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经验】15年复旦影像,野屌丝逆袭

发布于 2015-04-08 · 浏览 5.0 万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0 年零 3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由于本人初试分数很一般,加上院子里卧虎藏龙各种大神存在,我本来是不想在各位大神班门弄斧的。但是为了相应复旦上医新生群群主的号召(院子里复旦的帖子一直都很少,所有我来充充数,为复旦加加火),并且我的经历或许可以鼓励一部分和我一样的师弟师妹,所以我也写写自己屌丝般的初试复试的过程。
首先介绍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是来自广东一间二本的医学院
img
。 我初试分数是329,英语58,政治60,六级没过,四级考了4次才低分飘过
img
img
。并且我在初试之后没有联系过导师,也没有找过导师,也没送过礼,更不可能找到关系。所以我觉得我能上复旦更多是运气。但是这也侧面说明,复旦上医的复试是十分公平的
img
img

我就不展开写我是如何复习各科,以及复习的时间安排,因为我复习方法就完全是参考两个经验贴的(见本文字下方),并且一个329的人跟大家大谈复习计划说服力不强。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用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谈谈几个曾经困扰我的问题的看法。在讨论考研的时候,总有几个问题困扰我们的:
1、要不要考研?→为什么考研?→考研的目的?
:这系列问题很重要,这系列问题的答案将是你复习到后期、复习到想放弃时、或者复习到瓶颈的时,继续下去的最大动力。有些人是为了以后找到好工作;有些人就是纯粹喜欢某个科室,就想在该学科深造;有些人是为了读博的准备,成为大医生,赢取白富美,出任院长,走上人生的巅峰;甚至有些人就是想暂时逃避工作,在校园多待一会。无论大家是什么目的,找一个自己考研的最重要、最随心、最能说服自己死心塌地去拼命的目的,因为它将是支撑你前进最大的动力。而我考研的目的比较单纯:我就是想去看看,去接触医学影像领域的前沿的知识,去拥有中国最好的医学影像学之一的学校学习。就这么简单,说白了,我就是喜欢而已。(为什么我说这个呢,因为这个对我后来的复试起着很重要)
2、说到考研,那么无法回避的就是工作,工作与考研的关系。我的看法是:如果你家里人能帮你搞到医院正式编制(不是合同工)员工的机会,并且那个医院以及你的所在的科室都是你可以接受的,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能送你去规培或者本身就是规培基地,那么我建议你先工作,因为我们无法不知道三年后是什么情况。对于现在医院的医生来说,研究生是要考的,但是什么时候考那就不一定了,先去医院占一个位置,一定会更好。如果家里的关系没有这么硬,那么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准备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报考什么学校,甚至报哪个医院呢?大概什么时候确定报考的学校?这系列问题的重要性不亚于第一问题。我个人认为准备16年考研的同学,现在最起码要有自己想去的两三个间学校或者几个医院了。然后现在就要在有空的时候去了解下他们的信息,比如学校以及附属医院的历史,你那个科室的历史等,培养下兴趣,这也是你动力的源泉,并且可以让你对你要考的学校有更深刻的了解,不要等你可以复试了,你连你报考学校的基本情况都不知道,这样不是很好。到8、9月份的时候,你拟定报考的学校甚至医院以及专业都应该确定,因为那时你不应该再为这些问题而烦恼、浪费时间。 对于我,我本来一开始是拟定中山大学的,因为她是我所在省份乃至华南地区的最高学府;但是后来我去实习,接触到一些书籍,就是复旦上医所编写的影像书籍,还有就是看第8版人卫版内外生理生化病理,发现很多主编副主编甚至主审都是复旦上医,而我之前只知道上医很牛很牛,而不知道她到底有多牛,后来查了很多关于她的资料。