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卫生法律人文

关注今日:0 | 主题:270038
论坛首页  >  卫生法律人文讨论版   >  普法学堂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看看外行的律师如何分析病例 [精华] [病例帖]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peaksnowing
peaksnowing
神经科
铁杆站友

  • 34
    积分
  • 17
    得票
  • 750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4年零192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欢迎广泛参与讨论。

1、 该院对病人的诊断导向是错误的;

⑴ 根据2003年11月10日的出院诊断中写到:

主要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极高危险组;

脑梗塞;(参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病案首页11行)

⑵ 根据2003年11月28日入院诊断

初步诊断:①高血压病Ⅳ级。极高危险组

②急性脑梗塞。(参考该院非手术科室住院志第八页12行)

⑶ 死亡诊断:虽然我们没有见到有关病人死亡前的病情记录,也没有见到死亡诊断,但是,从ICU的护理记录中,我们可以分析,病人的死亡诊断应该是:

① 复发性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双侧小脑半球、左侧枕叶及基底节区多发脑梗塞;双侧额顶叶白质区多发腔梗;)

② 缺血缺氧性脑病继发脑疝;

③ 呼吸循环衰竭

④ 多脏器功能衰竭;(因为我们没有该院的这方面材料,6、只好推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因此从前两个诊断看来,医院对该病人的诊断问题,虽然也带有“脑病”方面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将此作为第一诊断,因此我们认为,诊断导向是错误的;

2、 治疗的错误:

由于诊断导向的错误,或者轻一点说,没有重视对于脑卒中的认识,或者说,医生缺乏关于对脑病易复发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一系列有关知识,因此,在第一次发生脑栓塞入院时,没有得到溶栓彻底治疗的基础上,此次,同一个医生,同样,对此病仍然没有认识,又忽视了该病人脑病再发或加重的治疗;是导致该病人死亡悲剧的又一原因;

首先让我们温习前辈们关于脑梗死疾病方面的有关教导: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第四版)第八章第三节〈脑梗死〉中这样描述:

“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P130页第三行)

在【治疗】一节中写到:“急性期的治疗原则 ①超早期治疗;首先要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认识到脑卒中同样是一种急症,为获得最佳疗效应力争超早期溶栓治疗;②针对脑梗死后的缺血瀑布及再灌注损伤进行综合保护治疗;③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④整体化观念:脑部病变是整体的一部分,要考虑脑与心脏及其他器官功能的相互影响,如脑心综合症、多脏器衰竭等,重症病例要积极防治并发症,采取对症支持疗法,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⑤对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最终达到挽救生命、降低病残及预防复发的目的。”(神经病学136页5行)

在〈超早期溶栓治疗〉一节说道:“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原损伤。溶栓应在起病6小时内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

针对上述前辈们的教诲,让我们看看该医院的医生们是否符合治疗原则?

1、 病人在 2003年10月30日已经因为《脑梗塞》在该院由邓长金医师治疗;(参见住院病历首页10行)此次治疗的全部过程中,2、没有采取溶栓方法的彻底治疗的基础上,3、 此次,4、同5、 一个医生,6、 同7、 样,8、 对此病仍然没有认识,9、又忽视了该病人有再发脑梗死的极高危险;

10、 在2003年11月27日入院时,11、 病历记载:2/11MRI亚急性脑梗塞(参见《非手术科室住院志》第七页倒数1行)

以后,在2003年12月13日、15日两次MRI已经发现“双侧基底结区、双侧俄额顶叶白质区多发腔梗”(参见磁共振检查报告片号3452)“双测枕叶亚急性脑梗塞、双侧大脑半球多发腔梗”(参见片号3452)

如果说,入院前的MRI报告,没有唤起医生的睡梦,此后的多次MRI报告,且一次比一次加重,已经说明脑梗塞的疾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来越重。为什么,在住院治疗期间,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适得其反!难道,这么震耳欲聋警钟,还没有震醒医生?!

况且在12月15日的MRA报告中已经明显提示临床医生:病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C3段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志之际信号改变,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片号3452),这是在提醒医生,脑梗塞发生的病理原因,提示医生,应该尽快采取溶栓治疗才对!

