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内分泌

关注今日:15 | 主题:278700
论坛首页  >  内分泌与代谢病讨论版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交流】痛风(收藏版2011)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宁波山哥
宁波山哥
神经科
铁杆站友

  • 72
    积分
  • 544
    得票
  • 1187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8年零201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本文系统总结痛风饮食,药物治疗,指南及近年中华资料 ,供参考.

网络上有很多的痛风嘌呤饮食含量表,但仔细一看很多还相互矛盾。查找《人民日报海外版》 嘌呤含量等级 (2004年03月06日 第六版),应该相对可靠的。加以编排,供大家留挡.

饮食控制饮食推荐如下:

■小于50毫克/百克,适宜选用(谷物,蔬菜,水果,蛋类)

■50—150毫克/百克,急性期不宜选用)(很多豆类和肉类)

■超过150毫克/百克,不宜选用(香菇居然也包括其中没有想到 ,而乌贼,螃蟹不在其中也没有想到,是否可以适当吃点了.呵呵)

种类 嘌呤(毫克/100克)

(一)小于50毫克/百克,适宜选用

谷薯类及其制品 白米18.1 糯米17.7 小米7.3 糙米22.4 米糠54.0 小麦12.1 面粉17.1 面条19.8 高粱9.7 玉米9.4 米粉11.1 麦片24.4 甘薯2.4 芋头10.1 马铃薯3.6 荸荠2.6 蔬菜类 白菜12.6 菠菜13.3 包菜12.4 空心菜17.5 蒿子16.3 芥菜12.4 芹菜12.4 苋菜8.7 榨菜10.2 芥兰菜18.5 盐酸菜8.6 雪里蕻24.4 韭菜25.0 芜荽20.2 葫芦7.2 冬瓜2.8 姜5.3 苦瓜11.3 丝瓜11.4 小黄瓜14.6 茄子14.3 青椒8.7 萝卜7.5 胡萝卜8.9 洋葱3.5 菜花24.9 菜豆29.7 蘑菇28.4 大葱 13.0 姜5.3 豆类及豆制品 豆芽菜14.6 肉/水产类 猪血 11.8 猪皮29.8 海参 4.2 海蛰皮9.3 蛋/奶类 鸡蛋白3.7 鸡蛋黄2.6 鸭蛋白3.4 鸭蛋黄3.2 皮蛋白 2.0 皮蛋黄6.6 奶粉 15.7 水果类 及其他 柠檬3.4 桃子1.3 西瓜1.1 哈密瓜4.0 橙子3.0 橘子3.0 葡萄 0.9 石榴 0.8 凤梨0.9 鸭梨1.1 桃子1.4 枇杷1.3 硬果/干果类 栗子34.6 莲子40.9 红枣6.0 黑枣 8.3 葡萄干5.4 龙眼干8.6 瓜子24.2 杏仁 31.7 其他 蜂蜜 1.2 番茄酱3.0 酱油25.0

(二)50—150毫克/百克,急性期不宜选用

豆类及豆制品 绿豆75.1 红豆53.2 豌豆75.7 杂豆57.0 黄豆116.5
豆干66.5 黑豆137.4 熏干63.6 肉/水产类 瘦猪肉122.5 猪脑66.3 猪肾132.6 猪肚132.4 猪肺138.7 牛肉83.7 牛肚79.0 羊肉111.5 兔肉107.6 鸡心125.0 鸡胸肉137.4 鸭肠121.0 鸭心146.9 鳝鱼92.8 鲤鱼137.1 螃蟹81.6 乌贼 89.8 鱼丸 63.2 虾137.7 其他 花生 96.3 腰果80.5 白芝麻89.5 黑芝麻57.0 银耳98.9

(三)超过150毫克/百克,不宜选用

猪肝169.5 猪大肠262.2 牛肝169.5 鸡肝293.5 鸭肝301.5 白带鱼391.6 乌鱼183.2 牡蛎239.0 蚌蛤436.3 香菇214.5



在此,非常感谢wangbaoshan战友将上述文字归纳为更直观的表格形式.谢谢.EXCELL版在后面帖子里.
            

