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法医/特种医学

关注今日:1 | 主题:22955
论坛首页  >  法医学及特种医学讨论版   >  法医学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专题讨论】关于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讨论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woshigreat
woshigreat
司法鉴定科

丁香园版主

  • 133
    积分
  • 105
    得票
  • 3127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9年零6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刚才在DXY首页看到了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血栓发生率的文章,突然想到了,在目前我们国家交通事故频发,而事故损伤又以骨折最为多见,特别是下肢骨折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容易引起肺动脉栓塞而导致突然死亡。
我所在的鉴定中心主要负责中部一个省的医疗纠纷的处理,每年大概都会遇到10多例因肺动脉栓塞死亡引起的医疗纠纷(与下文中的报道严重不符),我相信,我们处理的10多例还远远没有达到真实发生的数量,不知道大家所知道的情况怎么样呢?

同样,在这里开这个帖子是想让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1、骨折后应该进行哪些常规的处理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骨折后的发生率比率大概是多少?
3、骨折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有没有遗传学上的因素呢?
4、其他。。。。。。。(哈哈,我实在是想不到了)


东亚人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较低


2011-11-18 13:49来源:丁香园作者:zhanghaisen

在西方人群中,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相对普遍,很多外科医生建议常规进行药物预防。但在文献中有学者报道称,东亚患者DVT和PE的发生率较低。因此,确定大样本东亚人群THA后DVT/PE发生率就变得非常重要。近日,韩国SM Christianity医院的Bun Jung Kang MD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评估调查,以确定东亚患者接受初次THA后(未接受药物性预防措施)DVT/PE的发生率。研究者还对THA后DVT/PE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该研究的证据级别为预后性研究IV级,发表在今年11月份的CORR杂志上。

图1. (A)左侧髂总静脉在与右侧髂总动脉重叠处发生栓塞。(B)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置入支架,可见左侧髂总静脉受压的位置。(C)血管成形术后静脉造影显示,左侧髂总静脉清晰可见。

  该研究纳入了2003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接受初次THA的患者共861例(992髋)。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三类:症状性DVT、症状性PE、致死性PE。考虑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应用阿司匹林、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入路、双侧同期THA、有症状与无症状患者间的制动时间等。

表1. 实施THA的病因


研究结果发现,8例患者存在症状性DVT,其中有1例患者存在症状性PE;无致死性PE病例。致死性PE,症状性PE以及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分别为0 %、0.1 % 和0.8 %。长时间制动可预测症状性DVT或PE的发生。

表2. THA后发生DVT/PE的患者情况
表3.DVT/PE的潜在风险因素
表4.以前报道的THA后DVT/PE发生率情况


根据其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东亚患者在接受初次THA后其症状性DVT和PE的发生率较低,几乎无致死性PE发生。在决定是否对这些患者实施药物预防措施时,应考虑到DVT/PE的发生率及其风险因素。

编者按
我们认为,作者根据其研究结果得出东亚人群实施初次THA后DVT/PE发生率较西方人(从表4中可以看出)低的结论过于片面。首先,作者在研究中未指出研究对象的来源,考虑还是单纯来自于作者所在的医院。作者称东亚人群为其研究对象,而不是单纯指韩国人群,研究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值得考虑。另外,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而非前瞻性对照研究,样本量不太大,因此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考察。基于上述考虑,认为本文得出的结论尚有待商榷,应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证实相关观点。

原文链接:http://orthop.dxy.cn/article/2011/11/18/15233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1-11-26 17:15 浏览 : 41555 回复 : 108
  • 投票 3
  • 收藏 12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突发!传闻浙一有人投炸弹了,4人受伤
楼主 woshigreat
woshigreat
司法鉴定科

丁香园版主

  • 133
    积分
  • 105
    得票
  • 3127
    丁当
  • 27楼
zhaoy1979
记得园子里陶版主有个帖子,说的是在美国创伤骨折是限期手术,要在48小时内完成手术,DVT和PE发生率大大降低。而我们的情况不同,种种原因骨折后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就医着不在少数,还有一些虽就医但因经济原因而未能及时手术。这是我国DVT和PE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有没有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呢,国内的发病情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因为本讨论是基于韩国一个报道而起的,正如第一帖所属,韩国学者的观点认为亚洲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率比较低!!
2011-11-29 21:33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突发!传闻浙一有人投炸弹了,4人受伤
楼主 woshigreat
woshigreat
司法鉴定科

丁香园版主

  • 133
    积分
  • 105
    得票
  • 3127
    丁当
  • 28楼
laozhanyou6036
对于妇产科医生来说,骨科的问题感觉比较陌生,但是神经外血栓却不少见,在产科中,深静脉血栓甚至肺动脉血栓形成不少见,见过脑干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等,妇产科医生也一直与血栓斗争着。
我感觉,骨科预防血栓的难点在于,老年人多,骨折后不能活动,容易有栓子进入血液刺激凝血系统,等等多种因素,那么骨折后应该进行哪些常规的处理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无非是针对血栓形成机制的三大因素(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皮修复问题:这方面应对方法多,大多数处于研究阶段。现在多从血流动力学、血液粘稠度增加方面进行干预,当然肝素、低分子肝素的应用较常用,也比较安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也可以用。经常作四肢的主动运动和早期离床活动,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上述所有的讨论大部分都是针对于血栓形成的机制,即----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因素当然是至关重要的。
但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每年每个医院的骨科都会收治上千例的骨折患者,但只有部分患者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在这些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中我相信也有一部分是采取了抗凝干预措施的,但他们还是出现的血栓。那么,他们发生血栓的原因是不是除了上述三个直接原因之外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会不会他们本来就是一个高凝的个体,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措施,都会形成血栓呢?
2011-11-29 21:41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每天鼻塞流涕,一年四季“感冒”,这是为什么呢
楼主 woshigreat
woshigreat
司法鉴定科

丁香园版主

  • 133
    积分
  • 105
    得票
  • 3127
    丁当
  • 39楼
crqcrs
我窃以为是个很好的科研项目
哈哈,不瞒你说,我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多谢你的认可!!
2011-11-30 09:41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给饶毅教授的回复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