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皮肤性病

关注今日:5 | 主题:566075
论坛首页  >  皮肤与性传播疾病讨论版   >  皮肤疾病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商绍东:复发性荨麻疹治验与发散法思考 [病例帖]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子墨竹
子墨竹
皮肤科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11
    得票
  • 145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205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患者性别:
患者年龄:
简要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临床诊断:
治疗经过:









导读:本文是無門学子商绍东分享的验案一则。無門醫述是所有無門学子的平台,欢迎大家在这里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今年7月初,接到一位乡亲的女儿电话,说她母亲荨麻疹犯了一月有余,瘙痒难耐,去年就有,治了一段时间好了。今年同期又犯了,到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药,服药后也未见缓解。因而又回到去年曾治愈过她荨麻疹的医生(中医)那里开药,既有内服中西药,又有外擦药物,一段时间还是不见好转。因此电话省城的我,让我想想办法。

最近的药物如下(中药未给处方,只能晒出熬过的药渣,可见蜈蚣):



初步判断,这是一例荨麻疹,应该是潜伏而急性复发。

貌似我们这代年轻中医受现代医学影响,因而更加客观严谨,最忌讳隔空开药,因为同一种病有很多种类型,并不是说咳嗽了就止咳,瘙痒了就止痒。所以有时朋友问“我感冒了怎么办呀?”只有笼统而敷衍答之“吃药噻”,望见谅!

闲话少扯,因此在电话这端我暗示性地说“你摸摸令堂的脉,看轻轻把手指搭上去能否感知脉搏(意思是脉浮不浮)”。她说母亲已入睡,明晨摸了脉,一并应我之请拍摄舌象及患处情况。



翌日,舌脉微信来了。

脉象:原话“反正摸起还是有力,但也不是特别有力”(事与愿违)。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不乏津。

皮疹:四肢内外侧及躯干都有,红斑为主,瘙痒明显。 

刻诊:怕热,怕风,时有怯冷,大便正常,口干严重。

常口苦。有高血压、冠心病、胆结石病史。



处方1:


泡20分钟,大火烧,小火再熬20分钟,熬2次,混合服用。

信息模糊,试探性给药,所以药量偏小,嘱饭后服药,每次100毫升(约半碗),先吃一剂看红疹和痒退不。并提醒服药后如有微汗,病情就好办(怀疑之前治疗方向反了,应该往外发)。虑其多种基础疾病,嘱家人注意观察服药后有无头晕、心慌等不适,当然高血压等药物照常服用,注意与中药错开时段。其它所有外用及内服治痒诸药皆停用。

2剂发散药后,红疹面积及瘙痒程度均有缓解,唯潮热及晒太阳时稍有增加。口干口苦仍显著,其余无明显不适。

 

处方2:


服上2剂药后,红疹及瘙痒好多了,唯有热时有一点发痒,其余无不适。

 

处方3:


嘱服2剂后无异常或口渴改善就再服3剂,未改善则告知我改方。

 

几天后反馈,服上方5剂后,皮肤已基本不痒,去地里收苞米、扯豆秆时也未有红疹及皮肤瘙痒,唯有夜半稍有口苦。

 

思考:

处方1和2都是以辛温发散为主。本病虽去年同期犯过,有伏邪复燃之嫌,而前面的治疗多半是往内敛降,去年用了有效,如今却无效,因此斗胆颠倒出入,以发散为主,小剂量走起,服之有效,再得寸进尺。发散几付后,再结合诸家“过敏煎”的思路入血分而折之、托之、固之收尾。

 