知道她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所医学院,她在建国时的一级教授(等于现在院士)二级教师数目比清华大学还要多,并且最重要的是复旦上医的影像科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水平。那时我就再想想我自己考研的目的,其实就是想去顶尖的影像科学习嘛,干嘛不报复旦呢?于是就这样,头脑一发热就填了复旦,并且很坚定自己的选择。对于这个选择,无论我上不上我觉得我成功一半啦,因为我敢报我最想报考的学校,我不后悔。当然,有了自己想报的学校,也要收集一下该学校并且你想去的学科这两三年的分数线(丁香园肯定有考上你向往学校的学长学姐,问问他们就清楚了),然后结合自己情况,设定一个自己虚拟的分数。我当时就是这样的,因为实习比较忙,我也收集了一些复旦过去几年的分数线,发现由于小年的缘故去年和前年的分数都不是很高,于是结合自己的情况给自己定了最少330的要求,最后329和最初的设定没差多少(其实我初试结束时觉得自己应该340以上的,因为我没想到政治会只有60的)。我认为,如果不是很热门的专业(心内、心外、神内、神外、骨科),一般科室340以上都是能进入复试的。进入复试后,初试成绩就成次要因素了(初试分数非常高除外),而你面试的表现、英语就成了你能否最终录取的主要因素。
4、考研or实习的时间分配
:我在复试的时候发现,全国各地有不同的实习的规定,例如我是大四第二学期到大五第一学期为实习期间(也就是2014年一整年),而有些同学是大五一整学年实习。
A:如果是和我一样整个实习期间是和备考时间重合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前半年认认真真实习,因为考研西综现在考的越来越贴近临床了(当然看书是不能间断),并且特别是自己拟定报考的科室一定要认真在那里实习,去了解清楚他们的运转,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你复试时,复试的笔试就是涉及该科室的专业问题,甚至有些导师在面试时也会问到你实习的情况,比如我复试就给问到实习情况。而且我觉得对于临床的同学,拟定报考科室不应该仅局限一个,因为很多时候,你报考感兴趣的科室招生的名额不多,或者推免的学生特别多,那么这时候你就必须考虑其他科室。如果你一开始就有多几个选择,那么后期你就不会措手不及,可以比较从容选择了。如果你拟定报考的科室在后半年实习才安排到,怎么办?这简单,自己先去那个科室实习,同时和原本要去的科室主任说下情况,就基本可以了。后半年的实习,我建议还是能逃就逃(最好在9月份后就要不上班了),因为考研考高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拼时间。和我同专业两个同学,他们去实习基本处于放羊状态(所以考研前了解哪个实习医院管理比较松懈是非常有必要的),6月份他俩就基本不去实习了,两个人分数都在350以上。而我这种胆小的屌丝(当然也有实习医院比较严格的原因),认认真真实习到10月中旬才敢全身心逃班准备考研的,导致我时间不够,西医综合第三遍都没看完就上战场了(内科只看了两遍半,第三遍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都没空看了,所以比较后悔),分数理所当然不会高。从西综和政治来看,你看多一遍、记多一遍,在分数上肯定会有所体现的。但是话说回来,即使你没看到3遍或者以上,也不要灰心,也不要纠结自己怎么这么慢怎么这么烂,因为考研是自己和自己较量的游戏,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退一万步讲,即使你没看到3遍,你也看了两遍啊,一样也可以考上,过线一样也没问题啊,我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我初试时的心态很好,没有受到类似“我没看完3遍书,我死定了啦”的想法影响。