种新的定义方法适用于全世界。其病理改变看似对伴有相应过多脂肪酸流量的胰岛素抵抗(IR)有促进作用,一种前炎症状态可能与之有关。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增高呼唤在治疗上对高危人群给予注意,基本方法是减低体重,增加运动,而药物治疗对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可能是合适的。
MS的概念至少已经存在80年之久1,这种相互影响的代谢失衡和所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于1920年被瑞典内科医生Kylin首次描述为高血压病,高血糖,痛风2的一组疾病症候群;后来到1947年,Vague注意到上半身脂肪堆积(男性肥胖)作为肥胖表型多与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代谢异常有关3。
在过去的20年中,全世界的MS病人数目急剧升高,这种升高与全球肥胖及糖尿病的流行有关4。目前评估的不仅糖尿病而且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均可来自MS,故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阻止这种全球性的急剧流行4。MS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分病症而体现,可谓伪装的高手。
MS亦被称为X综合症,胰岛素抵抗综合症,死亡四重奏等。这些相互影响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血糖不耐受,或空腹血糖异常),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血脂障碍 和高血压病,均为有记载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这些紊乱更常见同时发生于同一个体而非预期的偶然发生。当集中在一起时,它们就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高有关。Lemieux和其同伴已提出腹型肥胖和被称为高甘油三酯腰型的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组分的重要性。尽管已经阐述了许多要点,这种综合症的原因依然不明了,下面就更多细节进行讨论。

MS的定义
当大家接受了MS概念的同时也在对其原因争论不休,直到1998年才有进展要制订一个世界公认的定义。作为试图达成概念上一致和为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提供工具的尝试,一个WHO咨询委员会提出了一套标准。后来,国际胆固醇教育程序的成人治疗模式III(NCEP:ATP-III)和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集团定义了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在重要的组分――糖耐量,肥胖,高血压病,高血脂――上达成一致,而在细节和标准方面分歧很大。(表1)
表1:找寻对策,挑选尺度
我们在PubMed上使用“代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炎症”“高血压病”“胰岛素分泌”“细胞因子”和“脂联素”字眼搜索
  
  

WHO定义和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集团定义在包括糖耐量异常或胰岛素抵抗为重要组分上意见一致13,15,然而,对NCEP:ATP-III概念14而言,这一点却不在其中,另外,被去掉的关于症候群组分标准的几点和组合它们以构成MS的方式在WHO和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集团的定义与NCEP:ATP-III概念之间是不同的。
WHO提议被认为是定义MS的首次尝试,其报告清楚地提出此概念可被修改以便得到新的关于其组分和它们的预测能力的信息。回顾性的看,很明显WHO定义更适于作为一种研究工具,而NCEP:ATP-III定义更适用于临床。临床医师偏好于使用简单的工具来评价病人和提高管理。众所周知NCEP:ATP-III定义操作起来更为简单,它仅要求一个快速血糖测定,而WHO定义要求口服糖耐量试验,而胰岛素抵抗的精确测定需要更复杂的试验(如正糖嵌夹技术等),这在流行病学或临床工作中是不实用的。稳态模型评价(HOMA)模型可作为另一替代方法16。
另一个关于定义的尝试来自美国内分泌联会17,它提出该症候群是胰岛素抵抗综合症。他们认为有4个因素可能是MS的“识别性异常”,即:TG升高,HDL减少,BP升高,空腹和负荷(75克)后血糖升高。肥胖不是其定义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有确定的证据证明中心性肥胖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1,14,那么省略肥胖这一点就很让人惊讶了。
鉴于目前使用的MS定义有多个版本,在不同国家之间比较MS的发病率和影响力就变得困难了。幸运的是,现在有机会提供更好的定量方法。2004年5月,国际糖尿病联盟召集了一群专家,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MS定义,并投入更多研究在MS中的重点领域。国际心肺血液学院(NHLBI)和美国心脏联合会也已经协同开展一个类似的程序。ATP-III研究者将对定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最终这些IDF,NHLBI-美国心脏联合会的共同努力将产生MS的新定义,可在全球范围内适用于临床实践。
IDF统计咨询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事实上判定肥胖依据在亚洲和其他人群中可能与西欧不一样。肥胖作为一些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胆石症,某些癌症等的危险因素,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很好的证明,然而,肥胖程度和这些危险性的增高的相关性在不同的人群中有所不同。WHO界定超重和肥胖同病的标准是异于亚洲人群的。这个问题在2004年被一个国际肥胖研究联合会所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和国家肥胖任务力量所支持的集团提出来,他们重定义了亚洲人群中BMI>23者为超重,>25者为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定义市是腰围女性>80cm,男性>90cm。
更近一些,一个包含WHO(日内瓦),国际肥胖研究会和国际肥胖任务力量代表人员的工作组重新强调了一个事实,即肥胖危险性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在多种肥胖证据和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联系之间又有人种的区别。他们解释说,BMI23-24范围的亚洲城市居民和BMI25-29.9之间的白人有着同样的罹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疾病的危险性。这一发现可能在出版新的IDF定义时被考虑在内。