12、 从病人入院,13、 医生就对血压考虑得十分慎重,14、这一点应该说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医生只知其一,15、不16、 知其二。他们忘掉了对于一个合并患有脑卒中的“高血压”病人,17、究竟血压保持什么水平最合适?是无限制的降低血压吗?还是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前辈也有明确的教导:对病因和发病机理一节中写道: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破裂或形成溃疡,血小板、血液中其它有形成分及纤维粘附于受损的粗糙的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痉挛等情况影响下,血栓逐渐增大,最后导致动脉完全闭塞。(参见http://www.37c.com 医学理论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一节)

在这一节中对于腔隙梗塞的[治疗与预后]中写道:

本病的治疗,基本上同脑血栓形成,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尤为病史中已有过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复发,同时应注意血压不能过快过低。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异常,给以适当处理。(参见http://www.37c.com 医学理论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一节)

从以上前辈的教导,给我们提示两个问题:1、脑病容易复发,如何预防复发是医生告诫病人的重大问题;2、对于高血压病人要积极治疗高血压,但同时注意血压不能过快过低。

回过头来看看医生是如何处理血压的:

18、 医生从11月27日入院开始,19、 血压115/65MMHG的情况下,20、从27/11——转神经内科,21、 血压始终在120——130/90——60之间。(参见《护理记录单》1、2页)说明病人从入院开始,22、血压一直是处于正常状态。

但是医生的医嘱确是一直是用倍他乐克1#BID口服。(参见《临时医嘱》第1页4行);这时,对于医生来说,是否应该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脑病上来呢!可是医生仍然将“高血压Ⅲ级”的诊断放在第一位,岂不是笑话?

23、 对于“超早期溶拴”在这一治疗脑血栓的关键重大问题,24、医院不25、 但没有做到“超早期”,26、 甚至连晚期持续小剂量溶拴,27、都没有采取,28、 是延误对该病人治疗时机的重要失误!

前辈要求溶拴,一定要尽量做到在治疗时间窗内(3——6H),这样溶拴使阻塞的脑血管开通,脑血流迅速恢复,可挽救缺血半暗带,及时恢复脑代谢,恢复神经细胞的功能,使梗死面积明显减少,神经功能明显改善,部分病人可以完全正常。(参见《中华急救医学杂志》第7期188页第16行)

该患者在入院时,已经在2/11的MRI证实是“亚急性脑梗塞”;12月15日已经经MRI证实脑拴塞面积扩大。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此时就应当想到溶拴的问题,更何况那时如果溶拴,虽然已经超过“治疗时间窗”,但是,对于“发病超过治疗时间窗的进展性脑梗死,进行小剂量UK治疗,即溶解部分血栓,增加侧支循环,挽救部分缺血半暗带,改变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缩小梗死面积。”(参见中华急救医学杂志)第7期189页12行)

可是,该院直到2004年1月4日正式转入神经内科后,该病人的治疗才算走上正轨,可是已经为时已晚。其结果使病人难逃死亡厄运!

3、 没有及时采取外科治疗;

如果病人在神经内科时,出现脑压过高,甚至出现脑疝时,如果及时请外科会诊,当机立断,采取开颅减压术,也有一定疗效。但是该院并没有考虑请外科会诊的意图;此项是一大过错;

4、 从病志质量,5、 看待该院如何无视医疗法律法规;

1、《护理记录单》中2003年12月26、27、28、29日,2004年1月1、2、3日没有记录?

2、入院首次病程纪录的《诊疗计划》只有1、完善相关辅检2、对症支持治疗,(参见《首次病程纪录》倒数3行)。

这样的诊疗计划,是否符合卫生部关于病历书写有关规定?按照这个诊疗计划去做的结果,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结果,延误病情,延误治疗!

3在《长期治疗单》中,对于“阿斯匹林、尼莫地平”这两味药的使用,在整个用药中,可以说是相对重要的,但是给于标上“自备”字样。请问,对于“自备”的药物,医院是如何管理的?能做到“送药到口吗”?在剂量、次数、效果、副作用等方面,如何控制病人服用呢?能达到治疗目的吗?