如果你实习的医院是非常非常忙(例如我实习医院,有2600多张病床,并且医院加床到3000多张,加上我们影像科室是服务整个医院的,所以可想而知我基本是从早上忙到晚上,忙着写影像诊断报告),那么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毅力(就是考研的目的)去支撑你考研,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因为你像我一样比较倒霉,但是也不要灰心,我也是这样走过了的,我身边不少同学也是这样走过了的,我们都可以,那么你们也可以。我在实习时,特别是在CT科,超声科(我在这两个科室实习了一共4个月)基本一周有2、3天是要加班的,但是无论我是下午六点下班还是晚上7、8点下班,我都会雷打不动到教室看书,规定自己一要看完每天安排的任务(我实习医院唯一的好处就是教室和宿舍同一层楼,开关灯时间自己定,但是我实习考研的同学才3个人!!)。虽然我看书时间不多,但我并没有在进度上落后太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持续保持着“每天看书的习惯”。因为像我这种,实习很忙又想考研的同学,最后没有考上的同学很大原因就是前期没有系统看书,前期复习得松松垮垮,后期就很容易崩溃。而我每天保持看书的习惯为我后期复习没有出现慌张起来很大作用。
B:如果你是大五一整学年实习的,那么简单了,前半年基本不去了,去些自己拟定报考的科室,了解下这些科室是不是如同你想想那样好,再次确定自己报考的科室,然后就埋头苦读吧!这样做,我相信会考到不错的分数。等初试结束,我觉得还是回到实习医院认真实习下,巩固下临床知识,这样对复试面试都是有帮助的。(我笔试是很多专业问题,都是我实习时遇到的问题,而且我实习时比较认真的,所以复试笔试的内容并没有难倒我,所以认真实习也很有用的)
5、考研报班问题。我是不建议用一两千块钱去报个考研全程班。因为没必要,这些考研辅导班大多是指定某天某个时间在某个昏暗的教室放个视频给大家看,而且多数只能看一次不能回放。并且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伟大的tao宝,你完全可以里面搜索这类课程(如果真的找不到卖家,我可以介绍几个卖家给大家,私信我就行了),10几块钱、最多100块就完全可以搞定了,而且那些卖家还会提供多个机构相应课程的辅导视频,更新速度快,特别贴心,请相信他们的专业,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并且也一样能考上。【由于政治有时效性,政治必修用最新的视频,因为冲刺班会有很多什么押题的,信信也好,西综和英语的都可以前一年的
在这我介绍下几个老师视频(结合自己实际情况):
西综“三科基础科+内科”看贺银成(新东fang,文du我也看过,就我而言,不怎么适合我);“外科”看李睿或者贺银成(李睿嘴皮子比较厉害,讲课比较生动,但是千万不要听他讲课内容以外的废话,要以看课本讲义为王道,他们的课程只是作为帮助理解记忆的);【注意:看这些视频时,某些授课老师讲话比较慢,大家可以用暴风影音把速度调快到1.2以上看,这样会比较节省时间
英语:何凯文的“长难句”视频(这个是视频很好,特别对我这种英语学渣很有帮助,并且这个视频最好在5月份之前看完);范猛的“阅读”(吐血推荐!!!!我就是靠他的课程,我的阅读能力才突飞猛进的)单词还是何凯文的词汇书以及词汇课程,何凯文记单词的方法很好,我就是按照他的“4个半小时”的方法把他的单词书记了差不多10遍。【为什么不选其他人的单词课程呢?不是因为类似刘一男,朱伟那些人讲单词不好,而是他们课程比较长,对于时间少的同学不是很推荐。第一耗时,第二记不住。如果你是大三的师弟师妹,我觉得看这些视频还是可以的。】;作文我还是选择何凯文的“作文”视频以及书籍,他的作文课基本上是最“功利”、“直接”、“立竿见影”的了,对于我们这些学渣是非常实用。如果你英语比较好,王涛的阅读是不错的选择。
政治:“毛中特”强烈建议听肖秀荣;“马克思原理”强烈推荐听徐之明;其他三科随便(我十分不建议南方的同学听任汝芬的,这大爷讲话反正我是听不懂,并且最近几年预测水平据说也下降不少)。再说多一点,千万不要相信政治最后一两个月突击一下就能考的高分这样的鬼话,从15年考研情况来看,政治要考70以上还是要最晚也要在10月初就开始看书了,我建议9月份考试大纲出来之后就开始看政治了。我之前就是相信以前一些师兄的经验,政治11月份才开始看的,导致后来政治如此狼狈。希望各位师弟师妹引以为戒。