              常见饮食嘌呤含量表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1-05-27 14:17 浏览 : 16195 回复 : 153
  • 投票 10
  • 收藏 32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宁波山哥 编辑于 2011-06-09 19:50
  • • 望穿胸水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楼主 宁波山哥
宁波山哥
神经科
铁杆站友

  • 72
    积分
  • 544
    得票
  • 1187
    丁当
  • +1 积分
  • 热
  • 2楼
对痛风的认识是从若干年前的一个痛风的饮食表开始的。感觉它简明,有效。曾把它给浙大做副教授的同学和自己的病人(后来仔细看它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但现在网上还在广泛流传,今年自己专门查找,才给予修改)。今年一个亲戚和同事,相继痛风发作,才又一次查找了一些资料。亲戚在一所医学院挂专家号后,开了“罗红霉素和活血制剂”,服用后仍然痛不欲生,对国内很多现象实在无语。后来此亲戚在本人指导下,散利痛服用后未再疼痛(也做好了服用秋水仙碱的准备),继以别嘌醇服用,未再正规治疗(这也不对,可能处首次发作后的缓解期,而当时对别嘌醇使用概念其实不清),此表和治疗措施,当医生的知识跟进后患者才能跟进。

痛风的危害还是很多的,一个统计痛风患者“痛风性肾病—临床20% ~40%,尸检100%”,可怕。痛风待出现肉眼可见的痛风石、慢性痛风性肾病或X线片上可见的关节破坏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较晚了,为了避免肾功能受损,关节等严重损伤,正规治疗和饮食还是需要的。高尿酸血症在成年人中,越来越多,在30岁以上人中比例大约10%左右,有些可能还要高,而宁波处多食海产品地带,更多,也就是每10个就有1,2个。

痛风急性发作
控制急性炎症(急先治其标)

NSAIDs: 一般都有十分明显的疗效(禁用阿司匹林,我通常只知道散利痛)
秋水仙碱: 0.5mg/片, 1/h,直至缓解或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最大<12片/d. 维持1片,tid。 也可静脉应用 (属特效,但部分文献认为限于副作用及疗效,认为先选足量NSAIDs,无效再选秋水仙碱,所以一味选择秋水仙碱,也是需要一定考虑的,国内指南,两个基本并列)
糖皮质激素:上述无效!不能耐受!症状较重!
不使用降尿酸或排尿酸药(缓再治其本)

尿酸迅速波动(增高或减低)可导致关节炎加重
突然下降可导致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结晶,被白细胞吞噬后释放趋化因子,又吸引更多白细胞,释放溶酶体酶,破坏关节
关于痛风急性发作后何时使用降尿酸药物,国内指南里也指示不很清楚。建议需待急性发作完全控制后(多在终止发作后的3-6周)使用(不容忽视的痛风降尿酸治疗.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6)。而初期降尿酸疗效越好,痛风的发作可能越频繁。为预防急性发作,尚考虑同时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持续应用至少4-6周,甚至半年以上(参考同上)。

促进尿酸排泄药
降尿酸药物选择,也有一些特点。
国内目前主要是排尿酸药物和抑制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前者丙磺舒病房好像已经无药了,而代替以较安全的苯溴马隆。而服用排尿酸药物要大量饮水,最好同时服用碳酸氢钠。
抑制尿酸药物目前好象只有别嘌醇了,以前对之认识不深。别嘌醇过敏反应综合征发生率约占10%,表现为发热、皮疹、嗜酸细胞增高、肝坏死及肾功能异常,病死率高达20-25%,值得密切关注(痛风-降尿酸治疗的新策略.中华风湿病杂志2007.3 )。所以它的使用有一些限制和顾虑了,详细可见参考资料。
参照目前的资料,给亲戚选择的降尿酸药物
苯溴马隆 25mg/片,1~2片/d ,1~3w,不降,增加1~2片/d 可用2~4片/d (我院是50毫克1片)
碳酸氢钠片1.0 TID
大量饮水。
(后来,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对苯溴马隆,碳酸氢钠片等认识又有提高,通风药物使用都是有风险的,具体使用都要医生权衡过利弊,好像碳苯溴马隆法国禁用了,碳酸氢钠片也不主张长期使用,而VC倒是主张使用的。别嘌醇上面已经说了,哎,医生难啊,谁想再具体了解用药,可以看美国的指南和新英格兰杂志的痛风文章)

促进尿酸排泄药 立加利仙(苯溴马龙或写成苯溴马隆) ,丙磺舒(已少应用),苯磺唑酮(已少应用)

机制:(-)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可用1年以上
适应症:

肾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Ccr>20ml/min)
无肾结石
尿尿酸< 600mg/d(3571 μmol/d)
注意事项:

大量饮水/碱性药物(尿PH8时,溶解度增加100倍)
禁用噻嗪类利尿剂/阿司匹林/酒
部分用药还是有点复杂的。我院尿尿酸检查好像未开展,而此指标高低,对选择促进尿酸排泄还是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也可以两种药一起用。别嘌醇对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一***阳性、有慢性肾病及用噻嗪类利尿剂的患者使用别嘌醇时,应警惕其可能出现的超敏反应综合征,而2009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非布索坦上市,因无嘌呤样核心结构,主要适合于别嘌呤过敏、不耐受或治疗失败者,其抑制尿酸生成强度更高。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人群太高,故而世界各国对它研究还是不断有进展的。痛风的第三类药物;促进尿酸分解药包括拉布立酶(rasburicase)和聚乙二醇尿酸酶(pegloticase),也在研究和进展。临床上,应提倡根据痛风患者所并发的疾病来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有高血压的痛风患者可选择氯沙坦或氨氯地平,国内外研究已肯定了氯沙坦兼有降尿酸和降压作用,。伴高血脂症的痛风患者可选择非诺贝特(fenofibrate)或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两者降血脂的同时也降尿酸,前者适于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者,后者适于以胆固醇增高为主者阎。非诺贝特200 mg/d治疗3周或160 mg/d治疗2个月后血尿酸可分别降低19%和23%P2-23]。非诺贝特还有一定的抗炎特性,降尿酸时较少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

资料来源:
1. 不容忽视的痛风降尿酸治疗.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6
2 .痛风患者饮食治疗新认识.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8.12
3. 痛风-降尿酸治疗的新策略.中华风湿病杂志2007.3
4. 原发性痛风诊洽指南(草案) .中华风湿病杂志2004.3)

本帖是应该加分?呵呵.
2011-05-27 14:22
  • 投票 15
  • 收藏 2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宁波山哥 编辑于 2012-07-22 16:31
  • • 筋膜炎如何彻底治愈
楼主 宁波山哥
宁波山哥
神经科
铁杆站友

  • 72
    积分
  • 544
    得票
  • 1187
    丁当
  • +1 积分
  • 热
  • 2楼
对痛风的认识是从若干年前的一个痛风的饮食表开始的。感觉它简明,有效。曾把它给浙大做副教授的同学和自己的病人(后来仔细看它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但现在网上还在广泛流传,今年自己专门查找,才给予修改)。今年一个亲戚和同事,相继痛风发作,才又一次查找了一些资料。亲戚在一所医学院挂专家号后,开了“罗红霉素和活血制剂”,服用后仍然痛不欲生,对国内很多现象实在无语。后来此亲戚在本人指导下,散利痛服用后未再疼痛(也做好了服用秋水仙碱的准备),继以别嘌醇服用,未再正规治疗(这也不对,可能处首次发作后的缓解期,而当时对别嘌醇使用概念其实不清),此表和治疗措施,当医生的知识跟进后患者才能跟进。

痛风的危害还是很多的,一个统计痛风患者“痛风性肾病—临床20% ~40%,尸检100%”,可怕。痛风待出现肉眼可见的痛风石、慢性痛风性肾病或X线片上可见的关节破坏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较晚了,为了避免肾功能受损,关节等严重损伤,正规治疗和饮食还是需要的。高尿酸血症在成年人中,越来越多,在30岁以上人中比例大约10%左右,有些可能还要高,而宁波处多食海产品地带,更多,也就是每10个就有1,2个。

痛风急性发作
控制急性炎症(急先治其标)

NSAIDs: 一般都有十分明显的疗效(禁用阿司匹林,我通常只知道散利痛)
秋水仙碱: 0.5mg/片, 1/h,直至缓解或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最大<12片/d. 维持1片,tid。 也可静脉应用 (属特效,但部分文献认为限于副作用及疗效,认为先选足量NSAIDs,无效再选秋水仙碱,所以一味选择秋水仙碱,也是需要一定考虑的,国内指南,两个基本并列)
糖皮质激素:上述无效!不能耐受!症状较重!
不使用降尿酸或排尿酸药(缓再治其本)

尿酸迅速波动(增高或减低)可导致关节炎加重
突然下降可导致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结晶,被白细胞吞噬后释放趋化因子,又吸引更多白细胞,释放溶酶体酶,破坏关节
关于痛风急性发作后何时使用降尿酸药物,国内指南里也指示不很清楚。建议需待急性发作完全控制后(多在终止发作后的3-6周)使用(不容忽视的痛风降尿酸治疗.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6)。而初期降尿酸疗效越好,痛风的发作可能越频繁。为预防急性发作,尚考虑同时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持续应用至少4-6周,甚至半年以上(参考同上)。

