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专题讨论】关于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讨论

医疗行业从业者 · 发布于 2011-11-26 · IP 山西山西
4.8 万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3 年零 34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刚才在DXY首页看到了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血栓发生率的文章,突然想到了,在目前我们国家交通事故频发,而事故损伤又以骨折最为多见,特别是下肢骨折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容易引起肺动脉栓塞而导致突然死亡。
我所在的鉴定中心主要负责中部一个省的医疗纠纷的处理,每年大概都会遇到10多例因肺动脉栓塞死亡引起的医疗纠纷(与下文中的报道严重不符),我相信,我们处理的10多例还远远没有达到真实发生的数量,不知道大家所知道的情况怎么样呢?

同样,在这里开这个帖子是想让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1、骨折后应该进行哪些常规的处理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骨折后的发生率比率大概是多少?
3、骨折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有没有遗传学上的因素呢?
4、其他。。。。。。。(哈哈,我实在是想不到了)








东亚人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较低



2011-11-18 13:49来源:丁香园作者:zhanghaisen

在西方人群中,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相对普遍,很多外科医生建议常规进行药物预防。但在文献中有学者报道称,东亚患者DVT和PE的发生率较低。因此,确定大样本东亚人群THA后DVT/PE发生率就变得非常重要。近日,韩国SM Christianity医院的Bun Jung Kang MD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评估调查,以确定东亚患者接受初次THA后(未接受药物性预防措施)DVT/PE的发生率。研究者还对THA后DVT/PE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该研究的证据级别为预后性研究IV级,发表在今年11月份的CORR杂志上。

img
图1.
(A)左侧髂总静脉在与右侧髂总动脉重叠处发生栓塞。(B)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置入支架,可见左侧髂总静脉受压的位置。(C)血管成形术后静脉造影显示,左侧髂总静脉清晰可见。

  该研究纳入了2003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接受初次THA的患者共861例(992髋)。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三类:症状性DVT、症状性PE、致死性PE。考虑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应用阿司匹林、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入路、双侧同期THA、有症状与无症状患者间的制动时间等。

表1. 实施THA的病因
img



研究结果发现,8例患者存在症状性DVT,其中有1例患者存在症状性PE;无致死性PE病例。致死性PE,症状性PE以及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分别为0 %、0.1 % 和0.8 %。长时间制动可预测症状性DVT或PE的发生。

表2. THA后发生DVT/PE的患者情况
img

表3.DVT/PE的潜在风险因素
img

表4.以前报道的THA后DVT/PE发生率情况
img



根据其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东亚患者在接受初次THA后其症状性DVT和PE的发生率较低,几乎无致死性PE发生。在决定是否对这些患者实施药物预防措施时,应考虑到DVT/PE的发生率及其风险因素。

编者按
我们认为,作者根据其研究结果得出东亚人群实施初次THA后DVT/PE发生率较西方人(从表4中可以看出)低的结论过于片面。首先,作者在研究中未指出研究对象的来源,考虑还是单纯来自于作者所在的医院。作者称东亚人群为其研究对象,而不是单纯指韩国人群,研究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值得考虑。另外,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而非前瞻性对照研究,样本量不太大,因此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考察。基于上述考虑,认为本文得出的结论尚有待商榷,应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证实相关观点。

原文链接http://orthop.dxy.cn/article/2011/11/18/15233




















骨科热议话题
15817 讨论
119 135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1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