6、专硕or科硕? 如果报考上海地区的考上还有一种研究生类型是“临住型”,不过据比较可靠的消息,从16年开始,上海所有的专硕都变成“临住型”了。换句话说,以前普通专硕培养模式就变成现在临住型的培养模式。三年都在你所报考医院里面轮转,不再固定有研一第一学期在学校学习了。【以上情况以官方公布为准】
本人就是“临住型”研究生,我来解析下这种研究生吧。
其实“临住型=4证(规培证、执业医师证、毕业证、学位证)=临床型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记住这一点就可以了,这三个概念是一样的。而“4证”和“普通专硕”的区别前者读研阶段全程在医院度过并且按照规定在医院规培轮转,没有奖学金,没有学校补助,有些医院甚至没有住宿安排,但是也不用交学费而且有工资,有导师(有些医院导师是研二才选择的有些则是研三,看情况而定)并且毕业证和学位证和普通专硕没有任何区别! 后者是在学校学习半年,然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导师是哪位,要交学费,有奖学金,有学习补助,有住宿安排,但是没有4证那种类型的工资。并且复旦的4证报考时要精确到医院的,而专硕这只是报到学校即可,也就是不用精确到医院,你去哪个医院都有可能,视你导师所在的医院而定。从我们今年报考4证情况来看,竞争可以用相当惨烈来形容。(后面再说)
说到规培证,据说从今年起那64所学校的专硕基本都是有规培证的,不过大家在报考前最好还是打电话到该研招办问清楚情况。而科研型的研究生以及科研型的博士毕业之后都必须在医院进行三年的规培,文件是这样写的,至于会不会执行要看工作单位的安排了。所以如果是想读完研究生就工作的同学,规培证是各位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至于报专硕还是学硕,就看自己侧重哪一方面,侧重临床→就专硕;侧重科研以及以后自己写文章→科硕。对于我这种,一心就想在顶尖医院学习,看看最前沿的科室是怎么工作怎么运转的人,“4证”就成了我不二的选择。很多人说现在国家更侧重专硕,甚至侧重4证,对科硕越来越打压。我想说,国家政策的东西我们怎么能猜透呢?几年前,大家不是觉得科硕比专硕好很多吗?并且几年前考研的人大多往科硕考,专硕分数比科硕少几十分。而现在情况又有变化了,专硕似乎比科室热门了。但是谁又知道几年后政策又怎么变呢?我认为还是那句话,选择自己最随心最能说服自己无怨无悔去奋斗的那个,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
7、这个是一个比较杂的方面:
a 考研要有战友,战友绝对不是那种整天跟你聊天打岔的,而是用来看书之余相互鼓励,相互交流考研信息的。如果你交的是那种经常在一起就聊天,谈天说地的战友,总是计划考研计划,而从来没有实行的,那么这种战友还是不要为好。 b 初试前不建议加入太多考研群,加入一两个你想报考的考研群就可以了,也不用经常在里面聊天,就看里面有没有一些新的消息,保持自己的信息通畅就可以了。 c 不要沉迷于逛丁香园,偶尔上一上,也是看看有没有什么消息,以及看看有没有新的经验贴,看些新的经验贴,给自己鼓鼓气。或者你也可以把你觉得好的一两篇经验贴打印出来,在自己实在看不下书的时候,看看那些经验贴,即使你已经很熟那些经验贴了,但是你每次看都会有新的发现,也会给你动力,至少我是这样做的,并且挺有效的。 d 不要在意别人复习怎样以及丁香园有些人说他模拟题多少分,这真的不重要,人家多少分管你毛事,你要做的就是淡定,按照自己的复习安排去进行下去就好了。 e 初试前可以不用找导师,除非你家人有关系,一般初试后找导师。还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报的学校要求精确到导师的,例如广州医科大学,他们专硕网上报名就要精确到导师的,如果是这样情况我觉得最好还是提前质询你所报考的导师有没有预定的人选。
啰啰嗦嗦说完一些曾经困惑我很久的问题之后,我还想啰啰嗦嗦跟大家分享下我复试的经历以及一个英语学渣学习英语的方法。




我的复试经历:
我在复旦经历了两场复试。我是第一次复试后给刷下来了,然后校内调剂到另外一间复旦的附属医院。所以两场复试的经历也让我对考研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次复试:我原本报考的是复旦肿瘤医院4证的影像科,复试9人,选3人,可想而知4证竞争是多么的激烈(后面我经历第二次复试也是差不多,大概10选4?还是8选4,我不是很清楚)。复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是在早上9点进行,面试是当天下午2点开始,结果是第二天公布。笔试的内容是6道简答选5道以及一篇乳腺癌的英文文献翻译(3页A4纸,1个小时,这是很难能按时翻译完的,肿瘤医院老师说尽量多翻译就可以了)。6道简答题分别是:x光的技术有哪几种;超声技术有哪几种;肝癌的ct、mr表现;核医学与传统的影像学有什么不同;讲出三种核医学药物并说出他们的用途;乳腺癌的超声表现。我认为大家笔试的水平应该差不多,甚至我大胆估计导师们在面试的时候,笔试的应该还没有改好的。所以决定大家能否通过复试最重要的是面试。由于我是南方的孩子比较脸皮厚的缘故,我面试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紧张,那我为什么没有通过复试呢?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1、自身的原因,这个是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我在几个问题上回答的不好是导致我被刷下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某个导师问我:毕业之后有没有想过留在上海工作?如果同学问到这个问题,切记不要回答“不想留在上海工作,想回家乡支持家乡医疗事业发展”这类的话,因为我就是这样说的,并且我看到导师他们皱了皱眉头。正确的回答我觉得应该是:想留在上海工作,因为上海怎么怎么样好...甚至表明自己有读博心愿。其次,核医学的主任问我对核医学的看法,并且问我在实习的时候在核医学科学到了什么?如果有导师这样问你们,那么说明那个导师对你应该有兴趣,无论如何都说那个学科的好话。如果你们像师兄我一样老老实实说:“我对这个科室了解不多。”那么肯定死定了,因为如果一个主任表明对某个学生有兴趣,其他导师是不会考虑那个学生的了。所以回答导师的问题是一个学问,当导师问你们问题时,先细心想想为什么导师这样问,这样对你回答有很大帮助,千万不要像学长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2、英语的原因,不是说我英语口语表达很烂,虽然我的英语很烂,但是我的发音我自认为很标准的并且没有乡音的。英语烂是指我4、6级成绩无法见人,并且导师一开始就问你6级多少分,如果没过就问你4级多少分。所以结果也可想而知。不过我觉得这个因素不是最大,因为我再第二场面试,我也同样被问到这个问题,我一样如实说:“我六级没过,四级考了4次才低分飘过”。但是这也说明了,导师是十分看重英语的,即使初试分数不高,如果你英语考研分数或者其他能表现你英语很棒的地方,那么导师会很喜欢你。 3、人太多了,真的是复试的人数太多了,太残酷了,9选3,其中肯定有很厉害的同学。对付这么多人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淡定。
第一次复试结果是第二天下午2点半我才知道的,他们叫我们到医院的科教科问结果。当我知道我没有过的时候,我是有点失落的,因为我那时还觉得自己面试表现不错的,但是后来细想觉得自己真的有很多不足,并且和自己面试的同学都相当优秀,所以后来也没太失落(我心态还真的好,当时我只是觉得哎呀,没过,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真的挺屌的)。知道结果后,我第一感觉就是想回家,因为孤身一个人到上海已经几天了,大上海和一个小屌丝之间的反差使我想家想学校的同学了,其实我连第二天的高铁票已经订好了。但是,肿瘤医院的科教科的老师告诉我没上的同时,也告诉我能进行校内调剂,调剂到其他没有面试的附属医院(这个也是复旦比较特殊的地方,不保护本校4证第一志愿的学生)。然后我拿着我的调剂同意书到复旦枫林校区(上医的总部)研招办处。校研招办的人告知我,只有华东,金山和五院进行调剂了,并且要我当场就选择调剂的医院。