促进尿酸排泄药
降尿酸药物选择,也有一些特点。
国内目前主要是排尿酸药物和抑制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前者丙磺舒病房好像已经无药了,而代替以较安全的苯溴马隆。而服用排尿酸药物要大量饮水,最好同时服用碳酸氢钠。
抑制尿酸药物目前好象只有别嘌醇了,以前对之认识不深。别嘌醇过敏反应综合征发生率约占10%,表现为发热、皮疹、嗜酸细胞增高、肝坏死及肾功能异常,病死率高达20-25%,值得密切关注(痛风-降尿酸治疗的新策略.中华风湿病杂志2007.3 )。所以它的使用有一些限制和顾虑了,详细可见参考资料。
参照目前的资料,给亲戚选择的降尿酸药物
苯溴马隆 25mg/片,1~2片/d ,1~3w,不降,增加1~2片/d 可用2~4片/d (我院是50毫克1片)
碳酸氢钠片1.0 TID
大量饮水。
(后来,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对苯溴马隆,碳酸氢钠片等认识又有提高,通风药物使用都是有风险的,具体使用都要医生权衡过利弊,好像碳苯溴马隆法国禁用了,碳酸氢钠片也不主张长期使用,而VC倒是主张使用的。别嘌醇上面已经说了,哎,医生难啊,谁想再具体了解用药,可以看美国的指南和新英格兰杂志的痛风文章)

促进尿酸排泄药 立加利仙(苯溴马龙或写成苯溴马隆) ,丙磺舒(已少应用),苯磺唑酮(已少应用)

机制:(-)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可用1年以上
适应症:

肾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Ccr>20ml/min)
无肾结石
尿尿酸< 600mg/d(3571 μmol/d)
注意事项:

大量饮水/碱性药物(尿PH8时,溶解度增加100倍)
禁用噻嗪类利尿剂/阿司匹林/酒
部分用药还是有点复杂的。我院尿尿酸检查好像未开展,而此指标高低,对选择促进尿酸排泄还是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也可以两种药一起用。别嘌醇对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一***阳性、有慢性肾病及用噻嗪类利尿剂的患者使用别嘌醇时,应警惕其可能出现的超敏反应综合征,而2009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非布索坦上市,因无嘌呤样核心结构,主要适合于别嘌呤过敏、不耐受或治疗失败者,其抑制尿酸生成强度更高。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人群太高,故而世界各国对它研究还是不断有进展的。痛风的第三类药物;促进尿酸分解药包括拉布立酶(rasburicase)和聚乙二醇尿酸酶(pegloticase),也在研究和进展。临床上,应提倡根据痛风患者所并发的疾病来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有高血压的痛风患者可选择氯沙坦或氨氯地平,国内外研究已肯定了氯沙坦兼有降尿酸和降压作用,。伴高血脂症的痛风患者可选择非诺贝特(fenofibrate)或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两者降血脂的同时也降尿酸,前者适于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者,后者适于以胆固醇增高为主者阎。非诺贝特200 mg/d治疗3周或160 mg/d治疗2个月后血尿酸可分别降低19%和23%P2-23]。非诺贝特还有一定的抗炎特性,降尿酸时较少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

资料来源:
1. 不容忽视的痛风降尿酸治疗.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6
2 .痛风患者饮食治疗新认识.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8.12
3. 痛风-降尿酸治疗的新策略.中华风湿病杂志2007.3
4. 原发性痛风诊洽指南(草案) .中华风湿病杂志2004.3)

本帖是应该加分?呵呵.
2011-05-27 14:22
  • 投票 15
  • 收藏 2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宁波山哥 编辑于 2012-07-22 16:31
  • • 呼吸内镜教学系列之五:稳、准、快(操作秘诀)
楼主 宁波山哥
宁波山哥
神经科
铁杆站友

  • 72
    积分
  • 544
    得票
  • 1187
    丁当
  • +1 积分
  • 3楼
除了上述指南,中华杂志外,还要感谢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风湿免疫科
郭 明 好医师 提供的这个良好痛风PPT ,虽然不是中华杂志,但有相当的思考,水准和实用.被圆子里评价:异乎寻常的精彩,今天看来,仍然精彩

http://endocrine.dxy.cn/bbs/thread/4117496?keywords=绝好的痛风#41174

同志们如果积分不够,下载不了,下面帖子内有压缩版的.仔细看贴. 不必发邮箱了.
2011-05-28 13:29
  • 投票
  • 收藏 3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宁波山哥 编辑于 2011-06-09 19:52
  • • 足底筋膜炎位置图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