4、11月27日和12月15日的《长期医嘱》中是“侧血压Q6H”(参见《长期医嘱》1页3行,第2页4行),可是《护理记录单》从11月27日——12月24日侧血压的纪录是不完整的。如:10/12的记录顺序是:6AM_——12N——9AM,,我们不知道6——9之间的12N是来自何处?记录是否真实?临床医生对这个病人的血压,看的如此重要,在血压27/12住院后始终120——130/90——60之间,可是医嘱中一直是用倍他乐克1#BID 口服。,如果在观察血压问题上这么糊里糊涂,不是既耽误了病情,又违犯了规章制度吗?

5、2003年11月2日行肾上腺CT,报告1、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左侧肾上腺瘤形成可能;2、建议MRI进一步确诊。(参见全身CT报告单CT号13558)对此项检查结果,医生不知如何考虑?是否曾做过分析?如何向家属及病人解释的?因为我们不知下文,因此无法结论?该病同脑病有无联系?

6、该病人应该尽早由神经内科系统治疗,但是从第一次住院治疗,到此次住院治疗,都没有遵循系统治疗,说明医院的规章制度是混乱的;

综上所述,说明医院的规章制度混乱,有无视法律法规的现象;

6、 执行告之义务不7、 利;(参见家属的自白)

8、 病人的死亡原因:

结合以上分析,该患的死亡原因应该是这样的:

脑梗塞→未经溶栓彻底治疗→医生对病人康复期医嘱不利→复发性脑梗塞→错误的诊断导向→医生对脑梗塞疾病知识一窍不通→没有采取及时溶栓治疗→ 一味过于降低血压→导致大面积脑梗塞→错过溶栓时间窗时机→溶栓不利→出现脑疝→没有及时采取外科开颅减压治疗→呼吸、循环

中枢受累→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七、该院对此病人的死亡,从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中,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

1、 错误的诊断导向;

2、 错误的治疗方案;

3、 医生不4、 学无术,5、 观察病人不6、 细致;

7、 失掉有利的溶栓时间窗;

8、 没有执行告之义务;

9、 医院规章制度混乱,10、 科室之间没有协作;

综上所述,病人王树平的死亡,属于医疗事故。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5-06-02 18:58 浏览 : 1881 回复 : 15
  • 投票
  • 收藏 2
  • 打赏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mousebao 编辑于 2005-06-06 16:47
  • • 《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解读
楼主 peaksnowing
peaksnowing
神经科
铁杆站友

  • 34
    积分
  • 17
    得票
  • 750
    丁当
  • +1 积分
  • 2楼
以后,在2003年12月13日、15日两次MRI已经发现“双侧基底结区、双侧俄额顶叶白质区多发腔梗”(参见磁共振检查报告片号3452)“双测枕叶亚急性脑梗塞、双侧大脑半球多发腔梗”(参见片号3452)

如果说,入院前的MRI报告,没有唤起医生的睡梦,此后的多次MRI报告,且一次比一次加重,已经说明脑梗塞的疾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来越重。为什么,在住院治疗期间,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适得其反!难道,这么震耳欲聋警钟,还没有震醒医生?!

【评】外行话让医生很好笑,他们根本不懂医学!

况且在12月15日的MRA报告中已经明显提示临床医生:病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C3段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志之际信号改变,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片号3452),这是在提醒医生,脑梗塞发生的病理原因,提示医生,应该尽快采取溶栓治疗才对!

【评】溶栓才是错误!

另外有一点:的确应该专病到专科治疗。
2005-06-02 19:08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丁香早知道 - 12.6 | 没考研的“差生”同学年薪百万,而我还为生存挣扎
whenhye
whenhye
科室保密

丁香园荣誉版主

  • 255
    积分
  • 147
    得票
  • 841
    丁当
  • 3楼
不是滑稽小说吧?
2005-06-02 19:49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孕妇肚子痛,何方妖孽在作怪?
楼主 peaksnowing
peaksnowing
神经科
铁杆站友

  • 34
    积分
  • 17
    得票
  • 750
    丁当
  • 4楼
whenhye
不是滑稽小说吧?

忘了注明:资料来自http://doctorli.3322.net/bingrenwangshuping.htm
2005-06-02 20:33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2020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生须知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