有一个病人,曾用消风散治其痒,刚开始有效,3剂后无效了。很多病人自己都有体会:吃某种药,以前有效,后来就没效。西医可能会说这是产生了耐药性,我们医生也偶尔自我安慰是耐药了或是药材不地道了。从真正中医学的角度而言,完全可能是我们没有摸清病情。另外,正如吴师所讲“有的病人,医生治着治着,总是收不了尾”。或许治病真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历代“明医”,其实只是没有明确点破罢了,只要把他们的病案或是论述串起来就可以隐略感觉到一条主线。我连续治疗过几个大扁桃娃娃,都是趋他们急性发作时,散之、解之、托之为主,这种治疗瞬间痛苦比清解大得多,常常会化脓,但长远来看,发作间隔会延长,大扁桃在排脓等清垃圾的动作下慢慢缩小,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即见缩小。大扁桃问题的娃娃,首当其冲一外感或内热,扁桃体就立即发炎肿大,因为人体自身晓得这有问题,所以治疗只是顺其自然,大不了稍微点下刹车,但油门还是要加的。一些咳嗽一两月不愈,诉胸口憋闷,也是要发出来了,以小青龙之类加减,使肺气上行,等痰浊排出来了再绥靖。最近治过几例顽固咳嗽,也是这样先放把火点燃,再扬其汤汽,很快就治愈了,这多是发病之初自服或医付止咳糖浆一类“敛、降、润药”所致。一些含羞难出的斑、疹、疮、痈,往往也得踹它一脚再拉它一把才能彻底治愈!当汗而误下会变生痞证,当散而误敛也会变生它症,一但身体有能力了还是会抗邪外出而现“表证”。张英栋老师治银屑病擅长“广汗法”,甚至不禁“发物”,而且刻意嘱病人运动、饮酒、逐渐食海鲜等发物(与主流禁忌相左),最终结果是银屑病会“发”一段时间,像是病情加重了,但随着治疗推进,病灶却渐渐变小变薄,笔者用此法也治疗过几例银屑病,有病人见症状加重而半途放弃的,也有坚持而效果明显的。

 

读伤寒论可知,无论伤寒几日,只要有表证就应该解表。所以对于新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差不多都知道解表。但也当知,有一些深点的病,不管前医怎么治过,或是在我这里治,治着治着,病邪有出来之迹象(皮肤红疹、发痒,脉由沉而浮),此时也应该解表。解表可不是单指治疗外感的解表。清末重庆出了本《眼科奇书》,的确是奇书,说无论内障外障,都应该用四味大发散或八味大发散发散,体虚的结合补中益气交替发散。个人甚肯其论,因为符合实际嘛,素来中医治疗眼科疾病都是清肝或滋阴,治好的也不多。有些病表解了再治里,有些病治里会出表,当助之托邪外出。吴师讲过,慢性肝病会从厥阴转出少阳。同理,有的病也会转出太阳!很多病的演变都是立体的,因而医生的治疗也应该是层层递进,就是驱邪与扶正之间颠倒颠。以前述消风散为例,药物组成就有几个层次,只有懂得解构或化裁才能应用无方,即使经方照原方药、原比例都难免有刻舟求剑之嫌。

 

因此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疾病,比如慢性病、过敏性疾病、杂症等,或许是我们的思维耽误了病情,难怪有些“脾气大”的医家接诊前会让病人停用所有药物一个月(即使癌症),让身体放空而露出本质,之后再行治疗。


几天前碰一40岁女病人,前额及两颊红斑,不痒不热,不怕冷,从去年10月份犯病以来,至今年7月,在华西、省医、省中医看过很多医生,各种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不一,中药西药吃了近10个月,也外擦过软膏一类,还是不见好,病人自述医生的套路都已了然于胸。中药处方多是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一路,牛角30克,甚至用过羚羊角,仍不见转机。这几天还算平稳,脸上红斑仍然明显。摸其脉双关微浮,脉象并不弱也并非强劲有力,病人饮食素来清淡。我建议其从表治——辛温发散,讲了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处方2剂。几天后她同事复诊,我问及她服药后情况何如,她说她没有拿药。不禁叹惋!

或许有些思维真的值得思考!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6-08-11 20:33 浏览 : 3597 回复 : 0
  • 投票 2
  • 收藏 4
  • 打赏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吐槽村医委培以及寻求各位前辈同仁的帮助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