发病率
尽管已尽量在MS定义上达成一致,把现已出版的不同人群发病率进行比较仍然是困难的。许多对发病率进行比较的研究使用的是不同的标准,也许其主要成果不过是越发肯定了对标准化全球定义的迫切需要。Cameron与其他人1已经出版了一本关于使用不同标准得出的发病率的详细的回顾的书。(图1)
第1部分提供了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这些研究在方法设计,对象选取,死亡时间,使用的MS精确定义,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不一样。由于NCEP:ATP-III的肥胖标准不全适用于亚洲人群20,第1部分给出的发病率为依据NCEP:ATP-III标准所得而非WHO标准。
尽管在这些研究在设计和其他方面不同,仍可以得出某些推论。例如,即使在包括相同年龄组的受试者的研究中,性别不同,患病率也有很大的波动。在那些包含不低于20-25年龄段人群的研究里,城市人群发病率男性波动于8%(印度)~24%(美国),女性波动于7%(法国)~43%(伊朗)。
种族对MS发病率有影响,其一趣例是美国的MS发病率的对比:非西班牙白人较墨西哥美国人为低,美国黑人较非西班牙白人和墨西哥美国人为低21。
一个非常一致的发现是,MS的发病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年龄依耐性的。这种模式在伊朗很明显,那里20~2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男女均在10%以下,至60~69年龄组就分别上升至38%和67%。类似的在法国人中,30~39年龄组的发病率为5.6%以下,至60~64年龄组就升高至17.5%。另外,美国人中MS的发病率(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局【NHANESIII】)在20~29岁年龄组是7%,在60~69年龄组及不低于70岁的人群中分别升至44%,42%。


  (图1)
直到最近,2型糖尿病和MS才被看作一种成人疾病。而随着年轻人肥胖发病率的增高,不论人种如何,明显的,疾病可以开始于不同的年龄段。2型糖尿病和MS在儿童期亦有迹可循23-26。然而,因为存在如何创立一个合适的MS定义问题,统计发病率就困难了。在美国,Weiss和其同伴26报告了MS发病率与肥胖严重程度是同时升高的,在重度肥胖青少年中达到50%。BMI每升高半个单位(优势比例达1.55)伴随的超重和肥胖人群中MS危险性的升高就如HOMA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每升高1个单位时一样(每附加1单位胰岛素抵抗的优势比例为1.12)。当校正了种族群和肥胖度的影响后,MS发病率明显随胰岛素抵抗增长而升高。随着肥胖的加重,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脂联素浓度降低。研究者们得出结论:MS在肥胖儿童及成人中发病率高,且随着肥胖的加重而升高。已经在这些青少年中检测出标志心血管输出损害危险性升高的生物标记。
在台湾一个针对3百万学生(6-18岁)24筛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胆固醇,BP较空腹血糖正常者为高,就算在这么年轻的阶段也已经开始出现MS了。类似的结论在中国香港的儿童中也有报告。最后,当从NHANESIII研究的12-19岁年龄组人群众得到的数据,用修改后的NCEP:ATP-III成人标准进行研究后,得出MS在成人中的发病率是4.2%27。

预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联系
MS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高均有关9,10,28,29。数个研究已建议使用MS来预测未来的糖尿病30,31。但既然空腹高血糖和糖耐量异常分别是NCEP:ATP-III和WHO定义的组分,得出这个结论是理所当然的。
在包括欧洲男性和女性32的DECODE研究中,非糖尿病者出现MS后不仅罹患心血管疾病32死亡率升高,各种原因死亡危险性均增高。当校正了年龄,血脂浓度和吸烟因素后,各种原因和心血管疾病损害在MS人群中的全部危害比例较那些非糖尿病 病人为:男1.44和2.26,女1.38和2.78。
在另2个欧洲前瞻性研究中9,10,MS的出现预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损害的加剧。这个发现也不出乎意料。因为MS包含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这2个研究里,和Verona糖尿病并发症研究中一样23,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相对损害比例波动于2~5。另外,对10537例NHANESIII受试者应用ATP-III标准的结果是在MS并发MI和中风34的比例中有着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对新定义的急迫需要,确定在种群间使用新定义来预测是否具有差异也变得重要。基于这种观点,INTERHEART研究35的发现就格外重要了。这个研究着眼于来自世界各有居民的大洲52个国家的近30000例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推断,发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不论性别,年龄和地区,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腹型肥胖,社会精神因素,水果蔬菜和酒精的消耗量,规律体育运动等是MI的多数危险因素。这个结果建议全世界可采取原理相同的措施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在另一个研究中,糖尿病预测模型和Framingham危险评分被分别用于检查MS在预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相对价值36。起初在圣安东尼奥州心脏研究追踪1709例受试者达7.5年,其中有195例发展为2型糖尿病。在同样的时间间隔里,2570例中的156例经历了心血管疾病事件。使用ATP-III定义的MS对糖尿病预测的灵敏度为66%,假阳性率为28%,对心血管疾病预测的灵敏度和假阳性率分别为67%和34%。相似的假阳性率下2个预测模型有着更高的敏感度,而在相似的敏感度下,2个结果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MS。故此,在圣安东尼奥心脏研究中证实MS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力不及已有的预测模型。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5-07-26 20:57 浏览 : 3602 回复 : 11
  • 投票 1
  • 收藏 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knewmans 编辑于 2005-08-24 16:02
  •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张亚琴影像组学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楼主 knewman
knewman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140
    积分
  • 153
    得票
  • 470
    丁当
  • 10楼
[Hidden Post:0]

您无权限看这个帖子,您的积分需要大于 0 如何获得积分?
2005-09-18 23:34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城市的社区有多少钱啊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