然后我就选择了华东(因为这医院的影像也很厉害的)。当时满心欢喜能有机会校内调剂很好医院的我被那个研招办的老师的一句话打击,她说:你的分数在里面不是最后一名,但也是比较靠后了,现在已经有7、8你们影像4证报华东医院了,并且可能还会增加更多,你要考虑清楚了?我当时心情十分复杂,但是我想到我来复旦的目的就是要去很好的影像科室学习,并且华东影像科就很不错,其他两家医院也很优秀,但是影像科却不如华东。所以我义无反顾的说了句:”就是华东医院了,老师“。那个老师看了看我说:搏一搏?我点了点头。然后她轻轻的笑了笑,这种感觉很奇妙。在那天晚上(星期五),华东医院打电话来叫我星期一去笔试以及面试。周六周日两天,我和一个山东的同学(他也是肿瘤医院被刷下的)去玩了一天然后就在旅馆看了看专业书,然后很平静的度过周六日。
但是在星期天晚上,我突然变得有点紧张,想着明天就要面试了,我开始胡思乱想:如果我还是失败那意味着我就没有机会了,我失败了怎么办等等。后来我睡不着,那是已经是1点多了,上网时无意间看到以前李健上《开讲啦》视频,视频里的李健和撒贝宁,他们的样子都是这么年轻,还有一种大学生的朝气蓬勃气息,当然明星注重外貌的保养是很重要的因素。于是我好奇就详细百度了下李健。我惊讶的发现,他已经是42岁左右的人了,与此同时我想了想自己,自己也就24啊,相对于他40多岁还能保持着对自己喜欢做的事的热情,我现在拥有的青春还是很多的,并且医生是要岁月沉淀的职业,那我为什么要为一时可能的失败而特别在意呢?我这样想了想,我心情就好了很多。我来上海就是要去拥有顶尖的影像科的医院,如果华东不要我,即使我知道我还是有可能去金山医院或者五院面试的机会我都会放弃,因为我的目标很明确、很坚定。我当时还想好了如果明天不上,我就回家找工作,等考到执业医后我就再考回复旦的专硕。由于自己想通了,星期一的复试,我都以一种很平淡的心情去面对。或许正是这种情绪,我感觉我的表现很淡定,举止也很大方。到后来面试完之后当即公布拟录取名单,当我听到自己给录取时,其实我没有特别的激动,因为我知道我一定行的!我说的一定行并不是指我那次就一定行而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自己想要的,我终究会行的。所以,在看到很多同学把考研当成一件必须要一次成功的事情时,我就想对未来考研的学弟学妹说,不要把考研看得过重,它仅仅是一次考试,一次给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自己向往学校以及医院机会的考试,仅此而已。并且不要认为如果这次考不上,要二战等等情况就感觉自己青春不再(院子里不是有个大学长考了三次才上协和的帖子吗,我觉得他特别棒,特别特别佩服他),只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开心的做下去,这样我们会一直年轻着。
好啦,最后还是说说第二次复试的内容:
笔试:翻译词语(CT,US,MRI,DR,PET的中文名称以及英文全称);填空题(基本是解剖题);选择题(类似西医综合的题目);简答题(忘了,但是不难的,只要看过影像诊断的书都会),我再强调一次,这些笔试的内容和我在实习以及后期的看书都有所涉及,所以我答题时都没有太大困难,再次证明了实习时很有作用的。
文献翻译:SPN(弥漫性肺结节)相关的文献,就一页A4纸,内容不是很多。
还有我想说的是,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面试时,我都是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位导师教授,或许这种微笑为我加分不少,当然第二次笑的更自然。为什么我会发自内心的微笑呢?因为我觉得我能来的复旦,来的上医复试我就已经很开心了。
英语初试的复习,我觉得大家肯定看得很烦了,我过段时间在唠叨下。




























最后编辑于 2015-07-01 · 浏览 5.0 万

274 912 8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7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